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卡内基研究所破译植物细胞膜密码

     卡内基研究所植物生物学系的研究者开发出一种高通量技术,以确定载有传感器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控制养分和水分吸收、毒素分泌和与环境和邻近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和发育。这是基于一个细胞内部的细胞膜机制----细胞膜蛋白结合将会引发细胞膜内部的级联反应。   使用配对蛋白互补试验或泛素剪切系统,科学家将候选蛋白融合到泛素蛋白的一半结构域。这种融合蛋白与携带其他候选蛋白的泛素蛋白的另一半结构域结合,将释放控制基因进入细胞核的转录因子。这种成功互作提醒了研究人员,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蛋白结合事件。

    来源: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周报

    时间:2010-05-04

  • 科技随笔:基因并不决定一切

    英国《自然》杂志是一本刊登科学论文的学术刊物。4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的封面是两名女性的剪影,一人站着而另一人坐在轮椅上。封面论文讲的是这对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姐妹不同的生命故事:她们一人罹患多发性硬化症,而另一人完全健康。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基因并不决定一切。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赛尔吉奥·巴兰兹尼说,虽然这对双胞胎的基因组相同,但由于后天不同的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了两人完全不同的结果。 近年,全球基因科学发展迅速,但公众对于基因的认识有走向偏颇的势头。此次研究,恰好是对这种偏颇敲响了警钟。 今年是首个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十周年。十年来,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5-04

  • 两篇高被引论文因数据不可靠遭撤回

    发表于PNAS和《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被引190次和27次  近日,经惠氏制药公司调查,其旗下曾聘用的研究人员Boris Cheskis关于雌激素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数据“不可靠”,就此撤回其已发表的一篇高引用率的论文。 激素受体的主要作用是与天然或药物配体结合后传导信号,以调控靶基因转录。但是一旦配体与受体结合,就会有许多基因转录以外的分子效应快速产生,使得激素受体具有多种下游效应传递途径。研究人员曾发现,孕酮激素受体能直接结合激酶c-Src,以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 2002年,Cheskis与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论文中报告,雌激素受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0-05-04

  • Nature封面:一样的基因,不一样的生命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国家基因组资源中心NCGR,Illumina Inc.,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公布了一对女性双胞胎的基因组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对于解释遗传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昨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NCGR的主席Stephen F Kingsmore博士,这位科学家不仅具有医学和基础研究的背景,而且也具有生物技术产业担任领导者的丰富经验,他曾担任过Molecular Staging公司首席运营和CuraGen公司官研究副主席,另外他也定位克隆5个疾病基因,发表了90多篇同行审查的研究论文。多(双)胞胎的研究分析进行已久,比如近期Sc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4-30

  • 美国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访美生活随记

    石云的博客   在中科院王宽城访问学者项目的支持下,我有幸来到Penn state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进行短期的访问学习,Penn state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在美国高校中排名很靠前,实力不菲,这样一个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研究机构,每年吸引了大量的研究人员,来这里开展或短期或长期的科研工作,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来到这里,不仅带来了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工作方法、生活习惯等等,可以说人员流动性,复杂性恐怕要远高于国内的研究院所。而研究的内容也涉及了各种材料,其化学物理性能各种各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实验室和科研工作安全的正常的运转?他们的一些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0-04-30

  • 人生与事业:目标与过程的平衡. II

     鲁白的博客   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过程。再次提到普林斯顿校长雪莉•蒂尔曼,她在讲怎么样培养乐观精神实现目标时,讲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已经明确的了解了你想要做什么,那么对你来说普林斯顿可能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这句话让我感慨良久。我在普林斯顿访问的时候,看到一群中国新生的家长,他们第一次来, 就问普林斯顿的领导,你们怎么做可以使我的孩子毕业后上哈佛医学院,上斯坦福法律学院,或者上麻省理工商学院,学校领导反反复复跟那些家长们说,孩子刚刚进大学,你要给他们灌输的不是怎样出大学,而是怎么过好这四年,大学四年是人生很重要的经历,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0-04-30

  • 卫生部:目前尘肺病仍是中国最严重职业病

    卫生部4月28日发布2009年职业病防治工作和2010年重点工作情况通报。通报显示,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其中尘肺病新增14,495例,死亡748例,目前尘肺病仍是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其中,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在14,495例尘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0-04-30

  • PLoS Med:非典事件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生物通报道:来自悉尼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分析了非典事件,提出SARS流行是不是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外交的一个分水岭?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Med》杂志上,是这一杂志全球健康外交事件系列文章中的第三篇。这篇文章由自悉尼科技大学的Lai-Ha Chan和北京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的案例研究,他们提出SARS流行暴露出了中国的公共卫生监视体系的基础性的缺点,而且它迫使中国认识到了公共卫生并不是一个可以从外交政策担忧中隔离出来的国内问题。2003年恐怕最让人难忘的一个词就是SARS了。当年那场席卷世界的瘟疫,也敲响了动物传染人疾病的警钟。虽然那场瘟疫似乎已经风平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4-29

  • 《自然》: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一周年记

    甲流还没有结束,但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未来对付流行病的经验  2009年四月,出现于墨西哥和美国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盛行,引起一片恐慌,因为全世界的人们对这种新型病毒几乎没有免疫力。接下来的短短几周之内,甲流病毒就迅速地蔓延到了全世界,使得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6月11日紧急宣布,全球进入40多年来首次流感大流行。《自然》杂志总结了H1N1病毒大流行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以帮助科学家和卫生机构更好地处理未来的流感大流行。 1. 到目前为止,甲型流感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2009年大流行的甲流并没有如1918年的流感那般引起大量人员死亡。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0-04-29

  • 研究发现引起灼痛关键物质 有助于开发新止痛药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引起灼痛的关键物质是一种脂肪酸。这一发现有助于发明更安全的止痛药。    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临床检查杂志》上。    “灼痛传导器”    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有一种类似辣椒素的基本脂肪酸,当人体局部产生灼热时,这种脂肪酸会激活疼痛细胞上的TRPV1蛋白质分子。TRPV1分子就像神经细胞上的“疼痛之锁”,一打开这把锁人体就能感觉到疼痛。通常人体局部体温超过43度时就会产生痛感。    路透社26日援引研究带头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卫生科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4-29

  • 英国科学家尝试用非抗生素类药物治疗霍乱

     致命的霍乱是否可以被诱骗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呢?目前,这正是科学家想要努力达成的目标。    霍乱是最具致命性的疾病之一。它由霍乱弧菌引起,通过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导致人体发病。霍乱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在重大灾难后,污水和饮用水发生混合的时候,例如在发生洪水、海啸和地震之后。由于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很短——仅为2小时到5天,因此霍乱病例的数量往往会快速上升。仅2010年,在津巴布韦已经有大约10万人感染了霍乱病菌,而从2008年8月开始,该国已经有4300人死于霍乱;2009年8月,在尼泊尔有近300人死于霍乱暴发。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4-29

  • 英科学家发现:病毒利用微RNA对人体实施攻击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些病毒会利用微RNA(MicroRNA)抑制人体免疫反应的机会,来实施攻击,导致感染甚至癌症的发生。这一发现使微RNA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有助于找到防治癌症的新疗法。  微RNA多见于人体中不产生蛋白质的基因组——即所谓的“垃圾DNA”中,是一种极小的非编码RNA,通常会抑制基因的表达。据估计,人体内有三分之一的基因会受到微RNA调控。有科学家认为,微RNA会对人体先天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但一直没能证实这种调节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也无法认定这会与病毒感染有关。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微RNA会为保持其对基因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0-04-29

  • 中国不再明确禁止外国艾滋病人入境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对禁止外国人入境的情形作出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将第七条第(四)项由“患有精神病和麻疯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修改为:“患有严重精神病、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作为外国人不准入境的情形之一。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将第九十九条由“卫生检疫机关应当阻止所发现的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精神病、开放性肺结核的外国人入境。”修改为:“卫生检疫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0-04-29

  • 周俊院士认为中医药基础理论应与时俱进

    一般认为成书于西汉中期的《黄帝内经》是保留至今最早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药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发展,但也有保守性,与时俱进不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俊院士的一篇论文对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阴阳是能描述人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标志和属性,可以保留,但“金、木、水、火、土”现已不能用来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和健康状况,应予废除。周俊建议将“脑”列入五脏之首成为六脏(脑、心、肝、脾、肺、肾),并建议将五脏中“心”、“肝”、“肾”的一部分功能移入“脑”中,六腑中“三焦”可以不列入六腑,五脏六腑即成为六脏五腑。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四诊(望、闻、问、切)”,西医的各种现代仪器诊断更为先进,中西医均可以用,诊断不分中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10-04-29

  • 最新Nature文章说说iPS的缺陷

    生物通报道:来自哈佛干细胞研究院,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在分化发育方面的能力不及胚胎干细胞,研究人员还找出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5日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哈佛大学的Konrad Hochedlinger博士,这位著名的iPS研究人员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领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比如他曾培育出没有永久性基因损害的iPS,而这种以往的基因损害与人们的设计有关。这一发现代表了人们在未来临床上应用iPS细胞迈出了重大的一步。iPS技术利用不会自身被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的病毒,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绕过了使得以往iP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4-28

  • Nature头条:解析哺乳动物如何镇痛

    生物通报道:来自德国多特蒙德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哺乳动物可能通过类似于植物生物合成吗啡的生物化学路径而在体内天然制造吗啡。这有助于确定吗啡和类似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这可能帮助疼痛和药物依赖性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疼痛(pain)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吗啡被认为是一种最安全的止疼药,吗啡的麻醉、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任何一种化合物无法比拟的。它的镇痛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期癌变的剧痛,一次给药镇痛时间可达4-5小时,并且镇痛时能保持意识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此外还有明显的镇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4-28

  • 最小最轻的微型显微镜问世 将远程医疗推进一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最轻的微型显微镜。该新型无透镜成像技术被认为不仅削减了与医疗照顾相关的成本,还将给资源条件有限的地区提供快捷、廉价的医学诊断,也将远程医疗向前推进了一步。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子工程副教授艾多安·奥兹坎使用了一种“基于侧影成像的无透镜超宽视野单元监测阵列平台”(LUCAS)的成像技术。LUCAS的特点是,摒弃放大物体所用的透镜,通过采用发光二极管照亮物体及数字传感阵列来捕捉影像,从而产生微粒或细胞的全息图像。分析样本经由一个小芯片载入,芯片内装有用以监测健康状况的唾液或血液涂片。在使用血液涂片时,该显微镜能准确鉴别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0-04-28

  • 疫苗接种异常增多引关注 了解禁忌症接种才安全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    近来,由接种疫苗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尽管事件的调查结果都基本排除病例与疫苗接种的因果关系,但每一次事件的出现,都会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的质疑,但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的扩大,不断增多的疫苗事件对国家免疫规划的顺利推进提出了挑战。    那疫苗为何会有副反应?该不该种?怎样种才安全?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这是在人群中建立某种免疫屏障要付出的代价    将新闻进行到底    尽管“山西疫苗事件”已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0-04-28

  • 饶毅:“小偷”教授--盗已无道

    有些教授,没有了脊梁;  有些教授,没有了自信;  有些教授,没有了道德;  有些教授,没有了良心。  曾几何时,教授很受尊重。  不过现在,仅为职业之一。  做教授的五花八门,各种都有。 其中,也有做小偷的。 碰到小偷型教授,其他教授如何反应?   我有两位朋友,还在海外。其中一位正在回国过渡期中,却成为国内两个单位小偷教授的作案对象。他很生气,告诉另外一位朋友,我从而也得知。我省去姓名、地址和其他可以猜想当事人和单位的信息,作为对此种现象的一般性批评,写了一篇博文,请他们先过目。  结果,两位朋友,不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0-04-28

  • 自私DNA:自然界最丰富基因 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自然界中的基因有千万种,哪类基因最为常见和最为丰富?由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圣迭戈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对大量基因组进行成功解码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有“自私DNA(脱氧核糖核酸)”之称的转座子。转座子基因的丰度和广度表明,它们在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座子因其独特的行为在科学界获得了诸多“名号”。目前仅知的功能就是到处传播自己,故有人昵称其“自私基因”;根据转座子可在生物体内或生物体之间移动,并产生不断变化的遗传物质的特性,也有人将其叫做“跳跃基因”。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研究员米亚·布赖特巴特称,转座子还有个称呼叫“剪贴基因”,它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0-04-28


页次:2096/2935  共58691篇文章  
分页:[<<][2091][2092][2093][2094][2095][2096][2097][2098][2099][21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