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水博:松花江水污染最需要的是讲科学

    看到Biodegradation网友的《也说松花江的污染》一文,很受启发。网友的提醒问题很重要,的确我们处理松花江水污染问题,应该讲究科学。  因为我不是化工方面的专家,不知道网友的说法是否真有道理,所以,对于具体的松花江治污办法不好妄加评论。不过,应该说明的是,我所写的《放水冲刷松花江》文章,是根据目前社会各界普遍的认识和愿望做出的判断。假如大家(包括全国有关化学专家)公认的稀释治污办法,确实就是错的、不科学的,我也应该承认错误。如果大家认为网友的办法只能纸上谈兵,我们解决这类大规模污染只能是想办法把污染水体稀释、并尽快排到海里去,让大自然去治理,那么,国家采取的治理办法和我的文章也就都没有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5-12-09

  • 陶世龙:环保 就得靠科学

    一个时期以来,某些人经常对科学大加诟病。在他们的笔下,今天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上,一些人竟然把科学与环保对立起来,似乎环保等于道德伦理,所以要敬畏自然,而科学是六亲不认,因此讲科学就成了反对环保。归根到底是要科学回到形而下的地位,服从于他们的人文导向,或称为“应当由政治过程来决定 ”。(圆明园问题不仅仅是专业判断问题 2005-6-20 0:04:00[新京报社论])  我看到,从这次吉化爆炸事故的发生,到松花江被污染和危机的化解的过程,正好为澄清这些糊涂观念上了一课。   先看爆炸事故的发生。现已查明,“该事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5-12-07

  • 印尼雨林发现新食肉动物 长得像猫又似狐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透露说,科学家2003年曾两次拍到这种动物,它毛色呈深棕红色,有一条很长的尾巴,体格略大于家猫。野生动物专家和当地人在看过照片后都声称此前未曾见过这种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 新华社/法新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orldWildlifeFund,简称WWF)的一个环境小组5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公布了他们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拍摄到的一种奇怪动物的照片,这种动物的外形看上去像猫、狗和狐狸的“混血儿”。    专家认为,这个人类从未见过的“混血儿”有可能是东南亚地区自19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05-12-07

  • 联合国通过《京都议定书》执行规定

    新华社渥太华11月30日电 (记者杨士龙)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30日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的执行规定。这意味着旨在限制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将开始全面执行。  本次大会主席斯特凡·迪翁在一份新闻公报中称,《京都议定书》缔约方所达成的这一成果将使《京都议定书》得以“全面执行”,这是“历史性的一步”。相关执行规定的通过,标志着《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排放权交易等机制正式启动。  各缔约方接下来将讨论有关违反《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处罚措施,并确定2012年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美国和澳大利亚目前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05-12-07

  • 科学时报:《自然》杂志谈防范化工厂泄漏

    我国吉林和重庆的两家化工厂最近相继发生爆炸,大量有毒的化学物质泄漏进河流和空气中,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和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消除污染?发生爆炸的什么样的化工厂?今后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呢?英国《自然》杂志对此进行了分析。    发生爆炸的两个化工厂都是石油化工厂。石油化工厂从原油中分离和萃取出各种基本化合物,将它们作纯化处理,供工业界使用。    爆炸中有多少有毒物质进入了环境呢?吉林化工厂的爆炸中大约释放了100吨苯,以及包括硝基苯、苯胺和二甲苯在内的化合物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5-12-06

  • 吉化爆炸案:一江苯水的流向(组图)

    生物通综合报道:11月13日下午13点45分,突如其来的一场爆炸声使吉林省吉林市内的一家双苯厂被完全炸毁。这些接连不断的爆炸声过后天空升起了一朵黑褐色的蘑菇云,随后群众发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息。这就是最近引起了广大关注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件。爆炸引起的有毒物质的泄漏造成了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爆炸发生后的10天后,也就是11月23日以松花江为主要应用水源的哈尔滨,开始全市停水,停水时间达 114小时。11月27日,才恢复供水。与哈尔滨同样遭受停水之渴的吉林省松源市,其停水时间持续近10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2-05

  • 先睹为快:科学家预测亿万年后新物种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亿年后和2亿年后,地球环境将发生三次大的变化,甚至有人预测,“那时候,人类已不适宜在地球上居住,一些新的物种将会出现,成为地球的主人”。科学家还根据现有物种的进化规律,综合考虑生物种类、栖息地、气候条件等因素,推测

    来源:环球时报

    时间:2005-12-05

  • 21世纪科技的生态学转向

     科学知识被认为是最客观的知识。现代文明是受科学指导的,是运用科技谋求发展的。但现代文明正呈现出一种严重的悖谬:人们遵循着“最客观的知识”行动,却犯下了空前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即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环境污染、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臭氧层出现漏洞、全球气温上升、物种灭绝,等等。在面对生态危机的同时,我们还面对着核战争的潜在危险,一旦爆发核战争又会立即加剧生态破坏。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科技本身的方法论错误和方向性错误就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最深刻原因之一。现代科技是有片面性和缺陷的,它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现代文明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发展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时间:2005-12-02

  • 野生植物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传统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其战略意义尤为突出,应大力加强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多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银杏、银杉、水杉、珙桐等约1.7万—1.8万种高等植物为我国所特有;拥有人参、甘草、肉苁蓉、杜仲、石斛、红豆杉等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万余种,药用植物1.1万余种;我国又是世界上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农业野生植物1万种,其中大部分为我国独有;同时,也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05-12-01

  • 科大生物质洁净能源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11月22日,中国科大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研制的“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和“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通过了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每小时可处理20千克物料的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依靠热解过程产生的固体和气体副产物的热能作为热解热源,从而有效降低了生物油的生产成本。每小时可处理60至80千克物料的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采用两级炉内循环结构的流化床气化反应器,提高了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的碳转化率、气化强度和床层稳定性。    专家认为,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和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采用两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时间:2005-11-30

  • 吉化事件余波:水污染事件撞击中国“生态风险管理”软肋

    “我国家对生态风险重视还不够,很多事件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就哈尔滨水污染事件,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王如松向记者作了上述表示。     王如松以煤矿矿难为例解释:从统计规律看,开采煤矿总会有死伤发生,这有其必然性。但是,如果管理得好,死伤就能少点儿,管理不好,死伤就会有很多,这就有其必然性。     他说,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但化学合成物质的特性决定了这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的疏漏,在其生产、运输、废弃物弃置和处理过程中,

    来源:科学日报

    时间:2005-11-29

  • 南极地区为何没有熊?公务员考试题解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纬度最高的地方,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却有不同的动物群。北极有令人畏惧的凶猛的北极熊;南极有数量庞大的企鹅家族,南极洲附近海域还游弋着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然而,北极没有企鹅;而南极大陆也没有北极地区常见的现存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北极熊。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与熊类的起源和演化、动物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以及生态学有密切关系。追溯熊类的起源,现代熊的祖先是距今2400――5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的犬熊牗半犬牘。熊类在地球上出现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距今500―100万年的上新世和更新世便很繁盛,足迹几乎遍及全球各角落(南极洲除外)。  动物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资源网

    时间:2005-11-29

  • 国际科学界求证候鸟如何传播禽流感

    据新华社内罗毕11月26日电 (记者章苒)候鸟在迁徙过程中究竟如何传播禽流感病毒,目前在科学界没有定论。国际科学界将为此展开一个为期4个月的研究项目,以帮助有关方面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禽流感预防措施。  据肯尼亚《国民报》26日报道,一项国际行动计划———“湿地物种保护计划”的负责人沃德·哈格梅杰,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说,研究人员将从今年12月起着手一项全球性调查,以弄清候鸟是否如一些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在其迁徙的过程中通过污染水源以及与家禽接触来传播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迄今尚无直接证据说明候鸟如何传播禽流感病毒。  上述全球性调查中被监测的鸟类主要有针尾鸭、红头潜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11-29

  • 人类活动造成海洋噪音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大公报讯】据美联社洛杉矶二十二日消息:据一份新报告,由军队超声波水下探测系统(声纳)、船运和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带来的海洋噪音水平的日益上升,正威胁着靠声音来交配、寻找食物和躲避敌人袭击的海豚和鲸鱼。 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星期一发表的这份报告显示,海洋噪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包括长期的行为改变、失去听力和死亡。 这份报告,是一九九九年一项研究的跟进报告。报告中包括对怀疑是因受到海军声纳系统干扰而搁浅的鲸鱼的验尸报告详情。 科学家对二○○二年九月份在加纳利群岛搁浅的十多头鲸鱼进行检查后发现,鲸鱼脑部和耳部周围都流血,肝脏和肾脏受损。 高级政策顾问和报告主要作者迈克尔.贾斯尼说:「这一系列症状,是

    来源:大公网

    时间:2005-11-23

  •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始采集工作

    按照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的进度要求,最近,由该工程项目指挥部组织项目科技支撑人员,启动了植物种质资源采集工作。    本次采集目标为滇中地区的重要经济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和地区特有植物(“3E”物种),采集队分成两组共8人,一组采集地为路南老圭山、安宁笔架山定点采集;另一组沿易门、峨山、新平、元江、江川沿线采集。经过采集队员的努力,两个组均顺利完成了预先制定的采集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据初步鉴定统计,共采集到分属30多个科的50多种滇中地区重要经济植物和地区特有植物的种子。 &nbs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05-11-22

  • 漓江鱼种面临灭绝之灾 仅存十余种

    一段时间以来,桂林漓江河段电、炸、毒鱼活动极为猖獗,加之沿岸一些捕鱼者灭绝性的捕鱼方式,对漓江许多鱼种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以前在漓江里常见的红眼鱼、青鱼、甲鱼等鱼种,现在很少见到了。漓江里的鱼种由过去140多种到现在仅存十余种。有关专家呼吁,如果现在不对漓江进行综合整治,那么以后漓江鱼很可能会有灭绝的一天,漓江会变成没有鱼类的“死江”。  一位常年在漓江边打鱼的渔民痛心地说,电、炸、毒这种残忍的手段,对许多鱼种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电鱼不仅将电流波及到大大小小的鱼儿,将鱼直接电死电伤,而且将已产下的鱼卵也全部破坏。即使遭受电流袭击的鱼儿当时没有死亡,逃脱了捕捞,但它们的生殖系统一般会遭到毁灭性的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05-11-18

  • 中国科大教授称我国30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

    新华网兰州11月13日电(记者赖安林)国内科研人员利用我国385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序列分析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降水量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新疆地区是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地区;华中——华北地区的降水则存在明显的减少趋势。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全国平均降水量在上世纪70年代减少到极小值点后到目前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西北的新疆和祁连山地区、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及华东6个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无论在范围和强度上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5-11-16

  • 湿地:候鸟迁徙地 我监测禽流感进行时

    我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位置,迁徙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全球百分之二十以上  国家林业局:监测防控候鸟疫源疫病  强化对候鸟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切实做到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控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日报制,及时报告监测情况;全面加强对鸟类等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制止非法猎捕、经营、运输、走私野生鸟类的行为……国家林业局近日部署了加强候鸟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副局长雷加富要求各地近期全面检查本区域候鸟保护管理情况;制止捕杀候鸟等违法行为,切断鸟类等野生动物进入市场的非法渠道;对问题多发领域和区域要组织开展打击滥捕乱猎和非法经营的专项执法行动。  据介绍,鸟类和流行病学专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5-11-15

  • 专家说要科学防控禽流感不要驱赶候鸟

     北京11月10日电 就像人们把非典疫情的责任推到果子狸身上一样,现在,人们开始把禽流感疫情的责任往迁徙的候鸟身上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驱赶候鸟,不让它们降落的情况。在今天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目前禽流感疫情的原因尚不清楚,把造成禽流感疫情的责任完全推到候鸟身上的证据尚不充足。他们认为,对禽流感要理性对待、科学防控。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从近几年来高致病新禽流感在世界各国发生情况分析,鸟类和流行病学家认为,候鸟也是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潜在媒介之一。我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位置,迁徙候鸟的种类和数量约占世界的20%%和25%%左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11-11

  • 欧盟赠款3000万欧元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昨天在北京举行。根据协议,欧盟将向中国提供总额为3000万欧元的赠款用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据介绍,这是中国首次与欧盟签署保护生物多样性合作文件。这个项目为期5年,旨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有效的项目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   欧盟环境委员迪马斯表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全球意义上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约拥有全球物种种数的10%。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7日在北京举行。根据协议,欧盟将向中国提供

    来源:国家环保总局

    时间:2005-11-10


页次:67/84  共1676篇文章  
分页:[<<][61][62][63][64][65][66][67][68][69][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