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胚胎干细胞能转化成发光的红细胞

    莫那什大学的干细胞科学家修饰了一种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株,当该干细胞转变成血细胞时能够发出红色荧光。 这种修饰的hESC细胞株ErythRED代表了变异最终结果发生的关键步骤。这项研究是由Andrew  Elefanty和Ed  Stanley教授主持的,该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25日的《Nature  Methods》上。 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追踪胚胎干细胞到红细胞的分化。同时hESCs具有转变成机体任何一种细胞的潜能,因此它就可以转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比如红细胞。在ErythRED胚胎干细胞生长过程中,当血红蛋白基因打开时会发出红色荧光。 科研人员表示,这项

    来源:生命经纬

    时间:2009-12-03

  • 糖尿病相关失明的新分子机制

    俄克拉荷马州的研究人员表示,Wnt信号通路在视网膜病变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这项研究结果发布在2009年12月的《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 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会破坏眼睛的视网膜。而视网膜病变则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但其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研究人员对Wnt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进行了证实,该通路能够在大量的病理条件下被激活。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类患者和老鼠中,Chen等人检测了视网膜的表达和Wnt信号通路的活性。他们发现在患者中存在着高的视网膜表达以及Wnt信号分子活性。 此外,

    来源:生命经纬

    时间:2009-12-03

  • 人类生物钟依赖一种小分子

     我们的生物系统是如何知道一天24小时应该做什么?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小分子在操控这一秘密。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体一样拥有24小时的生理节奏。这一节奏产生自位于大脑的内部时钟,并调节着许多身体功能,包括睡眠-觉醒周期和饮食。尽管生理节奏存在的证据确凿,并且已经研究了150多年,但直到现在这些节奏产生的机制才被揭开。     希伯来大学亚历山大•西尔伯曼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小分子miRNA是生物钟的中心要素。这一发现对睡眠剥夺和其他一些与每天生活周期相关的疾病有广泛的治疗用途。睡眠-觉醒周期这一更具代表性的生理时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时间:2009-12-03

  • 小鼠植入癌疫苗能消除肿瘤

     科学家最近在《移植医学》杂志上报道说,通过精心工程改造的指甲大小癌症疫苗植入体首次成功地消除了哺乳动物的肿瘤。哈佛大学生物工程人员和免疫学家开创的这一新方法是将含有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塑料碟片植入到哺乳动物的皮下,通过对动物的免疫系统进行重新调整来抗击肿瘤。文章描述说,利用这种植入体消除了小鼠的黑色素瘤。     “这项研究证明了将工程学应用到免疫学中的良好效果。”哈佛大学工程学院的大卫J·穆尼说。“通过工程学与免疫学的结合,我们向有效癌症疫苗的研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大多数癌症细胞很容易避开免疫系统对外来体的识别和攻击。穆尼小组研究的这种方法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时间:2009-12-03

  • 权威医学期刊:80后仅4%有甲流抵抗力

    生物通报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1月12日)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了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甲流的抵抗力,Cross-Reactive Antibody Responses to the 2009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irus。 该报告由来自NIH、NIH旗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密歇根大学等多所机构。 科学家们对几百位不同年龄的自愿者进行了甲流疫苗抗体检测试验。 科学家据检测结果发现,来自1950年前出生的人们的样本的34%(39/115)拥有对该流感的免疫力,相比之下1980年后出生的人只有4%(4/107)。1950年前出生的人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02

  • 《Science》撤回被引92次分子生物学paper

    生物通报道,据Science最新消息,一篇2004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性文章因实验结果无法重复且找不到当年的实验记录本而被撤回,据悉,这篇文章是一篇引用率颇高的文章,文章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问题,描述了一种将糖基加上蛋白上的新方式。 没有参与该文的马里兰大学医学系生物化学家Lai-Xi Wang教授表示,2004年发表的这篇Science文章为糖蛋白研究解决了巨大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研究项目。可惜的是,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实验却无法重复。 蛋白糖基化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人类70%的蛋白都有这种修饰作用。 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02

  • 专访哈佛教授 HIV疫苗前景五问

    生物通报道,12月1日正值世界艾滋病日。哈佛大学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Norman Letvin教授近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近期泰国HIV疫苗实验的文章Moving Forward in HIV Vaccine Development,泰国的艾滋病疫苗似乎是多年来唯一一次带来正面消息的艾滋疫苗试验,这究竟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永夜前的光明。The Scientist采访了Norman Letvin教授。 The Scientist:这次的艾滋病疫苗试验对艾滋病疫苗研究界有什么的影响? Norman Letvin:艾滋病疫苗试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02

  • 中国艾滋病沉寂三年暴发 可能向普通人群蔓延

     “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中国男同性恋者中的艾滋病将蔓延至妇女人群和异性恋人群”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一场新的防艾大战即将打响。  本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显示:性传播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同性性行为所引起的艾滋病传播已经占到传播总数的32.5%。  事实上,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三年内,中国男同性恋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比例快速增加,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同性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出现了暴发式增长。”  对于这一现象,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也公开表示:“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时间:2009-12-02

  • 名校导师遭遇学生荒 部分博导只能招半个学生

    眼下正是研究生紧急备考的日子。渴望考取清华、北大这些著名高校研究生的考生可能想不到,这些名校的一些导师已经连续多年遭遇“学生荒”。并非学校没有师资,也不是没有学生报考,只是现行学校招生的限额制度使部分导师无法招生。 博导一年的招生名额半个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今年的导师招生限额已经下达,部分博士生导师分配到的招生名额是0.5人。这意味着,这名博导要和其他导师合招一个学生,或者攒下今年的名额与来年的0.5个凑成一个。而类似情形在清华大学一些理科专业同样存在。 导师遭遇“学生荒”并非清华的个例,人民大学同样对研究生导师招生名额实行限额管理,规定每个硕士生导师每年只招收一名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09-12-02

  • 学术团队建设―拒绝“超级明星”

     王进的博客  一个研究生不可能完美,但一个学术团队却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组合而达至完美。学术团队内的每个角色都是优点和缺点相伴相生。团队成员尊重彼此的价值判断基准,欣赏对方的立场尤为重要。优秀的学术团队往往不需要超级巨星。很多人就是因为过于优秀而难以卓越。正如四条腿的动物有时也会跌跤,学问多、能力强的人有时也会弄错。“如果除了最好的鸟儿,其他的鸟儿都不唱歌的话,树林将是一片寂静。”导师过于看重学术团队中“明星学员”对团队的贡献,既会在团队内部形成处事不公的不良氛围,又将团队建设置于“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险境地。导师应充分尊重角色差异,发挥个性特征,给不同的研究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9-12-02

  • 科学家掌握线虫“瘫痪开关”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恐怖博士真的拥有一个能够发射“冻结射线”的设备,他便有可能使用紫外线轰击地球并使其停止旋转。在将光敏化学物质注入透明微小蠕虫——线虫体内之后,英属哥伦比亚西蒙·菲沙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将其暴露在紫外线环境之下,便可让这些微小生物陷入瘫痪状态。    注入线虫体内的化学物质被称之为dithienylethene。由于紫外线改变这种化学物质的结构,线虫便陷入瘫痪之中。研究报告联合执笔人尼尔·布兰达表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这种正常情况下透明的化学物质会变成蓝色,同时关闭线虫的新陈代谢之门。研究报告称,如果再接受可见光照射,线虫又恢复正常状态

    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时间:2009-12-02

  • 为何“下雪不冷化雪冷”

    吕喆的博客 这篇博文其实是我去年对侯吉旋的博文“下雪的时候比较冷,还是化雪的时候比较冷?”(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288)的评论,后来经过稍事修改后发在我的新浪网博客上,现转回我自己的科学网博客。       仅就这个问题而言,其实“标准”答案没有错误,但仅用凝华放热和升华吸热来解释却远远达不到“标准”水平。“下雪不冷化雪冷”是经历过这种天气过程的人的整体感受,是直观感性的结论,这种结论本身通常不会错,因为我们所说的冷热就是人体的感觉,无论有无温度测量数据,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9-12-02

  • 美国将采用胚胎干细胞疗法治疗罕见眼病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少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罕见且常规疗法无法治愈的眼病,在患病少儿步入成年时会导致失明。不过,患此病的病人有望成为世界上首批从一种胚胎干细胞疗法获益的人。 少年性黄斑变性,于1990年由斯特格(stargardt)首先报道,因此又名斯特格病,是一种原发于视网膜上皮层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预计斯特格病胚胎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将于明年春天展开。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dvanced Cell Technology)已经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出申请,要求批准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如果申请被批准的话,试验中的12名病人将成为世界上首批接受胚胎干细胞疗法的人。 虽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9-12-02

  • 纳米级铁镍合金磁盘可杀死癌细胞

       英国《自然-材料学》杂志29日在其网站上刊载研究报告指出,由磁性铁镍合金制成的纳米级磁盘可有效杀死癌细胞。           来自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所的埃琳娜·罗兹科娃和同事利用铁镍合金制成超微、超薄的纳米级磁盘,其中所有的原子磁化形成一个平面“磁涡旋”。当引入一个交互磁场时,该纳米磁盘会发生振动。实验室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在几十赫兹的低水平时,经过10分钟,就足以破坏90%癌细胞的细胞膜,使大部分癌细胞死亡。      &nbs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12-02

  • 《科学》社论:莫让创新科学被模仿科学所取代

    国家应该加大对年轻科学家创新的扶持力度 11月2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其总编辑Bruce Alberts撰写的社论——《论创新激励》(On Incentives for Innovation),称国家应该加大对年轻科学家创新的扶持力度。 社论说,科学要兴旺繁荣,关键在于科学界要鼓励年轻科学家的大胆想法和创新精神。在我自己的科学领域内,美国能作出更多努力来支持这一重要的目标。美国的生物医学是一项重要的大型科研事业,目前吸纳了10万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参与。在这些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会继续走下去,成为学术界的独立研究人员。假设相关的体制运转良好,这些人就该是最具才能和对科研最感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9-12-02

  • 加新型艾滋病疗法首次临床试验获得成功

     本报讯据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网站报道,该中心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艾滋病治疗方法首次临床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研究人员称,该疗法可能比目前流行的鸡尾酒疗法更有效,前景光明。   报道称,该疗法由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研究所J-P·鲁迪博士和蒙特利尔大学R·赛卡莱博士共同开发,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其可针对不同病人量身定制,通过注射疫苗,“引导”免疫系统对抗艾滋病感染者体内的特定艾滋病病毒。在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该疗法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结合使用,效果良好,其结果公布在最近的《临床免疫学》杂志上。第二阶段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加拿大8个不同地点进行,其主要目标是检测该疗法自身的有效性。  新疗法使用树突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9-12-02

  • 中山大学医学系在读博士生抱爱犬跳楼身亡

    事发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活力粤港小区,疑因学业感情受挫 “汪汪汪———”伴随着一阵凄厉的狗吠,11月27日中午12时许,中山大学一名在读博士生抱着爱犬跳楼身亡。 由于当时正值中午做饭时间,小区不少人都看到了男子和宠物狗砸落在草坪上的那一幕。据保安介绍,男子和狗从13栋7楼阳台掉落后,男子尚有气息,宠物狗也活着。当天12时30分左右,该男子被送到沙田医院后不久便宣告死亡。宠物狗还活着,被死者朋友带走。 死者名叫李海深,27岁,来自湖北,周末经常到该小区住上几天。 保安说:“死者看上去比较成熟,像三十几岁的人,平常都是走路进出小区,养了一条有半个人高的白色宠物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09-12-02

  • 董晨Science后发Immunity文章 解析肿瘤免疫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免疫学系的科学家董晨教授今年8月曾在Science在线版上发表了辅助T细胞发育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近期他的研究小组再度取得新进展,这次他们发现辅助T细胞17对肿瘤免疫具有重要的活性,相关成果文章T Helper 17 Cells Promote Cytotoxic T Cell Activation in Tumor Immunity发表在权威期刊,《Immunity》上。 文章通讯作者是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免疫系的董晨教授,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赴美留学时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Max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01

  • 《Nature》细胞毒性T细胞不为人知的新特征

    生物通报道,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免疫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一个新特征,相关成果文章CD8+ T lymphocyte mobilization to virus-infected tissue requires CD4+ T-cell help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杂志上。 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CTL),是T淋巴细胞群中部分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在机体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住抗病毒、抗细胞内细菌和抗肿瘤细胞中作用尤为突出。 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通过TCRαβ识别靶细胞特异性抗原:MHC I类分子复合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01

  • 宾州大学教授解析细胞三维成像

    生物通报道: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细胞化学成分立体成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对这些不能携带大分子碎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三维成像不是件容易的事,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质谱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章发表在Anal Chem(80:7921–9)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化学分析教授Nicholas Winograd,其曾被授予“Evan Pugh Professor”最高荣誉教授,在SIMS实验方面具有丰厚的经验,曾利用高能C60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发现了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获得巨噬细胞和星型细胞的细胞特征和分析物的分布情况的方法。质谱成像技术能将基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01


页次:2167/2947  共58925篇文章  
分页:[<<][2161][2162][2163][2164][2165][2166][2167][2168][2169][21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