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凝结芽孢杆菌悄悄红 我国研发处于缓慢阶段

    因制菌效果而迅速走红的凝结芽孢杆菌已成为国际市场新一代的益生菌类保健产品,年销售达到了5亿~6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对于该品的研发还处于缓慢阶段,对此,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使凝结芽孢杆菌保健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加快           近几年来,一种听起来十分古怪的新型保健产品——“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正在悄悄走红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开始流行。尽管国际微生物学界对于凝结芽孢杆菌是否属于“乳酸菌”家族尚存在争议——因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任何一种乳酸杆菌均不会形成芽

    来源: 医药经济报

    时间:2008-01-31

  • 我国正建立中国人遗传资源库 已整合24万份资源

     王大鹏     某个孩子会不会是未来的王军霞?通过我国科学家的研究,在其幼年阶段就可做出判断,并选拔出优秀运动员的苗子,进行重点培养。今年1月,《遗传》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介绍说,我国科学家正在建立一个中国人的遗传资源库。该库由组织器官库、胚胎遗传资源库、血清资源库、家系遗传资源库、造血干细胞遗传资源库等系列组成,目前已经整合了各类人群的基因资源达24万份以上,包括少数民族、隔离人群、青藏高原、优秀运动员、汉族群体等正常人群的遗传资源以及各类肿瘤、肥胖等疾病遗传资源。   来源:北京晨报 

    来源:北京晨报

    时间:2008-01-30

  • 小檗碱调节血脂研究获奖

     天然药物成分小檗碱不仅可用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而且被发现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这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领导的综合研究项目“小檗碱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基础、临床研究及类似物或前药的开发”不久前获得第七届“德彪-CCRF中国奖”一等奖。            植物药物黄连的有效化学单体成分小檗碱在我国应用于临床已有很长时间,主要作为非处方药物治疗细菌性痢疾。该所研究组及参加单位在工作中发现:小檗碱在体外能显著上调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小檗碱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8-01-30

  • 海南热带药物能提取抗艾新药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到目前为止没有根本可行的办法治愈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然而,近年来,国内已有专家从海南热带药物植物中提取出抗艾滋病新药,这对于我省药农是一大利好消息。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建议我省监管科研部门,尽早对利用海南热带药用植物抗艾滋病新药研发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并力争获得国家及国外有关预防、治疗艾滋病项目的资助,助本省药农早日脱贫致富。 委员们认为,由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其防治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虽然目前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价格昂贵,而且患者必须长期服药,易产生耐药性病毒株,停药后会反弹。因此价格低、疗效佳、副作用少的抗HIV药物急待问世。 令

    来源:海口晚报

    时间:2008-01-30

  • 四医大研发新型胃癌靶向纳米疫苗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等采用新型药物载体技术——纳米乳剂包封胃癌MG7抗原(MG7-Ag)模拟表位多肽与佐剂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构建成功一种新型胃癌特异性MG7-Ag纳米疫苗。多项检测鉴定显示,致敏性强,稳定性高,抑瘤率达82.5%。            据介绍,以肽类药物和基因治疗为主的生物学治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胃癌MG7抗原的模拟表位多肽,能较好地模拟原始抗原,是构建胃癌疫苗的理想候选分子。为克服其药物易降解的困难,选择纳米载药系统,能使蛋白抗原的表面充分暴露,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8-01-30

  • 杨宝峰:事业在中国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杨宝峰领衔的科研小组经过多年研究,首次发现了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新靶心——miRNA,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成功揭示了其致病机理。研究结果证实,miRNA的失衡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元凶。这一重大原创性成果刊登于近期出版的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rure  Medicine)上,并被该杂志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同时名列2007年世界离子通道领域100篇最具影响力文章。   在非专业领域,他甘愿做个默默无闻的人,有人甚至会因为他的学者气质而忽略他做为大学校长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身份。而在专业领域,杨宝峰永远是个把试验放在第一

    来源:生活报

    时间:2008-01-30

  • “****”马军:一江清水心中流

    马军,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国际“居里夫人”一等博士后奖学金;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被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获得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教育部“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马军主要从事受污染水净化处理方面的研究。他提出与研究的高锰酸钾氧化助凝技术,已在我国多个水厂及净

    来源:国教育报

    时间:2008-01-30

  • 王石平教授《Plant Cell》发文章破译水稻杀手

    生物通报道:在1月11日的《Plant Cell》杂志的网络版上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王石平教授有关水稻白叶枯病菌研究的最新成果。 白叶枯病菌是水稻的头号杀手,曾令全球水稻减产70%。现在,王石平教授识破这个杀手真实面目,她的研究解决了这项世界级难题,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病水稻。 据介绍,植物需要生长时,体内的生长素可使其细胞壁变得疏松,使水分进入细胞,令植物生长发育,一般病菌不能侵入。水稻白叶枯病病菌也能在水稻体内分泌生长素,还促使水稻同时分泌生长素,大量合成一种叫伸展蛋白的蛋白质,为病菌开启一扇进入植物细胞的门,掠夺植物营养。此前,研究人员一直都不知道生长素是如何作为毒性因子帮助病菌侵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29

  • 多学科“联姻”破解健康长寿研究困局

    主持人:陈磊   嘉宾:曾毅(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顾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化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据报道,截至2007年,中国在计划生育国策下少出生了4亿人,拆除了我国人口爆炸的引信,让世界60亿人口日晚来了4年。但我国在控制人口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问题也接踵而来。我国65岁以上老人将从2000年的0.9亿(占总人口7%)快速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23%),最需照料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从2000年的1150万迅猛增加到2050年的一亿以上。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等于发达国家的两倍。   与上述紧迫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8-01-29

  • 研究揭示黄芪降糖的奥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口增加、肥胖和缺乏锻炼等现象日益增多,Ⅱ型糖尿病正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慢性病,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之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当我们摄入含糖食物后,我们体内的胰岛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通过许多蛋白传递信号,将糖转化为能量供机体消耗,或者转变为糖原在肝脏储存备用。若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即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血糖水平升高,发展为糖尿病。过度摄入高糖、高脂饮食为什么会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我们机体的细胞为什么会对胰岛素不敏感?我们能采取什么办法延缓或者逆转糖尿病的发生?这是国内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8-01-28

  • 生物人工肝为重型肝病患者带来希望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数量接近1200  万例。我国是肝病大国,每年死于肝  病的患者数量超过40万人。1月11  日,由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组织和发起的"生物人工肝应用研究高峰论  坛"在上海  举行,会上传出喜人消息,由美、中、英三国科研人员历时  17年,先后投入一亿多美元联合研究的生物人工肝取得重大进  展。在美  国、英国及中国完成的临床研究证明,这种名为ELAD的新型人工肝不但 &nb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28

  • 协和教授新法造骨缺损药 成本缩减约九成

      一种应用新工艺研发的治疗骨缺损新药,成本仅是同类产品的10%。昨日,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郭晓东因此项成果获第八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   外伤、肿瘤、炎症、骨病都可能引起骨缺损,缺损部位需植入人工骨,用药物帮助愈合。目前国外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以   大肠杆菌为原料,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不仅生产工艺复杂,价格高,还有安全隐患。据悉,该药物在国外的售价为每毫克500美元,目前国内市场尚无同类国产药品销售。    郭晓东研发的新药主要成分是一种骨形态发生蛋白,可有效促进骨骼生长,还可令缺损不严重的部位生长愈合。该药取材于氨基酸,预计售价400元。 &nbs

    来源:武汉晨报

    时间:2008-01-28

  • 中国“45纳米四核第一单”创造生命科研应用之最

      日前,拥有102个节点的浪潮天梭高性能集群落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该系统全部采用最新的45纳米制程的Intel四核双路处理器,是45纳米四核平台在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堪称“45纳米中国第一单”。其6.5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更是创造了国内生命科研领域高性能计算的新高峰,将推动中国生命科学在生物大分子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突破,加速我国在医药研究和开发进程。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由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科院等8个部委共同筹建,作为中国政府在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一直致力于生物大分子方面的研究,目前由该所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等生命科研领域的国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08-01-25

  • 周健:世界著名病毒学家

        在日前举行的第24届国际人乳头瘤病毒会议上,温州医学院77级校友周健,因在乳头瘤病毒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再次被提及。“在为周健英年早逝感到悲伤痛惜时,我们为他对科学的杰出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张丽芳带领的温州医学院研究团队参加在京举行大会时,对此非常感慨。    1997年,温医分子病毒与免疫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癌症与免疫研究中心(CICR)开展合作,10年来,由所长张丽芳主持的16个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得到认可,其中多个项目获得了WHO(UIC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研究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来源:温州日报

    时间:2008-01-25

  • 两位科技功臣的创新“秘诀”

    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近日举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为上海市年度科技功臣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上海市委副书记韩正在大会讲话中强调,科技工作者是上海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级党政部门要始终把推动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关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使上海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竞显才华的首选之地、科技创新成果竞相绽放的广阔沃土。 科技功臣奖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者的奖金为50万元。&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8-01-25

  • 厦门大学获准建立生物物理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

    记者从福建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获悉,科技部、国家外专局日前批准厦门大学建立生物物理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主要依托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巴斯德实验室,致力于物理化学、纳米/微米技术和细胞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创新工作。联合实验室通过优势互补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将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据福建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介绍,联合实验室将根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实施方案》所制定的任务和目标,努力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和渠道,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引智工作与国内重点科研任务紧密结合,实现项目、基地和人才的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01-25

  • 张申英:“探险”抗病毒遗传免疫世界

    凌宏鸿     摆在沉静的张申英面前的,是抗病毒遗传免疫世界中Toll样受体和单纯疱疹病毒等一个又一个需要她去探索的科学新疆域。   2003年,张申英通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与法国方面的合作项目,来到巴黎。刚到时,张申英在内克尔医院做临床医生,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所学专业———病毒研究的热情。   在了解到著名的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感染性疾病人类基因实验室就在医院附近后,张申英申请每周用部分时间到该实验室学习,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   不久,当这家实验室想要建立新项目研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遗传免疫缺陷时,相关负责人想到了聪颖好学的张申英。2004年,张申英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01-25

  •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得主研究中药抗艾滋病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新网的消息,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姜志宏,最近荣获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奖,他未来3年将与内地专家紧密合作,一同研究以中药抑制艾滋病病毒。姜志宏是该基金生命科学部奖项的唯一香港学者。  姜志宏本月开始,在基金资助下会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教授刘叔文合作进行有关研究,其方向是通过抑制HIV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以起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作用。他也将围绕“抑制HIV进入的天然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这个课题,利用已开发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对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活性的中药,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24

  • 李家洋院士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生物通综合:高等植物通过株高、分枝决定和分枝角度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植株形态,长期以来,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有关植物株型的分子基础的学术论文,不仅对从事有关植物株型分子调控机理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在通过分子设计改良植物株型、提高作物产量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最权威的植物生物学评述杂志《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植物生物学年鉴)上。 文章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其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24

  • 中科院逄少军等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由中科院海洋所逄少军研究员等人完成的“褐藻羊栖菜生殖诱导和利用调控受精进行种苗生产的方法”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410021586.6)    该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具体为一种褐藻羊栖菜生殖诱导和利用调控受精进行种苗生产的方法。(1)采用水箱用海水进行培养,选取自然界或者人工诱导形成的带有雌雄生殖托的种菜,控制海藻的循环时间为5-8秒,控制光照强度为 10000-15000勒克斯,光照温度为20-25℃,实现羊栖菜雌雄种菜生殖托的同步成熟和卵子、精子的同步排放,进行受精;(2)在受精过程完成的16-24小时之间,收集受精卵,或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08-01-24


页次:1139/1519  共30367篇文章  
分页:[<<][1131][1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1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