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曹雪涛院士《Blood》最新文章发表免疫新进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6

  • 北大特聘教授邓宏魁干细胞文章登PLoS On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6

  • 08年终盘点:清华发表的学术论文数(上)

    编者按,年终岁末,上至国家下至企业个人都开始算算一年来的收获或是成果。今天生物通要盘点的是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不用多说,学术能力最直观的评价手段就是看看有多少学术论文,当然,论文不能代表全部的成果,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研究活跃程度和出成果的速度。 说起清华大学,不得不提及一下今年的热门人物,清华引进的科技人才:施一公,施教授回国不到一年,在学术上坚持高产,今年也发表了不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一篇Nature,一篇Cell,可惜这两篇都是以普林斯顿大学的名义发表的,唯有一篇在Cell子刊Molecular Cell上发表的文章挂了清华的名。 施一公杰青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6

  • 膀胱癌特异性溶解腺病毒基因靶向治疗开发研究

      兰大二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志平教授主持的《膀胱癌特异性溶解腺病毒基因靶向治疗开发研究》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立项支持。是我省首个临床医学国家863主持课题,实现了我校医学学科的历史性突破,也标志着我校临床医学尤其是泌尿外科的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     该课题拟就膀胱肿瘤的基因治疗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全世界每年约有30多万人罹患膀胱癌,而我国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泌尿系统中处于首位。膀胱肿瘤患者数量巨大,复发率高,治疗困难,费用昂贵,造成社会和家庭巨大经济负担。我院泌尿外科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研究,特别是在膀胱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积累了

    来源:每日甘肃网

    时间:2008-12-26

  • 院企合作 阻击肝癌

     上月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内的二十多国内知名专家齐聚上海,参加“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课题”中利卡汀预防术后转移和复发的专题研究启动会。专家相信,这一研究的顺利开展及成果的取得将有可能显著延长肝癌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这毫无疑问是我国广大肝癌患者的福音,而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的深入合作。           联合研发           

    来源:当代医学

    时间:2008-12-26

  • 我国首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分子影像医疗器械金融海啸中面世

    检测技术国内唯一国际领先   长久以来触动国内医药研发人员伤痛的是,中国不曾拥有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分子影像医疗器械,在分子影像这一新兴领域中更是一片空白。据了解,目前我国医院和科研院所用于临床和研究的医学影像设备尤其是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基本依赖进口。   为了突破这一制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从2003年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带领中科院近50名硕士及博士团队开始从事“医学影像与分子影像”的研究与开发。2006年,科技部批准“分子影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纳入国家973计划项目,由田捷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到目前为止,这一项目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令人欣喜的

    来源:南方网

    时间:2008-12-26

  • 盘点08中国生命科学优秀论文

    生物通编者按:生命科学领域中,科技人物推动着生命科学发展的巨轮在滚动,在2008这个不平凡的年度里,科技人物的沉浮就是一部活的生命科学发展史,有哪些科学家曾深深触动你,有哪些人物是您眼中的风云人物?时近岁末,让我们从科学家的角度,触摸生命科学领域的灵魂,感受生命科学领域的变迁,生物通岁末为您推出2008年度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2008。诚邀您共同参与!2008年国内生命科学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世界级别,引起同领域研究人员极大关注的研究成果,比较这些成果的标准不一,衡量所谓“优秀论文”的标准也有很多,这里的盘点仅以论文发表,获得同行评审认可为主。一级刊物:《Cel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5

  • 最年轻院士Nature中国亮点文章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院长,2001年当选院士的最年轻院士李家洋教授近期在Plant Cell发表文章,被新一期的Nature China列为Highlights。该文章解析了水稻在储存过程中大米褪色的因素。 估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大米在家中储存久了后会逐渐失去表面的光泽,这样的大米会被人们称为:陈米。陈米,外表失去美感,一般在市场上也卖不出好价钱,消费者更青睐新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呢,这个现象背后的遗传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李家洋院士发表在Plant Cell的一篇文章也许能解开这个疑惑。 据介绍,亚洲稻米(Asian ri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5

  • 韩世辉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在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发表Letter文章。 文章标题:Culture-sensitive neural substrates of human cognition: a transcultural neuroimaging approach。主要解析文化对思想体系以及神经科学方面的影响。 据介绍,我们的大脑和思想体系由特殊的个人经历塑造形成,个人的经历主要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文化中。尽管心理学家们提供多种理由证实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受文化的影响,但是究竟文化如何影响我们脑部

    来源:Nature

    时间:2008-12-25

  • 中科院女博导抗癌研究登国际刊物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消息,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利华公司,澳大利亚Garvan医学研究学院(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碳酸钙纳米晶自组装体的形成机理和组装过程,这种纳米晶自组装体可作抗癌药载体,增加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而且可以选择性地在癌组织释放药物,并且具有明显的细胞核聚集和入侵效应,从而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参与研究的中方人员包括马光辉等,马光辉博士毕业于日本群马大学高分子工学科,曾获日本文部省海外派遣资助,赴美国Lehigh大学和New H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5

  • 复旦Cancer发文揭示肺癌易感成因

    中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在《癌症》期刊撰文指出,两种基因的变异可能是导致中国人更易罹患肺癌的原因。 研究人员此前认为,ABCB1和ABCC1两种基因的作用是去除肺部的致癌物质,防止吸入毒素导致肺癌。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中国东南部500名肺癌患者和517名未患肺癌者的基因,并在声明中写道:“某些基因变异在肺癌患者身上发生的概率比未患癌症者身上大得多。” 在肺癌患者中,31%的人ABCB1基因发生某种变异,27%的人ABCC1基因发生变异。而非癌症患者中,这两种基因发生变异的概率则分别只有15%和12%。 研究人员称:“ABCB1的变异尤其会使女性和60岁以下人群罹患癌症的几率升高。它还与一种常

    来源:路透

    时间:2008-12-25

  • 华中农大培育绿色超级稻

    张启发在揭牌仪式上介绍培育绿色超级稻的战略构想。        “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没有雨水照样活,我们要种的就是这样—种‘超级稻’。”昨日,我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华中农业大学揭牌,中科院院士、水稻专家张启发担任该中心首席科学家。他预言,10年左右,这种绿色超级稻将问世。         张启发说,具备不打药、少施肥、能抗旱三重特性的绿色超级稻,不啻“第二次绿色革命”。水稻高秆变矮秆、杂交等,实现粮食大增产,大幅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08-12-25

  • 国际上首例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在昆明植物研究所诞生

    植物无论是一粒种子还是一棵参天大树,都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生态环境,种类和丰度不同的微生物栖息其中;无论是生活在植物体表还是组织内部,也无论它们与宿主植物的关系如何,这些微生物可以统称为植物共生菌(Plant  microbiota)。对于目前尚未成功培养的微生物包括为数众多的植物共生菌,运用宏基因组(metagenome)的研究策略发掘其基因资源,可为医药和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带来创新成果。 与宿主植物相比,共生菌的基因组和生物量非常微小。因此,构建植物共生菌宏基因组文库必须首先突破共生菌富集的技术瓶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曾英研究员带领焦军影、王浩鑫等研究生,经过三年多的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08-12-25

  • Cell:中国科学家三文章剑指三种遗传致病基因

    生物通报道,近期Cell旗下的子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在最新的一期中(12月12日)同时发布三篇来自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性文章。该三篇文章关注遗传疾病,通过基因组筛选方法研究得出三种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 第一篇是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杨铁林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Genome-wide copy number variation study identified a susceptibility gene UGT2B17 for osteoporosis。 杨铁林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遗传学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4

  • 863项目连发两篇《Cell》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消息,柴继杰实验室与中国农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单位合作,连续在《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报道了CPAF在三种状态下的晶体结构,以及Salmonella typhimurium毒性蛋白SifA和人源SKIP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柴继杰博士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学及药学应用中的重要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这两篇文章得到了科技部863和北京市科委的资助。 第一篇文章题为 “Structural Basis for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4

  • 杰青《Genome Biol.》发mRNA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健康所的消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mRNA间调控网络方面取得了研究新成果,提出了一种RNA间新的相互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孔祥银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后赴Max-Planck分子遗传学研究所访问,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八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等。细胞的不同蛋白分子之间会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近年来,细胞内不同RNA分子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过去的研究表明长的反义转录本会影响基因的转录与翻译,但是长反义转录本在细胞的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4

  • 研究人员发现调节辅助细胞平衡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都有明显影响的两种辅助细胞之间的平衡,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该项研究成果为早期防治冠心病提供关键靶点。       该项研究由武汉协和医院程翔副教授、廖玉华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负责完成。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辅助性细胞Th1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另一种辅助性细胞Th2也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影响。通过调节,促使两者之间的平衡向辅助性细胞Th2偏移,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廖玉华教授将干预这两种细胞之间的平衡形象地称为“此消彼长”或者“抑恶扬善”。研究表明,能改

    来源:科讯网

    时间:2008-12-24

  • 北大朱作言院士PloS Biology 发现新基因

    生物通报道,北大生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中心细胞增殖与分化重点实验室,加州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系,加州大学Cedar-Sinai 研究所医学系的研究人员以斑马鱼为模型,在胰腺外分泌部分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布在11月的PloS Biology上。 该研究项目获得中国973计划支持,以及美国NIH的资助。 胰腺内分泌细胞以及外分泌细胞均来自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duodenal homeobox 1 (pdx1)-positive progenitors)阳性祖细胞系。关于生物体如何控制祖细胞的分化命运的分子机制一直了解不多。相比之下,内分泌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3

  • Nature三文聚焦厦大癌细胞凋亡成果

    生物通报道,据厦门大学消息称近期,《自然》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三份世界著名刊物《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新药开发综述》(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和《SciBX》(Science-Business eXchange),相继介绍了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张晓坤教授及团队最近在《癌细胞》(Cancer Cell)上发表的“关于Bcl-2凋亡调控新机制”研究成果,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发现的理论意义及应用前景进行评论。(关于Bcl-2细胞凋亡调控新机制的研究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3

  • iPS里程碑:北大获新型iPSC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构建了新型的大鼠多能诱导干细胞系(ra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riPSCs),以及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系(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hiPSCs),这对于iPS技术研究来说是一项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18日的《Cell Stem Cell》在线版上,将于09年的1月出版。领导这一研究的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22


页次:1109/1520  共30396篇文章  
分页:[<<][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