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科学家为提高农业产量研制“仿生耳鼻”

      英国几位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对农作物是否受到害虫侵扰以及农产品的成熟程度进行探测的仪器,因为其功能类似于人的耳朵和鼻子,因此科学家将这种仪器称为“仿生耳”或“仿生鼻”。  据称,这种电子仪器一旦得到广泛应用,将为农民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因为能够很快发现农田里的害虫,它可以有助于第三世界国家提高粮食产量。  英国政府下属的国际发展部门的发言人称:“虽然农民本人在经过训练后,他们的鼻子和耳朵也可以承担相应探测任务,但与仿生鼻和仿生耳相比还差很多,而且毕竟人类的鼻子和耳朵无法实现科学仪器的商业化。”  上述电子仪器在探测农作物对害虫的抗入侵能力方面也非常灵敏,往往较之其他探测工具更为有效和

    来源:

    时间:2001-01-05

  • 科学家找到一条缩小脑肿瘤的新路

    侵润性脑癌患者通常没有多少治疗手段可供选择。但是在小鼠和大鼠中进行试验的一项新技术可能提供一个对抗名为恶性胶质细胞瘤的致死性肿瘤的工具。新的策略将生长抑制药物直接并大量地导入肿瘤中。如果可以在人类中发挥作用,该技术可以延长某些脑癌患者的生命,并且可能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癌症。这些胶囊中含有制造endostatin的肾细胞恶性胶质细胞瘤占了所有脑癌中的大约四分之一,并且大部分患者在诊断出这种疾病之后可以成活的时间不会超过18个月。但是癌症的迅速发展使得恶性胶质细胞瘤成为名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缩小肿瘤化合物的一个很好的实验对象。这些蛋白质,如endostatin,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所需的血管生长(

    来源:

    时间:2001-01-04

  • 雅典科学家找到可与伟哥相媲美的化合物

    伟哥可能已经帮助过许多人恢复性功能,但是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比如这种药对有神经损伤的人就无效。现在研究者们已经研制出一个可以通过一个更直接的机制促成勃起而可能帮助这些患者的化合物。这种血管扩张化合物可以让大鼠立即勃起伟哥之类的药物通过促进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效用而起作用。这种气体可以舒缓包括那些分布在血管内皮的平滑肌在内的平滑肌,从而促使血液流入阴茎。因为一氧化氮是由神经末梢释放的,所以伟哥可能不能对糖尿病患者和其他神经有损伤的患者起作用。雅典Georgia医学院的生理学家Tom Mills因此推测更直接地对血管进行作用也应当可以引起勃起,从而实验了那些可以扩张血管的化合物。他将一种名为Y-27

    来源:

    时间:2001-01-04

  • 2000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揭晓

    “丽珠杯”’2000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12月29日在京揭晓。这是自1992年以来第9次评选的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本次活动是由卫生部、总后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健康报等单位联合主办,广东珠海丽珠医药集团协办的。入选“丽珠杯”’2000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的是:一、国家主席江泽民就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发表重要讲话,并向参与1%人类基因测序的中国科学工作者表示祝贺。二、我国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陈竺等人的“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研究”和“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基因表达谱研究及其新基因全长c

    来源:

    时间:2001-01-03

  • 研究表明某些纳米材料可杀死癌细胞

      武汉电武汉理工大学李世谱教授发现,某些纳米材料可杀死癌细胞,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而对正常细胞组织丝毫无损。前不久,李世谱出席欧洲生物陶瓷国际会议,在会上宣布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关注。  李世谱发现羟基磷灰石的纳米材料是对付癌细胞的有效武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等权威机构做的细胞生物学试验表明,纳米粒子可以杀死人的肺癌、肝癌、食道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他认为,纳米材料要具备杀死癌细胞、不伤正常细胞的奇特功效,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纳米粒子具备一定的超微尺度,在20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二是纳米粒子要呈“均匀”分布,才具“药效”。

    来源:

    时间:2001-01-01

  • 研究发现西红柿能防治口腔癌

      凤凰网12月24日消息:据明报报导,多吃蔬果有益健康又一例证?最新研究显示?西红柿的成分有助预防及治疗口腔癌。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把西红柿的天然色素“西红柿红素”(lycopene)加进含有口腔癌细胞的培养液后?癌细胞便会逐渐死去。  目前未清楚西红柿红素如何防治口腔癌?但研究人员估计?西红柿红素有助恢复体内杀掉不正常细胞的天然功能。口腔癌细胞缺乏正常口腔细胞具备的对外接口?因此无法如常“通知”毗邻的病变细胞“自杀”?以致癌细胞不断增长。研究小组认为?西红柿红素正好可以重新建立这些不可或缺的接口。  研究小组主管施瓦茨拟在口腔癌患者身上作临?实验。她说?必须找出西红柿红素实

    来源:

    时间:2000-12-31

  • 展望2001年科学大成就(三)

    细胞如何区分上下左右:那些努力破译细胞是如何区分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或者上边和下边的科学家们,有可能在明年找到某些答案。细胞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苍蝇,线虫和酵母,以了解蛋白或RNA是如何被指导到达细胞到达细胞的一边而不是另一边的,并且几个研究组正在努力重复1999年表明哺乳动物胚胎通过一个旋转纤毛系统区分右边和左边的实验结果。参考文献:Y. N. Jan and L. Y. Jan, "Polarity in Cell Division: What Frames Thy Fearful Asymmetry?" Cell 100(6), 599 (17 March 2000).A

    来源:

    时间:2000-12-27

  • 流感疫苗不会加速艾滋病的发展

    【路透社 纽约】一项对25000名以上的HIV感染者进行的长达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HIV阳性的人接种流感疫苗在一定时间段内艾滋病(news - web sites)发病的危险性稍低。在12月1日出版的AIDS上,Patrick S. Sullivan博士和合作研究者们报告说,他们的结果中没有任何结果显示疫苗有任何长期有害作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Sullivan,和他的研究组对从1990年到1999年期间的医学纪录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来自10个美国城市的113个医疗点的病人数据。42%的病人被接种流感疫苗,他们发展为艾滋病的几率比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低7%。不接

    来源:

    时间:2000-12-27

  • 展望2001年科学大成就(二)

    RNA监视: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从霉菌到植物,蠕虫,甚至哺乳动物在内的各种生物可以通过降解基因产生的信使RNA(mRNA)使基因静默。这种“RNA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保护细胞抵抗病毒的入侵和某些基因损伤。科学家们还发现质量控制机制,如细胞用来去除会产生缺陷蛋白质的含有错误的mRNA的“无义导致降解”。2001年,预计将会在这些细胞的基础防御策略的了解上获得进展。参考文献:J. Marx, "Interfering With Gene Expression," Science 288, 1370 (26 May 2000).M. E. Domeier et al., "A

    来源:

    时间:2000-12-26

  • 展望2001年科学大成就(一)

    Science杂志编辑在2000年即将过去的时候预测2001年,六个将引起关注的科研领域。感染性疾病 对这个星球各种灾难疾病的研究已经走上了世界舞台。2000年白宫,欧盟和八国峰会均宣布投资数百万美元用于结核病,疟疾和艾滋病的斗争,而Bill&Melinda盖茨基金会也涉足该领域。研制新的药物和疫苗需要数年的时间,但是估计将会有大量的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The Jordan Report: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Vaccines, 2000"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

    来源:

    时间:2000-12-25

  • 最新研究表明手机与脑癌无必然联系

      最新的研究表明,尽管目前科学家们还不知道长期使用手机会不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险,但使用手机至少是不会引起脑癌发生的。美国健康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对886名至少已使用手机三年的人进行了体质研究,的确发现长期使用手机会稍微增加一些患罕见类型脑癌的危险,但研究人员们称,这绝对不严重。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放射生物部主任罗萨尔-欧文(Russell Owen)称,先前研究所产生的全部结果都表明,使用手机是不会使人体产生严重疾病的。  美国健康基金会的科学家、这份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流行病学家约书亚-穆斯卡特(Joshua Muscat)也说:“我们对于自己的研究结果感到非常自信,这些蜂窝式移动电话是不会引

    来源:

    时间:2000-12-22

  • 我国科学家为商业公司控制基因研究担忧

        面对“基因巨头”牟利风波的是是非非,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对商业因素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学研究里所引起的后果,表示担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顾军教授认为,企业的介入对科学发展有推动,也有制约。专利能保护企业发展的商业利益,而对科学发展来说,专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障碍,会阻止人们对某些领域的深入研究。  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顾教授分析,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既是科学研究,也是与资源密切相关的研究。而资源是与商业价值相关的,谁占领先机,谁就占有商业优势。  “商业公司控制基因研究的主流,对所有国家都不是好事。”我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专家

    来源:

    时间:2000-12-21

  • 聚集在一起的受体作用更强

    根据研究者们在美国细胞生物学协会年会上的报告,研究者们正在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小分子上以解决生物学问题。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Jeff Kelly说:“我认为在细胞生物学与化学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协作。”当他指出使用化学物质研究生物学问题还未成为标准时,他认为现在这条途径正在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赞赏。在这样一个以化学为基础的研究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Laura Kiessling证明,通过将多拷贝的单一配体连接起来,她将细胞对外界的反应改变成另一种与单价配体浓度增加时的方式截然不同的形式。因此她认为,这是细胞对外界反应受到受体在细胞表面上的间距影响的一个证据。Kiessling的研究组利

    来源:

    时间:2000-12-21

  • 科学家们呼吁自由地获取基因组数据

    今年六月克林顿总统宣布Crag Venter(左)和Francis Collins(右)共同的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美国一家基因公司的领导,达成了一项让他自己开发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公享这一成果的交易,因而已经激怒了来自公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们。塞莱拉公司的总裁Craig Venter在今年六月同意与公共领域的基因组计划共同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Venter博士现在计划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其工作成果。其他的基因研究者认为这实际上相当于为塞莱拉公司免费做广告,而且开了可能阻碍基因组研究的在研究数据获得方面的先例。批评者指责了该杂志迎合了Venter博士的野心,赋予了其商业工作以学术价值,而后

    来源:

    时间:2000-12-20

  • 研究发现DNA具有防晒的本能

      凤凰网12月18日消息 据报导,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员,首次窥探到去氧核糖核酸(DNA)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太阳有害的紫外线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所损害。  紫外线对DNA有害,因为它可以使到DNA出现突变(mutation),引起癌症和过早的老化(premature aging)。研究员高勒(Bern Kohler)指出:他们发现DNA本身能通过一个自然过程,在少于一兆分之一秒的时间,把从太阳所吸收的紫外线能量转变为热,然后再迅速冷却。这过程的速度是保护程度的主要关键,如果激动的能量保留在DNA愈久,DNA被损

    来源:

    时间:2000-12-20

  • 研究发现人体中的天然蛋白可抗艾滋病毒

        华盛顿当地时间十二月十五日,美国的一个医学研究小组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报告称,他们发现一种新的人体蛋白质,它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这种新发现的人体蛋白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抗艾滋病新药。  据这个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健康医学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Colorado Health Sciences Center)的科研小组称,这个新发现的人体蛋白质叫作“阿尔法-1型抗胰岛素”(alpha-1 antitrypsin),它通常与囊肿性纤维化等疾病伴随出现。这种蛋白质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肌体的正常细胞,从而对艾滋病病毒起到抑制作用。据该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来源:

    时间:2000-12-19

  • 美国《科学》主编谈“基因巨头”牟利风波

      中国青年报北京12月17日电(本报记者原春琳)今天凌晨,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先生通过越洋电话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他希望通过本报向中国读者解释清楚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基因巨头牟利风波”,以及《科学》杂志此举的立场———为了更多的人能看到基因数据。  鲁宾斯坦说,《科学》杂志的商业广告与编辑是完全分开的,编辑根本不知道杂志要刊登什么样的广告。如果单凭广告的多少来决定《科学》杂志刊登的论文内容,那医疗方面的论文肯定是最多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水平高低是取舍的第一标准,而作者的来源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强调与塞莱拉公司的协议没有金钱交易。  “中国国内某些报

    来源:

    时间:2000-12-18

  • 我国科学家坚决反对用基因信息谋商业利益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李斌) 针对美国“基因巨头”塞莱拉公司企图从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谋取利益的做法,我国科学家今天在此间发出声明,坚决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利用人类基因组信息谋求商业利益。  今年6月,塞莱拉公司和人类基因组国际协作组达成协议,同时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相关论文与数据。但塞莱拉公司一直拖延至今,而且最近与《科学》达成一个协议,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数据不公布于公众数据库,而放在塞莱拉公司的网站,数据库的使用是有偿的,如果用该数据作研究获得了成果,还要和公司共同分享利益……等等。  “近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百慕大原则’——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免

    来源:

    时间:2000-12-18

  • 《科学》否认破坏人类基因组信息的免费共享

      12月15日,我国科学家发出声明,坚决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利用人类基因组信息谋求商业利益。针对此事,《科学》杂志中国代表郝炘于12月17日给新浪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称上述报道严重失实,邮件全文如下:  新浪网负责人:  贵网刊登的上述报道严重失实。作为美国《科学》杂志的中国代表,我要求你们刊登《科学》关于它和赛莱拉协议的声明。附上一份非正式的中文翻译。你们也可以建立《科学》中国网站上声明译文的链接:china.sciencemag.org/statement.html  谢谢!郝炘《科学》中国代表  (以下为该网页上的《科学》杂志声明的中文译文:)  由于赛莱拉(Celer

    来源:

    时间:2000-12-18

  • 小鼠beta细胞中FGF信号的衰减导致糖尿病

    FGF(Fibroblast Growth Factor)信号在包括胰腺在内的许多器官的形成、增殖和细胞分化中有重要作用。在昨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上,Alan等人报道了以下实验结果:成熟的小鼠beta细胞中有FGF的受体(FGFRs)1和2,以及FGF1、FGF2、FGF4、FGF5、FGF7和FGF10表达,提示FGF信号系统在beta细胞的分化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小鼠胰腺中表达显性失活形式的FGF受体FGFR1c和FGFR2b以干扰信号通路。结果发现只有小鼠的FGFR1c的信号通路被减弱,同时导致糖尿病、beta细胞的减少、葡萄糖运输蛋白的减少、由于beta细胞中激素原转化

    来源:

    时间:2000-12-15


页次:1503/1518  共30351篇文章  
分页:[<<][1501][1502][1503][1504][1505][1506][1507][1508][1509][15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