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小鼠实验发现,老年痴呆症蛋白与脂肪相关

    纽约Nathan S. Kline精神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心脏疾病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遗传相关性,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且引起争论的问题。在即将公布的2000年世界老年痴呆症会议的研究报告中,他们发现高胆固醇食物喂养的转基因小鼠,较对照组的小鼠产生更多的淀粉样纤维,而这一点恰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之一。此外,一种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减慢了淀粉样纤维的聚集。研究人员认为老年痴呆症的疾病机理可能包括在胆固醇转运蛋白apoE4的帮助下生成淀粉性物质的增加。作为一个常规心脏病检测指标,apoE4有时已经被用作老年痴呆症的一个指标。如果该发现没有直接包括apoE4,那么采取低脂饮食以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将是重

    来源:

    时间:2000-08-11

  • 科学家找到“天才基因”

    据8月9日的报道,人类智力发育基因可能已经被美国科学家鉴定出来。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分析了200个美国最聪明儿童和一组相当数量的平均智力水平儿童的DNA。据BBC二台的晚间新闻报道,将在明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发现了明显的不同,使科学家们相信他们正在揭开“天才基因”的面纱。这一结果已经被右翼政治理论家抓住作为证据,证明遗传而非环境或教育是影响智力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可以导致在出生时或出生前进行儿童智力检测,以及增加有关遗传工程和教育的基本讨论。领导这项研究的Robert Plomin说:“我认为我们需要意识到遗传影响的重要性,并且将发现一些智力基因。虽然它们中的每一个负责行为的一小部分,但是当他们共

    来源:

    时间:2000-08-11

  • “跳舞小鼠”提供耳聋证据

    [路透社华盛顿消息]据研究人员周一说,一种曾作为宠物的会不断转圈圈的小鼠——“跳舞小鼠”,可能会帮助人类了解耳聋的遗传原因。科学家们称他们鉴定了一种引起小鼠“跳舞”并致聋的基因突变。他们不知道是否人类耳聋也有同样的突变,但是希望能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1000个新生儿中会有一个耳聋婴儿。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100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与耳聋相关,但是还有很多仍未发现。西北大学医学院的James Bartles和他的同事们在最新一期《Cell》杂志上介绍说,小鼠中的这种突变会影响他们制造一种名为防卫素的蛋白的能力。这种蛋白在许多细胞中都能产生,但是在内耳中绒毛细胞的绒毛状静纤毛中表达的情况是最重要的。这种

    来源:

    时间:2000-08-10

  • 恙虫病可抗爱滋病毒

    [法新社曼谷8月8日电]泰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热带疾病恙虫病能够把爱滋病毒压抑至无法探测出的程度,这项发现或能有助於研制廉宜的治疗爱滋病及爱滋病毒的方法。由美国及泰国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为时一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爱滋病人在患上恙虫病後,血液内的爱滋病毒数量显著减少。恙虫病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由昆虫传播的疾病,研究人员发现,十五名恙虫病病人的血浆,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研究主任瓦特医生说:“我们向没有感染爱滋病毒的恙虫病病人身上取出血浆,注入感染爱滋病毒的病人身上,发现爱滋病毒的数目大幅减少。过去,从没有其他传染病具有这方面的功能。”目前,全球三千四百三十万感染爱滋病毒或已病发成爱滋病的病人,绝大部分负担不

    来源:

    时间:2000-08-10

  • 科学家对植物进行基因改造以期开发出新药

    我们的一些最好的药物直接来自自然界。通常在民间使用药用植物有长的历史,化学家们希望通过改造植物制造药物的机器来扩展天然产品的应用范围。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一篇报道介绍了这一工作。药用植物产生从止痛药乙酰水杨酸(通常称为阿斯匹林,是柳树树皮的提取物成分之一)到在太平洋紫杉树中发现的抗癌药紫杉醇。但这些还只是一小部分,研究人员努力在许多还未发现的植物中寻找有用的药物分子。其他人则从事对已有植物酶进行改造,努力制造出类似于天然产物的非天然产物,以寻找可能有药用价值的物质。日本东京大学的Yutaka Ebizuka和他的同事们对制造三萜

    来源:

    时间:2000-08-10

  • 基因研究表明:蜜蜂有遗传导向系统

    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研究发现,蜜蜂们有一个遗传导向系统,据称这可以解释亚洲巨蜂在失踪了多年之后,又总是回到它们最喜欢的栖息地的做法。 据了解,一直以来,科学家对蜜蜂有时迁徙数百公里,追随开花季节变化采蜜,然后又回到同一棵树上的蜂巢,感到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哺乳动物和鸟类,会利用体内指南针或太阳的指导,回到同一地点冬眠或繁殖。 就亚洲巨蜂而言,侦察蜂可找到同一个地址,例如某棵树的枝桠或某幢房子的屋檐,尽管上次蜜蜂用那个地址时,它们还未诞生。 南非和德国研究者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说,他们在一九九五年和一九九七年,对马来西亚两棵蜂树上的五个蜂群的基因构成进行了研究。 其中一群蜂,在失踪两年后

    来源:

    时间:2000-08-09

  • 北京年底举办诺贝尔科学奖回顾展

    [北京晨报8月8日讯] 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一直令人景仰和崇敬。正因如此,五位诺贝尔奖得主一到北京就立刻成为媒体关注热点。记者昨天获悉,为纪念诺贝尔奖诞生百年,今年12月,中国科协将在中国科技馆主办“世纪辉煌——诺贝尔科学奖回顾展”。届时,普通市民将亲耳聆听到大师的现场报告,并能参观到科学殿堂的“圣物”——“诺奖”证书和奖牌。据悉,今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举办隆重的“诺奖”百年展。北京的“诺展”将全面纪录诺贝尔基金会从1901年发出第一块奖牌至2000年颁奖典礼的百年历程。展览中既有图片也有实物。200余块展板分为五部分:序言,诺贝尔与诺贝尔奖,百年来的诺贝尔奖项和获奖科学家介绍,部分获

    来源:

    时间:2000-08-09

  • “基因多态性”研究方兴未艾

    近日,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和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共同主办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正式对外开放。“基因多态性”,又被称为基因组的个人差异,通常用英语缩写“SNP”表示。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与疾病有关的基因,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在DNA 水平上区分每个人的“体质”差异。目前,继解读人类基因组之后,欧美各国以及日本正围绕“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展开激烈角逐,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据介绍,日本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共收录了以日本人为对象进行调查后获得的6830个SNP,并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供世界各国研究人员自由查阅的主页。由日本政府联合各方制定的“新千年计划”,将在明年年底前发现15

    来源:

    时间:2000-08-09

  • 应用基因芯片 ,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研究取得进展

    8月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两篇研究论文向人们展示了基因表达的DNA microarray分析法在重要临床条件下的威力。 科学家通过将黑素瘤细胞中的6000多个基因的mRNA表达与这些细胞的转移倾向关联起来,发现小型GTP酶rhoC在决定肿瘤细胞扩散中是一个关键因素。由38种不同的恶性黑素瘤得到的基因表达模式被用来建立一种有关这种人类疾病的新的分类方法。这项研究还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的黑素瘤临床亚型,这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具有实际意义。

    来源:

    时间:2000-08-08

  • 转基因蚊子问世 消灭疟疾有望

    欧洲科学家日前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疟疾蚊子,据称这种蚊子有助于消灭疟疾。据有关人士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7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据介绍,科学家们通过把一种特别的基因植入蚊子的体内,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从而能把转基因蚊子和其他蚊子区分开来。这种荧光使转基因蚊子在紫外线下能被看到。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科学家也许很快就可以用其他基因代替这种标志基因,从而使传播疟疾的蚊子产生对疟原虫的抗体。科学家还可以改变蚊子的行为,使它们不叮人类而叮咬其他动物。分子昆虫学家安德烈娅·克里桑蒂说:“我们认为在6年内将培育出稳定、安全、无法传播疟原虫的蚊子。”

    来源:

    时间:2000-08-08

  • 科学家发现细菌进入人体并存活下来的原因

    8月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美国北卡莱罗纳州达拉谟大学的索曼-阿拉哈姆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细菌进入人体细胞而且不被免疫细胞杀死的根本原因。阿拉哈姆博士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细菌可以凭借一种特殊的细胞组织进入免疫细胞内部,从而避免受到人体抗体系统的进攻。这种细胞组织被称为“细胞洞”,因为它们的外表看似很多小洞,它们在通常情况下用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一般情况下,在细菌进入人体时,它们会进入将与溶酶体结成一体的小室,这些小室负责杀死细菌。但是,由于名为“细胞洞”的细胞组织并不与溶酶体结合,因此免疫系统很难发现细菌,也就无法将其杀死。不仅如此,阿拉哈姆博士说,一旦细菌进入免疫细胞内

    来源:

    时间:2000-08-08

  • 5.6公里长--美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生物

    在美国俄勒冈州的Malheur国家森林里,有一种覆盖了2200英亩土地的巨型菌类,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也成为该地区的一大景观。这种被人们称为“蜂蜜蘑菇”的蜜环菌属菌类从肉眼看不见的单孢子发育而成,已存在了2400多年,它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杀死树木。在这种菌类存在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死树。据专家考察,“蜂蜜蘑菇”延伸3.5英里(5.6公里),平均深入土内3英尺(0.9米),覆盖了约1665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没有人能够估计它的重量是多少。专家说,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现比这种菌类更大的动植物了。这是在华盛顿州发现的第二个蜜环菌属菌类,1992年在亚当斯发现的覆盖了1500英亩。美国

    来源:

    时间:2000-08-08

  •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作用于端粒的解旋酶活性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在细胞的衰老和癌症发生中起到了一个基础作用。Zhou等人在8月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Science》杂志的771页发表了他们对此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对酵母中与控制端粒长度相关的一个5'到3'DNA解旋酶——Pif1p的作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鉴定。Pif1p在体内与端粒结合,通过抑制合成端粒的端粒酶而起作用,而不是如以前假设的通过抑制重组介导的端粒延伸起作用的。作者假设高度保守的Pifp酶通过抑制端粒酶介导的双链断裂的修复而促进了遗传的稳定性。

    来源:

    时间:2000-08-07

  • 美开展网上人类基因研究

    [纽约8月1日]位于美国加州的DNA科学公司今天宣布,他们正利用因特网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研究项目,通过网站广泛征集志愿者的DNA信息,以建立可供科学家研究基因疾病的信息库。科学家们认为,这一行动是大规模开展人类基因研究的新举措。这项名为“基因信息库”研究项目的网址是WWW.DNA.COM。该公司称,利用志愿者提供的信息,他们将对人类常见的20种基因疾病进行研究,包括癌症、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志愿者在网页填写个人与其家庭健康状况以及有关病史等信息后,研究人员将进行有关基因与遗传疾病关系的统计分析,并根据需要提取志愿者的血样用于研究遗传疾病的特性,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科学家认

    来源:

    时间:2000-08-07

  • 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有语言

    本周三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植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尽管它们的语言与人类可能不同,但它们之间能够互相联络警告一些迫近的威胁。这项新研究是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上。他们描述了利马豆植株如何发出危险信号保护自己并警告邻居们害虫蛛螨正在迫近。利马豆植物不是通过文字和语言,而是通过散发出化学物质发出信息。“这些植物对于蛛螨的侵袭能够提前做好防御准备,”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这些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使它们不容易受蛛螨伤害。而且这些化学物质还可以吸引蛛螨的天敌来对付这些害虫。同时,这些化学物质还能激活相邻植物的基因,刺激它们产生同样的化学物质,起到驱虫剂的作用

    来源:

    时间:2000-08-07

  • 研究人员发现新的生物钟成分

    动物,真菌和细菌体内年节律分子钟的核心成分似乎已经研究清楚,但是植物和蓝藻细菌的关键成分仍在研究中,包括对白昼长短改变的反应成分。Schmitz等人在8月5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的765页介绍了他们在蓝藻长形聚球藻菌中鉴定到一种细菌植物光敏色素,可以帮助分子钟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年节律输入激酶cikA的基因似乎是经过一段时间黑暗之后重新设置分子钟时相的关键因素。Strayer等人通过研究植物Arabidopis的年节律突变,克隆了在缺少光信号输入的条件下调节年节律周期的TOC1基因。因为该基因自身受年节律影响的反馈机制调节,帮助植物对白昼长短改变做出反应。TOC1蛋白具有一些令人感兴趣

    来源:

    时间:2000-08-07

  • DNA将帮助考古学家破解法老死因

    一位埃及高级考古专家号召采用新的方法解开古埃及的图坦卡蒙法老神秘死亡之谜。不久前,荷兰考古学者在研究了图坦卡蒙的衣物的尺寸之后,发现这位法老的臀部出奇地肥大,因而得出结论他曾经遭受过一种怪异疾病的折磨。埃及报章曾经引用考古学家哈瓦斯的结论说,导致图坦卡蒙死亡的更可能是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而非肥胖过度。哈瓦斯建议采用最新的科学方法研究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以便给这位著名法老的死因下一个权威的定论。在过去数年中,关于图坦卡蒙的死因曾有好几种猜测。对木乃伊的一次X光分析使一些人猜测,这位法老是因头部受到重击而死。但是,对木乃伊做过多次实验的埃及科学家伊斯坎德尔认为,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严重变形,通过X光分析

    来源:

    时间:2000-08-07

  • 科学家解出视紫红质蛋白晶体结构

    8月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Science》杂志的封面文章介绍了视紫红质晶体结构的研究结果。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G蛋白)耦联的异源三聚体受体(GPCRs)可以感受各种不同的外源刺激,并激活G蛋白。GPCRs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点,包括一束连有长短不同的六个环状区的七跨膜α螺旋结构。华盛顿大学的一组研究者和两名日本研究者合作,对视紫红质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辨率为2.8埃的衍射分析。发现组装严密的胞外区包括一个保守的二硫桥,构成形成七螺旋穿膜结构的基础。基本生色团,11-顺式视黄醛,占据非激活状态的视紫红质蛋白的穿膜区。生色团与一簇关键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视紫红质的这种相互作用的不同

    来源:

    时间:2000-08-06

  • 美专家称使用手机加速脑细胞死亡

    美国食物和药品监督局于周二召开了会议,专门讨论使用无线电话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个专家小组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虽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使用无线电话可以导致脑癌的发生,但研究结果足以证明使用无线电话对人体有害。这个报告是由美国无线技术研究计划小组作出的,该小组是一由无线电话商们出资建立的。研究小组的专家们于7月31日完成了这个报告,报告中称:“以前的研究者们称使用无线电话对人体是绝无害处的,这一点应该是错误的。相反,使用手机是对人体有害的。”报告中还说他们研究结果还不能证明手机中的辐射能够破坏DNA,但部分实验表明这些辐射可以导致人体血液细胞的基因改变。另外,在他们进行的一次试验中,

    来源:

    时间:2000-08-04

  • 霍乱弧菌测序完成

    一种引发霍乱的革兰氏阴性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E1 T或N1696的基因组测序工作最近完成。该基因组全长4,033,460碱基对,含有两个长分别为2,961,146和1,072,314碱基对的环形染色体,共编码3,885个开放读码框。编码细胞功能必须的(如DNA复制,转录,翻译和细胞壁生物合成),和致病性(如毒素,表面抗原和粘联分子)绝大部分可识别基因定位在大染色体上。相反,假定基因的更大一部分(59%)定位在小染色体上。小染色体较大染色体而言还含有更多似乎其它起源的基因。小染色体上还带有通常在质粒上发现的一个基因捕获系统(整合子岛)和宿主的“上瘾”基因,因此小染色体可

    来源:

    时间:2000-08-04


页次:2927/2936  共58711篇文章  
分页:[<<][2921][2922][2923][2924][2925][2926][2927][2928][2929][29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