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上海医学家成功在体外制造“皮肤”

      新华网上海3月22日专电 一位被汽油严重烧伤、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85%的女性患者最近在上海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植皮手术,她的左手腕、背部使用了医生在体外制造的真皮替代物后,伤口平整、光滑、富有柔韧性,看上去和正常的皮肤没有两样。据悉,以治疗严重烧伤闻名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已经使用这项新技术成功治疗了20位患者。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多发创伤,以往传统的治疗是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从患者身上没有创伤的部位移植皮肤用于治疗创口,如果取皮太深,又会形成新的创面,这样常常使得患者好了旧伤又添新疤,无异于雪上加霜。  长海医院是我国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基地之一、全军烧伤中心,研究人员以无细

    来源:

    时间:2001-03-24

  • 科学家发现有望用于肿瘤治疗的分子

    【生物通编译】路透社 纽约消息:欧洲研究者报道说,一种可以阻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种酶分子的化合物有希望用于减小肿瘤的治疗中。报道这一研究结果的研究者之一告诉路透社记者说,虽然不能保证这种名为CINK4的分子本身将能够用于癌症的治疗,但是这一研究开辟了癌症治疗的新途径。CINK4阻断一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作用的,名为Cdk4的酶分子的作用。由于Cdk4的作用通路在大多数种类的人类肿瘤中出错,英国累斯特的De Montfort大学的Bhabatosh Chaudhuri博士和瑞士巴塞尔的Novartis Pharma AG的合作者们认为“Cdk4成为了癌症治疗的一个首要目标。”许多肿瘤,包括某些类

    来源:

    时间:2001-03-22

  • 对抗抗生素抗性的新途径

    【生物通编译】在对抗那些难以对付的细菌的研究中,已经开辟了关闭抗生素抗性基因一条新途径。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组在实验室中,通过加入新基因恢复了药物抗性细菌的抗生素反应性1。发表这一初步研究结果的作者之一Roger Inouye说:“这一途径可能在治疗多重药物抗性细菌中发挥作用。”Inouye的研究组将一个抗性基因的反义基因导入了培养的感染性Enterococcus faecalis细菌中。这种反义基因能够使帮助细菌逃脱万古霉素,人类对抗细菌的最后抗生素武器,的作用的天然基因失活。因此转入了该基因的细菌容易被这种药物杀死。万古霉素抗性的肠球菌(VRE)是美国引起医院感染的首要病原体,而且在欧洲V

    来源:

    时间:2001-03-21

  • 美日科学家找出人体自动排毒抗癌的关键

        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会触发身体产生不同的排毒分子,证实人体具备自动免疫功能。     他们的报告说,这些能够处理废物和毒物的分子叫做“二期酵素(PhaseIIenzymes)”,对抗癌有两种作用:把致癌化学物的毒性解掉,或将之排出体外。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日本生物学家合作的研究计划,刊登在最新一期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来源:

    时间:2001-03-18

  • “超级杂交水稻”扎根澄海结硕果

      新华网汕头3月16日电(记者 杨建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目前已在广东省澄海市扎根结果,去年该市引进实验和示范的“两优培九”已显示出强大的增产优势。  澄海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已连续12年保持亩产“吨谷市”称号。但是,粮食高产劣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与实施农业结构性调整的战略不相适应。为稳固高产,提高米质,澄海以发展的眼光多方探寻高产优质的杂交稻品种。  1999年11月,澄海市领导前往湖南省杂交稻研究中心,请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探索澄海市推进超级杂交水稻的可行办法,同时引进“超级稻”中的优质组合------“两优培九”,由市农业局组织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进行攻

    来源:

    时间:2001-03-17

  • 陈章良:希望制订基因安全法

    中新社  作者:陈静  2001-03-15 10:21  今天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主席团会议表决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澄所作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草案)》时,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提出,希望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教科文卫委联合制订关于基因安全的法律法规。    会后,陈章良教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两年前他曾就基因安全问题向大会提出议案,转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两年间,教科文卫委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他指出,现在,十几件关于基因安全方面的议案由三个不同的专门委员会处理,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响工作效率。

    来源:

    时间:2001-03-16

  • 科学家研究囊性纤维变形基因疗法获新进展

    新华社 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是令人谈之色变的“杀手”。但科学家最近发现,将它们的杀伤力结合起来,可能有助于研究用基因手段治疗囊性纤维变形及其它肺部疾病。 囊性纤维变形是一种遗传病。患者机体会产生浓厚的粘液,阻塞肺部、胰腺和消化器官的内部通道。要对其实施基因疗法,就必须借助经过改造的无害病毒,“运载”合适的基因到达感染的细胞,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但呼吸道的细胞分裂缓慢甚至根本不分裂,一般运载基因的病毒难以成功地感染这些细胞、使基因发挥作用,因此必须找到感染能力更强的病毒。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艾滋病病毒能与细胞染色体结合,因此细胞即使不分裂,艾滋病病毒也能在细胞里持久

    来源:

    时间:2001-03-16

  • 日本使用儿茶素制造百日咳疫苗

      新华网东京3月11日专电 (记者张可喜) 日本第一医科大学与企业组成的科研小组,使用茶叶中的儿茶素制造无毒百日咳疫苗获得成功,与现有使用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处理方式制造的疫苗相比,新疫苗功能更强,副作用更小。  据日本媒体报道,联合科研小组把百日咳菌产生的毒素滴入浓度为每升40毫克的儿茶素水溶液里,经过1小时处理,毒素的毒性完全消失,把剂量为0.5毫升的这种无毒毒素注射到实验鼠的静脉里,进行接种后,再让它用鼻子吸入百日咳菌,3周之后,检查实验鼠肺里的细菌数量,结果虽然发现了上千个细菌,但是,与用福尔马林处理方式制造的无毒疫苗相比,减少了90%,而且实验鼠没有发病,从而确认了这种方法有预防

    来源:

    时间:2001-03-13

  • 毒药注入苍蝇基因 可让苍蝇断子绝孙

      杨子晚报综合消息 英国科学家近日培养出全球首只基因改造苍蝇,这种基因改造“杀手”被注入毒药,若它与同类繁衍后代时会将毒药传播给它们,最终其后代因无解药而死亡,整个族群亦会因为绝子绝孙而尽数被灭绝。  科学家认为这项技术将在消灭害虫上带来重大突破。  科学家透露,他们先将一串致命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注入毒药在一种无害苍蝇的幼卵内,然后再为它们注入“解药”,若这种基因改造“杀手”苍蝇被释放到自然界后,它们便会寻找配偶,然后将有毒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由于自然界里没有解药,下一代将难逃一死,最后整个族群亦会被消灭。研究人员将利用这种技术首先对付会破坏谷物的有害苍蝇、飞蛾和吃棉花的棉铃虫。

    来源:

    时间:2001-03-13

  • 科学家利用埃博拉及爱滋病毒进行肺部疾患的基因治疗

    NEW YORK, Mar 01 (Reuters Health) –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及引起爱滋病的HIV病毒可以被用来对遗传性肺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由于基因治疗中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载体,而研究中用埃博拉病毒及HIV病毒制成的载体并不引起肺部组织疾病,因此用该病毒蛋白作为载体为遗传性肺疾病基因治疗带来了希望。无活性HIV的一个特征是能整合到感染细胞的DNA中,保证了修饰过的病毒载体能长时间地表达,这对于治疗慢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2001;19:225

    来源:

    时间:2001-03-12

  • 全国政协委员洪国藩:中国不允许克隆人

        新华网人民大会堂3月8日电  在回答有关克隆人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国藩说,自单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一直有个别科学家和私人机构涉足克隆人尝试,这个问题目前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切。     他说,中国政府对进行克隆人的研究持反对态度。在中国国内,我们不允许克隆人。但我们把克隆技术和克隆人区别开来。

    来源:

    时间:2001-03-11

  • 全国政协委员石元春:中国政府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谨慎

        新华网人民大会堂3月8日电  当有记者问到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 两院”院士石元春说,从技术层面来讲,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对人体不存在利弊的问题。但由于转基因食品是把一种外源的基因转移到生物体中,因此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需加强监管和审批。    石元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制定了涉及农业、烟草、药品等法规规章。目前正着手起草生物技术管理条例安全。    关于转基因作

    来源:

    时间:2001-03-11

  • 科学家认为要制定有力法规来保护个人基因秘密

      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洪国藩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指出:当每个人的基因缺陷被公开时,就业找工作、医疗保险,甚至找对象都会产生问题。因此,政府制定有力的法规来保护个人的利益是重要的。  洪国藩说,生物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组中。今年2月,国际上发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基本信息,我国科学家作了其中1%的贡献。地球上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密码基本相同。不少科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那种极其微小的差别是产生遗传疾病的原因。这就在今后有可能根据每人不同的遗传图谱,对病人进行特定的诊断和治疗,使疾病的医治水平空前提高。但基因图谱的阐明也带来问题

    来源:

    时间:2001-03-10

  • 美科学家研究治疗癌转移初获成效

      新华网伦敦3月4日专电 美国科学家初步发现了乳腺癌向特定器官转移的机理,并在动物试验中成功地抑制了癌转移,这有可能为治疗癌转移开辟新路。  科学界早就发现,癌细胞能够通过血管或淋巴管等途径蔓延到身体其它部位,形成癌转移,大大增加治疗难度。癌转移通常在某些器官多发,而在其它部位很少见。例如,乳腺癌就易转移到肺、骨髓、淋巴结等部位,却很少转移到肾。  美国DNAX研究所的安加·穆勒等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乳腺癌细胞会大量产生一种名为CXCR4的受体蛋白质,而肺、骨髓等部位则会分泌一种名为CXCL12的物质。这种物质属于一类称为“趋化因子”的蛋白质因子,能吸引CXCR4

    来源:

    时间:2001-03-09

  • 上海首选立法对象--基因食品

      “不能任凭基因食品在吹嘘中泛滥。”昨天,来自上海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研究员许根俊等人表示将联合向大会递交提案:为基因食品立法,并称要以此为由头,建议通过法制手段,逐步清除各种打着科学旗号进行虚假、夸张的伪科学,不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广告宣传。  第一提案人许根俊委员指出,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许多产品的开发、鉴定、投产、上市,宣传中都存在很大法律上的漏洞,这一系列的漏洞使得消费者的身体和物质都受到损害,而且也影响了全社会的科学普及。比如基因食品,事实上在很多方面我们还不清楚,只是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有限实验结果,就流入市场,并且拉上一部分专家为之摇旗呐喊,进行片面宣传。长此

    来源:

    时间:2001-03-07

  • 牛津大学科学家用牛奶研制出人造眼泪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造眼泪。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人造眼泪能够为全世界害眼病的人提供帮助。  牛津大学眼科系的研究人员发明的这种人造眼泪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混和物,蛋白质和脂肪是人的眼泪的主要组成成份。这种产品可以象滴眼液一样滴入眼中,他们希望这种产品能够帮助那些因泪水不足而引起的眼部干涩、红眼以及角膜炎的患者解除痛苦。  Isis Innovation公司获得了牛津大学这一研究发现的专利并为这个项目进行了风险投资,帮助眼科系开发产品。这个研究小组的主管眼科生物化学讲师约翰-蒂凡尼说:“这种产品投放市场还得需要一段时间。它必须要经过彻底测试,这还需要许多资金。因为还有许多风险,所以直接

    来源:

    时间:2001-03-06

  • 第四代试管婴儿让生孩子不受年龄限制

      北京晨报讯(记者佟彤)还有一个月,“第四代试管婴儿”就要在北大医院投入研究。“第四代试管婴儿”将借助婚姻之外“第三者”的力量,即借助他人身体培育卵子,使年龄太大或身体不好的女性,生一个既属于自己又体格健康的孩子。这就意味着,只要具备排卵能力,女性的生育年龄将不受限制。  牵头这一项目的国家工程院院士郭教授介绍说,决定人类遗传特性的物质存在于精、卵细胞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它决定了所生育后代的遗传特性,而围绕细胞核的细胞浆,则发挥着营养细胞核、维持细胞生命的作用。所谓“第四代试管婴儿”,就是针对那些虽有排卵功能,但因为身体条件不好,或者年龄偏大,致使卵子的质量不高、活力差的女性。具体方法是将她的

    来源:

    时间:2001-03-05

  • 美用抗生素清除实验鼠脑部斑块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公布,他们在实验中使用抗生素清除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的老鼠脑部斑块取得了成功。这一成果为治疗人类阿尔兹海默氏症带来了希望。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研究人员与爱尔兰的埃兰公司合作,将抗生素附着在经过基因改造后患有类似人类阿尔兹海默氏症的老鼠脑部的斑块上,然后利用一种新的成像技术,用激光红外线追踪抗生素在老鼠脑部的作用。  在3-8天后,那些接受抗生素治疗的老鼠当中有一半以上脑部斑块消失,没有接受抗生素的老鼠中,80%多的脑部斑块仍然存在。  研究人员称,这项结果表明,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脑部的斑块有可能得以清除,而不象以前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不可逆转的

    来源:

    时间:2001-03-05

  • 港大研制成功两种乙肝新药

      香港大学医学院正研究两种新的三核甘酸类似剂﹐尝试更有效地减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速度。  香港大学医学院黎青龙教授表示﹐香港有一成的华人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而二成五至四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黎青龙表示﹐“拉米夫定”是一种三核酸类似剂﹐已证实可减低肝炎病毒的复制速度。三核酸是组成DNA的其中一个分子﹐它可以改变乙肝炎病毒的DNA﹐从而降低乙肝炎病毒复制的速度。他表示﹐“拉米夫定”对肝细胞组织﹑肝酵素﹑稳定乙型肝炎毒量都有显着改善。  不过﹐他指出﹐长时间服用“拉米夫定”﹐便会出现具耐药性的乙型肝炎病毒。他表示﹐在四年内约有六成七的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会出现耐药性。虽

    来源:

    时间:2001-03-03

  • NSF支持植物学家协调基因组工作

    【生物通编译】旧金山消息: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将支持建立一个广泛的植物学家网络,以帮助在将来的植物基因组研究中进行协调合作。在上个月的美国科学进步协会(AAAS)年会的最后宣布的这个植物学家网,将负责决定最重要的植物,以作为基因组测序的目标。参与者称,该植物学家网的工作还将帮助NSF选择植物遗传学和进化方面的研究项目。NSF将拨给这个名为Deep Gene的组织为期五年的50万美元经费。NSF还宣布了另一个同时进行的计划,该计划成为Deep Time。将研究化石记录,并且在化石记录与来自植物遗传学的发现之间建立关联。——摘译自 01 March 2001 (未经允许,不得转摘)

    来源:

    时间:2001-03-02


页次:1504/1522  共30436篇文章  
分页:[<<][1501][1502][1503][1504][1505][1506][1507][1508][1509][15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