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侯百东研究组/朱冰研究组合作揭示抗病毒记忆B细胞的表观遗传记忆

      记忆B细胞(MemB)是除长寿浆细胞外体液免疫记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机体形成长期免疫保护的细胞基础。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抗原受体经过体细胞V(D)J基因重排,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因此适应性免疫记忆的载体是携有特定BCR或TCR基因的细胞。另外人们发现天然免疫细胞也可以呈现出某种记忆,即在再次感染时表现为效应明显增强。这种天然免疫记忆有时也被称为"训练后免疫"(trained immunity)。随着近年对表观遗传在细胞命运决定及代际稳定遗传中作用的研究,人们逐渐开始探索表观遗传在天然免疫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4-03-31

  • 上海交大张礼知团队发文报道铱单原子配位环境的钛氧化物表面非晶化调控及其超级析氯性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礼知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在线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Ir Single Atoms with Surface Titanium Oxide Amorphization for Superior Chlorine Evolution Reac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铱单原子配位环境的钛氧化物表面非晶化调控新策略及其超级析氯性能。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嘉贤,通讯作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3-30

  • 北京大学药学院贾彦兴团队发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2024年1月11日,北京大学药学院贾彦兴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Bioinspired Total Synthesis of Bipolarolides A and B”,该研究工作被编辑选为Very Important Paper。天然产物bipolarolides A和B是华中科技大学张勇慧课题组于2019年从离孺孢属真菌TJ403-B1中分离得到的两个蛇孢菌素类二倍半萜化合物,它们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30

  • Nat Chem Biol | 刘涛团队构建活细胞中内源蛋白示踪系统

    近日,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团队在国际专业期刊《自然-化学生物》 (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Tracking endogenous proteins based on RNA editing-mediated genetic code expansion” (基于RNA编辑的非经典氨基酸蛋白示踪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标记和可视化蛋白质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工具,可以用于监测蛋白质动态变化和解析细胞内复杂相互作用&#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30

  • 环境学院要茂盛教授与合作者在《科学》发文,强调建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物强制标准

    人的一生大约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健康损失。据分析,在个别国家,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即使不考虑病原体感染)就相当于该国GDP的3.45%。相对于室外,室内环境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容易累积,也是疫情传播的重要场所,如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此外,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复杂,综合条件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给使用者和居民构成健康威胁。虽然对于室外大气污染物,世界各地都有相应的标准,而且大多是有立法规定执行;但对于室内环境,尽管对部分污染物有不同的推荐标准,但基本上都是处于建议阶段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3-30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员工创新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管理者组织地位影响创意支持的理论模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002214、72372151)等资助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刘鑫副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毛日佑副教授与海外合作者在员工创新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远离我的界域!低组织地位管理者的界域感知对创意支持的影响(Keep Off My Turf! Low-Status Managers’ Terr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30

  • 我国学者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筛选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图 基于大数据的免疫治疗联用药物筛选流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822030、32370717、82272844)等资助下,四川大学郭安源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甘璐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研究,在肿瘤免疫治疗联用药物筛选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一种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效的药物预测方法(A method for predicting drugs that can boos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30

  • 我国学者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药效物质基础由羟基红花黄色素A/X1、芍药苷/X2、氧化芍药苷/X3、芍药内酯苷/X4、洋川芎内酯I/X5和丹参素/X6六种成分构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92912、8207417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川研究员团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姚咏明研究员团队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了中药注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30

  • 我国学者在光电化学转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图 未来可放大用于水分解制氢的光电化学电池   水氧化反应是实现清洁能源光/电催化制备的核心反应,调控水氧化反应速率或者过程对提升光/电催化效率至关重要。然而,水氧化反应是一个动力学缓慢,但热力学能垒较低的反应,很难从热动力学上实现对水氧化反应的完全可控,尤其在非纯水体系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322013)等资助下,南京理工大学张侃教授与南京大学李朝升教授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30

  • 微生物所杜文斌团队在高性能微滴数字PCR诊断仪器研发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杜文斌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论文,题为“All-In-One OsciDrop Digital PCR System for Automated and Highly Multiplexed Molecular Diagnostics”。团队通过原创振动微滴技术(OsciDrop)的创新应用,在推动数字PCR装备实现低成本、全自动超多重“绝对定量”精准诊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数字PCR技术为精准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现阶段其应用受限于设备成本高昂、芯片耗材操作复杂性等因素。研究团队基于之前开发的振动微滴技术,合作研发出一款集成自动化的数字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30

  • 生命学院颜宁、闫创业和潘俊敏团队合作首次揭示多聚糖介导生物复杂构造组装的分子机制

    糖和脂类与蛋白、核酸一样都是构成生物结构、完成生理功能必不可缺的大分子,但是与后两者相比,糖与脂类的结构难以解析,属于细胞中的暗物质(Dark matter),糖生物学(Glycobiology)是生命科学业界公认的高难领域(图1)。糖对于生命至关重要:以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分子是细胞代谢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植物中的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糖基化也是重要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形式之一,可显著扩展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糖基化蛋白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如信号传导、免疫反应和细胞分化等。但聚糖分子内在的立体化学复杂性阻碍了对其系统性的研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4-03-30

  • 中科院学者Nature发文:溶酶体分裂因子并揭示其作用机制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物质降解、循环和信号中心,对细胞稳态调控、发育和衰老至关重要。溶酶体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满足不同的生理需求,溶酶体通过不断的融合和分裂重塑其形态与功能。相比于融合过程,目前对于溶酶体分裂过程的了解非常有限,相关调控因子及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执行溶酶体膜分裂的分子尚未被揭示。  2024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晨研究组与冯巍研究组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HEAT repeat protein HPO-27 is a lysosome fis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4-03-29

  • 上海交大史志文团队Nature发文,超高质量石墨烯纳米带助力碳基纳米电子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史志文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Nature上发表题为“Graphene nanoribbons grown in hBN stack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i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生长石墨烯纳米带的全新方法,成功实现了超高质量石墨烯纳米带在氮化硼层间的嵌入式生长,形成“原位封装”的石墨烯纳米带结构,并演示了所生长的石墨烯纳米带可用于构建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以蜂窝状排列而成的二维晶体,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性质,自2004年首次实验发现以来,就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并被期待用于未来高性能电子器件。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3-29

  • 高原藏药资源质控与药理毒理评价研究团队在地衣多糖对人肝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是黄枝衣科石黄衣属地衣,为青藏高原岩石表面常见的物种。同时,作为中藏药材“石花”的基源植物之一,具有清热泻火、明目、解毒护肝等功效。然而,多糖作为丽石黄衣的主要成分,其组成、结构和药理活性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藏药资源质控与药理毒理评价研究团队从丽石黄衣中分离、筛选得到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果胶类杂多糖XEP-70,其分子量(MW)为 430.98 kDa,由(1→4)-linked和(1→4,6)-linked α-D-Glcp、 (1→4)-linked α-D-GalpA、(1→2)-linked, (1→6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4-03-29

  • DNA自组装晶体结晶动力学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DNA自组装晶体结晶动力学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用户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樊春海院士、刘小果副教授近期发展了一种5-甲基胞嘧啶修饰(5mC)以程序调控DNA自组装晶体结晶动力学的策略。该方法可通过设计5mC修饰的位置和数量来调节DNA自组装晶体的结晶动力学,从而调控晶体的结构。研究团队利用单分子荧光技术详细阐释了DNA杂交动力学主导的调控机制。该成果以“Programming Crystallization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03-29

  • 蛋白质设施用户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蛋白质设施用户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用户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实验上首次在信息写入和读出均突破了衍射极限的限制,实现了点尺寸为54nm、道间距为70nm的超分辨数据存储,并完成了100层的多层记录,单盘等效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03-29

  • 武汉病毒所袁志明/夏菡团队揭示蚊虫感染传播西藏环状病毒风险

    环状病毒(orbivirus)是一类通过媒介昆虫(蚊/蠓/蜱等)传播的基因组为十节段的双链RNA虫媒病毒。环状病毒可引发人类疾病,如克麦罗沃病毒(Kemerovo virus,KEMV)和钱吉诺拉病毒(Changuinola virus,CGLV);也可导致家畜严重疾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sickness virus,AHSV)等。西藏环状病毒(Tibetorbivirus)是2014年报道从西藏的多斑按蚊中分离获得并命名的一种虫媒病毒,后续云南、广东等地,以及尼泊尔和日本也报道从蚊和蠓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4-03-29

  • 我院李忠秋课题组在户外猫生态管控的社会研究中取得进展

    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维度的研究对于荒野之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调动公众参与对于获得社会及环境收益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达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公众需求之间的权衡,仍然缺乏相应的经验与知识,此外,如何将目前人类世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融入保护计划当中,尚没有很清晰的方向。近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忠秋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通过中国全国范围的网络调查,以家猫与野生动物冲突为例探索社会需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共识如何在保护决策当中发挥作用。家猫(特指流浪猫及散养猫)与野生动物冲突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涉及社会需求的保护困境(图1)。

    来源: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29

  • Metabolic Engineering|邓子新团队在核苷类医药中间体的生物智造方面实现突破

    近日,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泰康生命医学研究中心邓子新院士团队陈文青教授课题组关于“搭建大肠杆菌平台,智造核苷类医药中间体”的重要研究成果。武汉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研究生于乐、高耀杰为共同第一作者,陈文青教授为通讯作者。核苷类医药中间体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其生物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广泛用于mRNA疫苗制备,抗病毒与抗肿瘤药物生产,食品保健品以及医疗美容用品等方面,在生物科研与医药创制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核苷类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主要依赖化学合成与酶法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03-29

  • 附属九院宋忠臣团队与附属瑞金王刚团队共同发表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临床研究新成果

    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口腔健康,也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日前,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宋忠臣主任医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刚教授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与治疗杂志》(《Alzheimer’s Research&Therapy》,影响因子9.0)发表了题为《阿尔茨海默病和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龈下微生物组和龈沟代谢特征》的最新研究论文,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牙周龈下菌斑微生物组学及龈沟液代谢组学特点及其潜在诊断价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临床上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3-29


页次:18/1520  共30394篇文章  
分页:[<<][11][12][13][14][15][16][17][18][19][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