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美1千万美元投入微生物测序计划

    生物通报道:美国科学基金会日前宣布,计划提供500万美元的经费用于资助一项与美国农业部的联合微生物测序计划。 这项经费支持计划包括一些微生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开发能更广泛利用这些数据的技术。 这些靶标微生物将包括病毒、细菌、古细菌、真菌、oomycites、原生生物和对农业有重要影响的线虫。 这项研究将会探测微生物生物化学、生理学、代谢、发育和细胞生物学的新方面;微生物在复杂的生态系统和全球地质化学圈中的多样性和作用;微生物对农业和自然资源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微生物基因组的组织构成和进化;遗传信息的输送、交换和改变。 申请该项目课题的截至时间是2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1

  •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

    【编者按】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何毓琦博士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何毓琦博士长期致力于祖国大陆的科研发展,不但培养了多名中国学生,更在2001年受聘清华讲座教授。何毓琦博士以敢于针砭时弊闻名科学界,2007年4月25日入驻科学网博客以来,受到网民的热烈欢迎。现根据部分网民的要求,全文翻译“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How to get a postdoc position abroad")一文,希望对中国读者有所帮助。&nbs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7-11-21

  • 《现代生物学》:进化具有确定性而非随机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近日通过研究多种蛔虫样本,得出结论认为,进化并不是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随机的,而是具确定性且有秩序。相关论文11月20日发表于《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此次研究由纽约大学生物学系的Karin  Kiontke领导,参与研究的人员分别来自法国巴黎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以及德国马普发展生物学研究所。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检测了大约50种蛔虫的产卵器官,发现了大量的发育变异(developmental  variation)。因为不同种成体蛔虫的产卵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7-11-21

  • 默克公司艾滋病疫苗可能增加感染HIV风险

    日前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一次科学会议上,研究人员宣称,根据近期试验的密切观察,由国际制药巨头默克公司研制的一种艾滋病疫苗——Ad5载体疫苗可能使接种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增加,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早在9月下旬,由于该疫苗未能有效预防感染和降低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的HIV水平,默克公司宣告该疫苗的试验暂停。           据悉,对5型腺病毒(普通感冒病毒)具有免疫力的志愿者感染HIV的几率更高,这种感冒病毒是该艾滋病疫苗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人员强调,艾滋病疫苗本身并不能引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1

  • 法国研究人员揭示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机制

       新华网巴黎11月18日电(记者 卢苏燕)每个人身上都有大小不等的黑痣,大多数长年不变,但有些也会发展成恶性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法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机制,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基因与发育》杂志上。     黑痣中的黑色素细胞往往在经过初期的分裂增殖后进入衰老期,停止继续分裂。然而经过数年的“休眠”后,某些黑痣中已经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会重新开始分裂增殖,从而形成癌细胞。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对黑色素细胞的分裂机制进行了长期研究。他们发现,导致黑色素细胞“不死”的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1

  • 以色列破解乳腺癌细胞初期扩散机制

    对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大有帮助    本报特拉维夫11月17日电(记者  郑晓春)  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生物控制系教授约瑟夫·雅登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小组,近日破译了乳腺癌细胞第一阶段扩散机制,这一发现对开发新的抑制癌扩散药物大有帮助。   研究发现,癌细胞扩散始于一个来自细胞壁外的信号,这种称为生长因子的信号可引起细胞内部骨架分裂,使原本紧密挤压在一起的蛋白质纤维散成细线,最终使癌细胞从周围组织中分离。   为深入了解细胞分离过程,科学家绘制了细胞收到信号后基因表达变化图谱。对获取的大量信息分析后发现,有两种蛋白质非常引人注目,其中一种蛋白质有两只“手臂”,另一种只有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7-11-21

  • 夜晚强光可导致生物钟紊乱

      本报东京11月19日电(记者陈超)昼夜颠倒的生活会使生物钟节奏紊乱,最终会引发失眠等严重症状。人类、细菌、老鼠等各种生物体内都存在生物钟,它负责控制睡眠、清醒等生物机能。1970年,科学家发现了深夜强烈光线照射会使生物钟暂时停止的奇怪现象,并被称为“特异现象”。1975年,科学家提出“每个生物钟细胞停止”和“细胞间不协同”两个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30年后,这两个假设仍未得到证实和定论。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与近畿大学、名古屋大学一道,对生物钟细胞人工导入一种叫做melanopsin的光收容蛋白质,成功制造出显示对光刺激有应答性的生物钟细胞。在测定每个细胞对光应答的反应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7-11-21

  • 哈佛著名华裔女教授《PNAS》解析细胞凋亡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organic and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高通量筛选发现了8种会引起自体吞噬复合物,而其中7种是FDA批准的,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药物,为分析了解自体吞噬的机制,以及亨廷顿舞蹈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人女科学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0

  • 华裔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蛋白质的“润滑”

    生物通报道:科学家又向着了解蛋白质在行使生命基本功能时如何运动前进了一大步。 俄亥俄州大学的华裔研究人员钟东平(Dongping Zhong,音译)研究组首次直接观察到水如何润滑蛋白质的运动,以使其行使不同的功能。这项研究的结果刊登在近期的《PNAS》上。 研究人员利用超速光脉冲来揭示出水分子如何与蛋白质结合并使蛋白质运动、行使其功能。这一发现将可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白内障、纤维化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早就知道蛋白质不和水分子融合是不能行使其功能的。钟副教授解释说,蛋白质-水分子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未解的蛋白质学问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0

  • 《科学》发布DNA研究重要飞跃

    生物通报道:来自加州理工大学计算与神经系统,牛津大学物理学系,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的研究人员在DNA环路(DNA-based circuits)设计上获得了一项重要的飞跃性成果:首次不使用酶扩增得到目的DNA序列,这是迈向创造细胞内人工生化环路(artificial biochemical circuits)的重要进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德州大学的Andrew Ellington认为,“他们获得了一种DNA的程序性语言,一种软件”,这项工作是“跨越之前研究的一种重大进步。”科学家们之前利用DNA构建人工生化环路,但是这些网络通常只能设计用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0

  • 关注糖尿病:糖尿病基因新发现

    生物通综合报道: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从2007年起将每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2007年11月14日则是首个联合国世界糖尿病日。来自英国的科研人员在当天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新发现了两种和幼年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人体的免疫系统中HLA-DQB1和HLA-DRB1基因的改变会增加罹患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46亿人饱受糖尿病之苦,预计到2025年,全球患病人数会增加到3.8亿人。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病,主要原因是体内无法制造足够的胰岛激素,或是无法充分利用胰岛素,从而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0

  • 《自然》:身体如何让癌症“沉睡”

    生物通报道:即将在本周四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一个多国研究组发表文章报道说,他们首次证实免疫系统能够终止一个癌变肿瘤的生长而不直接杀死它。 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试图用免疫系统来根除癌症,即所谓的免疫疗法。这些新发现则证实了一种不同方法的存在:当癌症不能被免疫攻击所杀死时,人们有可能找到方法利用免疫细胞来包容它。这些结果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肿瘤似乎突然停止的生长,并且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沉睡状态。 利用他们自己开发的动物模型,研究组在实验室中再现了这种肿瘤休眠状态,并且直接观察到癌细胞被免疫系统控制住。 研究人员将这种癌症-免疫系统的僵局称为平衡(equilibr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0

  • NCI将授权两个癌症生物标志物

    生物通报道: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准备将新开发的癌症生物标志物技术进行授权。这两个标志物,第一个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另外一个则可预测患者对化疗的反应。 NCI的细胞和癌症生物学分部日前公布了有关卵巢癌技术的细节。卵巢癌是美国女性中第五最常见的癌症,仅在2006年就有15000名妇女死于这种癌症,其是乳腺癌的三倍。 另外一项等待授权的技术是一种能够预测患者是否会对化疗呈正面反应的基因。这些技术的应用包括快速诊断和筛选适合的治疗方式,从而避免患者受化疗副作用的侵害。 NCI表示,这项技术目前正处于前临床阶段。NCI细胞和癌症生物学分部目前正在寻找合作伙伴进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1-20

  • 《科学》植物母体效应“托福”子孙后代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在植物身上同样得到了深刻的印证。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植物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对后代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性。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16日的《科学》杂志上。   通常当环境变化时,动物会迁移,而定居的植物如何应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这个问题的意义日益凸显。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Laura  Galloway和同事证实了,生长在与母体相同环境中的后代植株比生长在其他环境中的同胞表现得更加出色(定量研究约为3.5倍)。这意味着植物母体会“暗示”它们的后代如何适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7-11-20

  • 保护心脏细胞的天然蛋白质被发现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名为“神经生长因子”的天然蛋白质除能对神经细胞起作用外,还能在心脏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时提高心脏细胞的存活率。 据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死亡和分化》杂志日前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心脏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的这一新功能。 生长因子是能刺激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天然蛋白质,以前认为“神经生长因子”只对神经细胞起作用,但新研究发现该蛋白质还能保护心脏细胞。 如果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因胆固醇过高而发生阻塞,相关区域的心脏细胞会大量死亡,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老鼠实验显示,将“神经生长因子”注入实验鼠心脏的“死亡区域”,相关细胞的存活率会大幅上升。&nbs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0

  • “多利羊之父”放弃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

    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羊的培育者、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教授伊恩·威尔莫特日前宣布放弃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7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教授研究出一种对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之具有与干细胞同样功能的技术,并在实验鼠身上做过试验。威尔莫特相信日本科学家研究出的新方法是今后治疗疑难病症的关键技术,并认为这种技术比使用胚胎干细胞更具潜在优势。 威尔莫特表示,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数周前就已决定不再进行细胞核转移研究,因为研究人员认为,利用日本科学家的新技术可以在5年内提供一种更好的、伦理上更能被接受的医用克隆胚胎。 威尔莫特1997年在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0

  • 《实验心理学杂志》:金发女郎的魅力

    难道金发女郎在多数人眼中真的是“愚笨”的代言人?最新一期《实验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刊登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在面对金发女郎时大脑反应相对迟缓,存在智商下降现象。而这是因为男性认为金发女郎智商不如自己,不必花费太大经历去应对。 “刻板印象”作祟? 此次研究共设计了两组实验,研究人员分组安排各位男士观看不同肤色的女性图片,随后让这些男性接受智力测试。两组实验结果都证实,那些观看金发女郎图片的男士在智力测试中总是取得最低分。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1月18日评论说,这种现象或许可称为“女性错觉”。研究人员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1-20

  • 专家点评“美科学家成功克隆猕猴胚胎”

     英国《自然》杂志14日报道说,美国科学家利用细胞核转移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胚胎,并提取出两个干细胞系。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    取得这一成果的是美国俄勒冈州健康和科学大学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由科学家米塔利波夫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先从一只名叫“塞莫”的9岁公猕猴身上提取了皮肤细胞,再从一些母猕猴体内提取卵子。接下来,研究小组借助一种特殊的纺锤体成像系统,把卵子的细胞核物质剔除,然后把公猴皮肤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这些处理过的卵子中,最终成功培育出猕猴胚胎。    他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先进的纺锤体成像系统。剔除卵子细胞核物质难度极大,而他们借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07-11-20

  • 《科学》:女博士后面临艰难抉择

    如何保持家庭事业的平衡是其主要担忧  妈要上班,孩子要妈妈,职业女性身心俱疲,处境堪忧。(图片提供:corbis) 虽然在求学过程中,女性与男性基本上有平等的机会,然而在进入职业生涯后,女性仍然面临着比男性更为艰难的选择:如何保持家庭事业的平衡?最近,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300多位年轻博士后的一项调查显示,女博士后们对职业前景的主要担忧不再是敌对的环境,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平衡家庭和事业。 据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该调查呼吁美国的研究机构应该有更多对家庭友好的政策,调查报告发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通讯》上。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20

  • 基因随机删除父母一方的贡献

     虽然我们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贡献的染色体,但是生物学家发现,在他们研究的基因中,5%以上的基因通过一个叫随机单等位表达事件,将来自一方的基因随机地关闭(或失活)。在个体内,有些细胞关闭来自父亲的贡献,另一些细胞关闭来自母亲的贡献。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一个家庭中,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对疾病包括遗传疾病易感,或者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对药物治疗的响应不同,这个问题对研究人员一直是个谜。生物学家Alexander  Gimelbrant和共同作者预料他们会找到少量这种随机关闭的基因,但是当他们用基因组范围方法研究包括组织细胞中的4000个人类基因时,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至少300个单等位表达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1-20


页次:2469/2940  共58800篇文章  
分页:[<<][2461][2462][2463][2464][2465][2466][2467][2468][2469][2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