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成都生物所揭示峨眉山鸟类多层次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构建机制是全球变化下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山地系统因其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环境,成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形成机制的理想系统,但这种复杂性也为全面理解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形成机制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单一视角的研究并不足以概括生物多样性的全貌及其背后复杂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因此,采用一种全面的视角来研究生物多样性——不仅关注生物种类(即α多样性),还包括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差异(即β多样性)。β多样性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区间群落组成的差异,这些差异由物种的替换(周转)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嵌套)来表现。通过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成都生物所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特有蜥蜴物种体色两性异型的遗传进化机制

     贵德沙蜥  体色在动物生存、繁殖和个体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蜥蜴因其丰富多彩的体色而闻名于动物界,其体色变异不仅存在于物种及种群之间,且经常呈现出两性异型。目前尽管蜥蜴黑色素产生的机制已经比较清楚,然而,红色、橙色和蓝色等色彩尤其是两性异型体色的遗传基础仍然是一个谜。  分布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沙蜥(Phrynocephalus putjatai)为探索体色两性异型的遗传进化机制提供了理想的研究体系。该物种体色在种内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位于贵德县及附近地区(以下简称GD)的种群雌雄个体均表现出暗淡的体色,而生活于贵南县附近的木格滩沙漠生境的种群(有时也被称为贵南沙蜥P. guin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成都生物所在高寒针叶林非结构性碳与地上-地下经济策略的协调模式研究中获新进展

    碳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元素。植物如何储存、分配和利用碳以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一直是植物学和生态学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主要包含可溶性糖、淀粉等不稳定、可被利用的碳源),作为植物生命活动最直接的能量货币参与多种生理代谢功能,是植物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缓冲剂,在调控植物生长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如此,目前基于功能性状的植物资源策略研究框架却很少考虑NSC的重要功能,这极大地限制了植物生态适应机制的深入认识。叶经济学谱和根二维性状谱是近年来植物功能性状领域的重要发现,尤其是根二维性状谱已成为根系性状研究的主流范式。这些重要的发现为探究NSC与植物地上和地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成都生物所在手性磷酸与镍共催化下的酰基碳苷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酰基碳苷是一类重要的糖衍生物,因其异头羰基丰富的反应活性,以及部分含有此类骨架的天然产物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而备受化学家关注(图1A)。然而,传统的以金属试剂为核心的酰基碳苷合成方法往往步骤繁琐,条件苛刻,且产率低下。近年来,廉价金属催化或多途径协同催化的策略在酰基碳苷的合成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图1B),但在底物范围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类该类化合物的后期生物活性开发工作。图1. 酰基碳苷的合成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马小锋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一直致力于温和条件下多样化糖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与生物活性方面的工作(Carbohydr. Res.2023, 1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成都生物所揭示了人工林化学计量特征对微生物物种分类和功能类群的指示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对森林进行木材、燃料和其他林产品的商业利用,土地恢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土地恢复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并恢复土壤功能。人工植树造林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土地恢复技术之一。然而,目前缺乏针对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其与土壤及植被之间关联的研究。不同类型的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以松树为主的针叶林中,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通常低于落叶阔叶林,部分原因在于针叶树种凋落物的质量以及根系分泌物中存在的抑制性化合物,如酚类物质。此外,菌根真菌的类型与其寄主密切相关,影响着细菌和真菌的活性和生物量。与丛枝菌根(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的树种有利于促进细菌生长,而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武汉病毒所单超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抗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单超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题为“Novel Antiviral Discoveries for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s through Reporter Virus-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报道了NanoLuc荧光素酶标记的JEV报告病毒的构建,并将其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这项研究表明,携带NanoLuc荧光素酶的乙型脑炎病毒(JEV)报告病毒表现出与野生型病毒一致的细胞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武汉病毒所在版纳病毒结构组装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版纳病毒为上世纪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地区首次发现并命名,是光滑型呼肠孤病毒科(Sedoreoviridae)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Seadornavirus)的代表毒种。呼肠孤病毒为无囊膜病毒,编码的结构蛋白往往能够形成具有正二十面体对称性的多层蛋白质衣壳,衣壳内部为致密排布的分节段双链RNA基因组以及用于转录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在入侵细胞后,为避免双链基因组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病毒衣壳不会完全解离,而是以病毒核心的形态进行病毒蛋白mRNA的转录。独特的生活周期使这类病毒成为研究无囊膜病毒入侵过程的模式病毒。2024年3月13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中国科大噬藻体与蓝藻互作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侵染模式蓝藻—鱼腥藻PCC 7120的肌尾噬藻体A-1(L)尾部机器的完整三维结构,结合一系列生化实验鉴定多个识别和水解宿主的关键功能模块,并基于结构信息重注释其基因组,揭示A-1(L)与其特异性宿主蓝藻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Structure of the intact tail machine of Anabaena myophage A-1(L)”为题于2024年3月2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蓝藻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参与调控生物圈的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4-03-28

  • Science Advances︱黄卓团队提出基于“癫痫记忆”的癫痫发病新机制并在临床转化方面取得进展

    癫痫是一种严重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传统理论认为癫痫发作与脑内“兴奋-抑制失衡”理论有关,基于该理论研发的抗癫痫药物也到达近30种,但始终有约1/3的癫痫患者对已有的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1,2]。药物难治一直是癫痫领域的巨大挑战,这一现状说明基于“兴奋-抑制失衡”的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策略有待进一步丰富。因此,探索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新机制、并据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及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2024年3月20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卓研究团队和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时杰/薛言学教授团队、中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03-28

  • 苏彦捷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发文揭示儿童直觉概率推断的数量启发式策略

    直觉概率推断能力是基于有限的统计信息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结果进行推断的能力,该能力对个体的生存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以往研究发现,人类婴儿、非人灵长类动物、鸟类均具有该能力,并且能在不同任务情景中进行直觉概率推断,即概率推断能力具有跨物种一致性与领域一般性。 儿童及部分动物在进行直觉概率推断时,会采用数量启发式策略,即通过目标事件发生的绝对频次(比如分数中的分子)而非相对频率(比如分数的值)进行概率推断。在直觉概率推断中,存在多种可能的数量启发式策略。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揭示了儿童在直觉概率推断中倾向使用的数量启发式策略,并提示了概率直觉的数量加工基础。 研究选取7到10岁儿童。实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28

  • 苏州医工所董文飞团队在荧光硅纳米点生物学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线粒体不仅为真核细胞提供能量,还与细胞内多种活动密切相关。而线粒体功能的缺失以及病变会导致糖尿病、心律失常、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在线粒体成像研究中,商业荧光探针通常因抗光漂白能力较差而容易被快速猝灭。此外很少有报道称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因此现有荧光探针难以满足观察线粒体动态和相关脑部疾病成像的需求。硅纳米点(SiNDs)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其优异的光学特性(光稳定性好、量子产率高等)促使其在荧光探针领域迅速发展。此外,表面带正电荷且具有两亲性的小粒径SiNDs可以满足穿透血脑屏障的基本要求。因此,开发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和优良光学性能的新型荧光SiNDs探针对于生物学成像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苏州医工所杨洪波团队在柔性生理传感网络研究中取得进展

    不安运动(General Movement, GM)已被广泛用于新生儿大脑发育障碍(例如脑瘫)的早期临床评估,以方便对有风险的新生儿进行超早期的干预、康复。但临床目前多依赖于儿科医生的主观评价,缺乏定量评估的手段,而且需要大量的专业医生和临床人员,限制了其进行大规模普筛的可能,尤其是在低医疗水平地区则更难普及。尽管可以使用摄像机进行新生儿动作捕捉和数字化,但隐私性及易用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探索用于新生儿不安运动评估的可穿戴生理传感网络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杨洪波团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程寰宇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由柔性无线IMU传感器(SWD)组成的稀疏传感网络,用于新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2024-03-27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中国科大噬藻体与蓝藻互作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侵染模式蓝藻—鱼腥藻PCC 7120的肌尾噬藻体A-1(L)尾部机器的完整三维结构,结合一系列生化实验鉴定多个识别和水解宿主的关键功能模块,并基于结构信息重注释其基因组,揭示A-1(L)与其特异性宿主蓝藻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Structure of the intact tail machine of Anabaena myophage A-1(L)”为题于2024年3月2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蓝藻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参与调控生物圈的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28

  • 生命科学学院陈雪梅课题组揭示NAD+帽子修饰参与基因表达调控新机制

    RNA修饰作为一种关键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已经被广泛研究。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几百种RNA化学修饰,包括N1-甲基腺嘌呤(m1A)、N6-甲基腺嘌呤(m6A)、5-甲基胞嘧啶(m5C)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真核生物mRNA的5’末端除了存在典型的m7G加帽修饰外,还存在多种新型的5’端非典型加帽修饰,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脱磷酸辅酶A(dpCoA)等。其中NAD+帽子修饰RNA(NAD-capped RNA)已经在不同生物体中被广泛鉴定到,包括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委内瑞拉链霉菌和沙眼衣原体)、真核生物(如酵母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 我国学者在血管内导管抗血栓和抗细菌感染涂层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肝素钠复合物制备、血管内导管涂层及其作用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73221、5229338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栾世方研究员、殷敬华研究员和石恒冲研究员团队,利用静电组装复合原理,制备了肝素钠/表面活性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用作血管内导管涂层,在模拟人体环境中表现出长期稳定性,具有优异的抗血栓及抗细菌感染功能。相关成果以“基于自适应性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28

  • Angew | 上海药物所开展基于芳酮C–C键活化的氘化反应研究

    2024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戴辉雄课题组于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题为Palladium-Catalyzed Deuteration of Arylketone Oxime Ethers的研究论文,通过开展基于芳酮C–C键活化的氘化反应研究,为合成氘代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提供了高效方法。碳-碳键是构成有机化合物基本骨架的化学键,碳-碳键的断裂与重组在生物体内和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因此发展碳-碳键断裂的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现代合成化学提供大量廉价易得的原材料,还能为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如石油工业产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Adv Sci︱上海药物所在烷基碳苷键的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团队与临港实验室王江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Direct Construction of C-Alkyl Glycosides from Non-Activated Olefins via Nickel-Catalyzed C(sp3)-C(sp3) Coupling Reaction”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在烷基碳苷类化合物高效合成方面取得突破——使用廉价易得的非活化烯烃作为底物,通过镍催化C(sp3)-C(sp3)偶联实现烷基碳苷的立体选择性构建,为碳苷类化合物提供高效合成方法。烷基碳苷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Angew | 上海药物所发展位点选择性的生物分子糖修饰策略

    2024年2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蔚课题组于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题为Site- & Stereoselective Glycomodification of Biomolecules through Carbohydrate-Promoted Pictet-Spengler Reaction的研究论文,基于糖底物的反应特性,实现了生物分子N端色氨酸选择性的糖修饰,为均一糖偶联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同时也为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调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糖类在众多基础的生命活动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揭示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并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新药进展 | 上海药物所1类抗肿瘤新药HLN601脂质体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2024年02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研究员领衔研发的抗肿瘤1类新药HLN601脂质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症之王”。我国胰腺癌发病率排第10位,但却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确诊时,大多已有广泛转移,手术切除率低,胰腺癌预后极差,1年生存率8%,5年生存率小于3%,中位生存期仅6~10月,有转移者仅3~6月,且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胰腺癌的临床治疗,目前还是以化疗为主: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FOLFIRINOX (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等,且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 JACS | 上海药物所开发蛋白质N-端组学深度检测方法

    2024年2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河团队和柳红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题为“Advancing In-Depth N-Terminomics Detection with a Cleavable 2-Pyridinecarboxyaldehyde Prob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的深度富集检测。蛋白质水解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翻译后修饰方式,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组织中,大多数蛋白酶的活性受到严格调控,而在肿瘤组织中蛋白酶则往往被异常激活,并通过介导免疫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28


页次:20/1520  共30394篇文章  
分页:[<<][11][12][13][14][15][16][17][18][19][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