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纵览干细胞治疗,前景不容乐观

    生物通报道:当生物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估计在没有什么能比干细胞引发公众深思了。为了抵消干细胞研究的一些偏激情绪和骗局,研究人员上周汇集于洛克菲勒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会议,采用更加冷静的目光对阻碍人类胚胎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的障碍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场大会是由纽约干细胞基金会发起的以传播干细胞研究为目的第一届年会。纽约干细胞基金会成立于去年,由两位糖尿病儿童的母亲组织成立,并且迅速在纽约干细胞研究领域站稳脚跟。去年三月,基金会在曼哈顿设立了私人资助的“安全港” 实验室(safe haven lab),哥伦比亚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这里可以不受联邦资金的束缚,研发特定疾病细胞系(disease-sp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30

  • 控制晶状体发育的背后主谋基因现形

    生物通报道:St. Jude儿童医院研究人员最近在小鼠模型研究中,发现一种叫做Six3基因是控制哺乳动物胚胎眼部晶状体发育的早期关键调节者之一。Six3基因突变曾经在前脑无裂畸形(holoprosencephaly)患者中见到过。前脑无裂畸形是常见的前脑(forebrain,脑的前部)发育畸形,此类患者的端脑(cerebrum)不能正常分为两叶。St. Jude研究小组在几年前即已证明Six3基因活性是小鼠前脑正常发育的关键。如今St. Jude研究人员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发现处于发育过程中的眼睛,Six3通过直接激活Pax6发挥功能。Pax6基因被认为是眼睛发育的“总指挥官”。在没有Six3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30

  • Science:细胞分裂新发现(图)

    生物通报道:细胞分裂时,控制机制保证遗传物质即染色体正确分配到子细胞中。最近柏林Max Planck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研究人员从分子水平对这些控制过程进行了揭示。执行控制过程的酶——周期检测点激酶(checkpoint kinase ,Chk)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不止与染色体直接作用。相反,周期检测点激酶与细胞分裂轴(cell division spindle,生物通编者译)发育过程所涉及的另一种类型的酶相互作用。染色体的错误分配会导致畸形、癌症等疾病,所以这种发现意义重大,有助于研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Science, October 27,2006)。纺锤丝负责将染色体分配到子细胞中,它们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30

  • 近期《自然》杂志聚焦中国科学家

    生物通综合:《Nature》杂志始创于1869年,由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简称npg)发行,影响因子稳定在30以上,其系列月刊杂志的影响因子也相当高,基本代表了本学术的最高水平。因此在《自然》及其系列子刊中发表相关研究进展,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近期《Nature》杂志及子刊频频发表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成果,颇为引人注目。10月26日《Nature》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RNA介导的DNA甲基化中ARGONAUTE4的作用ARGONAUTE4 (AGO4)是一种在反向重复序列引发的RNA指导的DENA甲基化过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自然》公布人类一号染色体注解表

    生物通报道:在10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来自英国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等机构的近200名研究人员署名的文章给出了人类1号染色体DNA序列和生物学注解表。(中科大校友获06年Parkard 科学和工程奖 ) 人类1号染色体测序的完成是世界最重要的科学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项工作的结束代表着人类最后一条染色体测序的完成。自从,人类的这本“生命天书”框架完成。1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刊登在5月的《自然》杂志上。 1号染色体是人类染色体中最大的一个,其包含的遗传信息占到所有信息的8%,大约有3141个基因——是每条染色体包含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本期《自然》重大发现:垃圾DNA引发关节炎

    生物通报道: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症。现在,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不能降解“垃圾”DNA的小鼠会表现出与人类关节炎类型的症状。如果这种情况同样也发生在人类中,那么这一发现可能暗示出了炎症疾病的治疗方向。(中科大校友获06年Parkard 科学和工程奖 ) 我们需要倾倒许多DNA。从将细胞核在进入循环细胞前发射出来的新生红细胞和正常死亡的许多细胞,我们每天需要处理1018个基因组。这些垃圾DNA通常能够被白细胞所吞噬,然后这种巨噬细胞利用DNase II酶降解它们。 日本大阪大学的Shigekazu Nagata和同事创造出缺少编码DNase II基因和其他基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各大顶级杂志头条:基因组研究

    生物通报道:生物学领域在接近10月月底的时刻又沸腾了,首先是蜜蜂基因组——来自《Nature》封面,Sciencenow,Insect Molecular Biology和PNAS等处的文章和社论纷纷加紧了报道,其次许多期刊公布了植物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也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除此之外,神经退化性疾病,干细胞研究等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Ø        蜜蜂基因组10月26日《Nature》封面:近百所研究机构联合发表蜜蜂基因组测序结果  (一株犬齿赤莲上的一只蜜蜂,摄影:Car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信息量多60倍的新型生物芯片诞生

    生物通报道: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测量细胞电学活动的生物芯片,并且这种芯片一次阅读获得的信息比目前的技术多60倍。 近年来,生物芯片为科学研究提速,它能够促进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的研发,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这种新技术能够自动进行,并且能够在一天里进行数百个实验。这种新的生物芯片能够测量出入细胞的带电离子浓度。该芯片能够瞬间记录多达16个活细胞系的离子浓度。每个细胞使用四个电极进行测量,这种芯片能够传递64个同时的、连续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活动,而目前的芯片技术只能细胞的一个点并且不能同时记录。这种芯片还能在不伤害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实验室常用15种小鼠品系基因组测序项目完成

    生物通报道:10月15日研究人员宣布,对15种生物实验室常用小鼠品系的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发现了大约八百三十万个单核苷酸多肽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免费向读者开放,成为研究环境因素引发疾病的机制的宝贵资源。单核苷酸多肽性是指DNA序列内部的单个碱基变化。因为小鼠和人类许多基础生物学和行为学过程都很相似,比如基因功能,因此这些数据有助于研究人类对帕金森氏症、癌症、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哮喘等200多种疾病的易感性,这些疾病都受到接触的环境物质的影响。“面向研究团体免费开放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细胞基础研究的最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最近,加拿大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了哺乳动物细胞核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随机排列的,它们的排列模式可以用统计学方法测量。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研究细胞的运作机制,并对癌症等疾病中的细胞核功能障碍进行解释。研究结果刊登于10月20日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中。  系统生物学家和数学家通过合作,首次发现支配一种重要调控蛋白在细胞核内分布的空间相关性与哺乳动物细胞核内其它成分相关。这种叫做CBP的蛋白分布广泛,能作用于细胞核内的特定基因,并控制这些基因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内表达。首先,研究人员利用萤光染料对细胞核内的成分进行标记,以鉴定CBP聚集区(c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蜜蜂基因组核受体研究进展

    生物通报道:由170多名研究人员合作的蜜蜂基因组破译项目最近收关,在此项目中,来自Wake Forest大学的生物学家Susan Fahrbach将其蜜蜂基因组测序结果发表于10月26日《Nature》杂志,关于蜜蜂基因组中激素受体的研究结果刊登于近期《Insect Molecular Biology》杂志。蜜蜂入闱基因组测序模式生物,是因为其在农业和医学中都有重大研究意义。蜜蜂的传粉行为每年为美国农业生产增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免疫、长寿和X染色体相关疾病等实验室研究课题也常常利用蜜蜂,另外蜜蜂复杂的社交生活和传递信息的行为也引发了脑部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Fahrbach及其同事研究蜜蜂基因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一个基因同时控制热休克反应与缺氧反应

    生物通报道: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意外发现细胞对缺氧和热休克的反应有一相同的调节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HIF-1对于常态和病态的转换都发挥关键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健康和治疗癌症的有力候选靶标。研究结果刊登于电子版《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基因芯片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在1.5平方英寸的板卡上对成千上万个基因进行观察。研究人员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果蝇(Drosophila)基因组,发现缺氧条件下,热休克蛋白被激活。一片Drosophila基因芯片反应了6000多个基因地转录活性。每个点代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四百万美元寻找玉米基因组转座因子

    生物通报道: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s,TE's),通常被称为跳跃基因(jumping genes),大约发现于半个世纪以前,是染色体上可以移动的DNA序列。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是个别分子的跳跃,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甚至是动植物遗传序列中无可替代的明星。乔治亚大学日前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获得四百一十万美元资助,对玉米中的所有转座基因进行鉴别和研究。研究小组负责人、乔治亚大学植物学教授Susan Wessler说,“玉米是研究转座因子在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历史地位的首选模式生物。”玉米基因组转座因子寻找计划预计在五年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

    生物通综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总协调人弗朗西斯·柯林斯24日在杭州宣布,美英已正式邀请中国加入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             癌症基因组计划已于2个月前在美国正式宣布启动,目前的参与方为美、英两国。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向医学等实践领域的延伸,癌症基因组计划将运用目前已有的知识、工具和手段,在DNA序列水平上找到与癌症相关的DNA变异,然后再运用各种新技术进一步找到致癌的原因。此举将有助于人类真正破解癌症致病的机理。 这个计划预计投资1亿美元。作为一项庞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7

  • 复旦校友刘劲松肿瘤研究获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上皮-基质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已经知道,与癌症有关的基质能够促进肿瘤的形成。但是,目前人们还不清楚上皮癌细胞如何利用分子信号将正常基质改造成一种肿瘤发生基质。现在,来自得克萨斯州大学M. 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华人教授刘劲松(JinSong Liu)领导的研究组给出新证据表明趋化因子Gro-1(生长调节致癌基因1)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信号分子。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近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网络版上。这项研究的领导者刘教授是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复旦大学)的校友。 (韩国近期重大研究成果快递 ) 研究组证实Gro-1的表达能够被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6

  • 李松教授成功“骗”干细胞入血管

    生物通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的华裔生物工程教授李松(Song Li)的实验室在23号的《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网络版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将一种从骨髓中获得的成人干细胞进行拉伸时,它们能够变成血管中的组织类型。这项研究突出了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机械力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将从骨髓中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放置到硅树脂膜上,这种膜每秒被纵向拉伸一次。为了更好地了解硬性间充质干细胞最终命运的因子,研究人员专门设计了实验来模拟一个细胞在变成血管组织细胞时遭遇的机械力。李教授说,干细胞似乎知道似乎能够根据自己所遇到的机械压力类型来感知自己要变成的细胞类型。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变成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包括骨骼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6

  • 10月《自然》子刊关键词:基因表达与芯片

    生物通综合:微阵列质量问题再成焦点Veronique Kiermer 由微阵列质量控制联盟完成的正式研究报告,为微阵列芯片被人们接受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的工具,奠定了基础。在很多科学圈子里,微阵列芯片的可靠性已经引发了争议。尽管一些报告警示大家说,微阵列芯片导致了结果的不一致性,但一些大的研究组发表的几篇研究报告却认为,只要设计合理和程序之间协调,微阵列芯片能够为不同的实验平台和实验室提供始终如一的可靠结果。微阵列质量控制联盟(MAQC)在九月份的《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套新报告。这套报告尤其直接探讨了在质量调控和临床实践中使用微阵列芯片的可能性。 对于一个在质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6

  • 近期关注热点:蜜蜂基因组

    生物通报道:通过研究低等的蜜蜂,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向着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的分子基础前进了一步。而且,蜜蜂基因组研究成为近期各个权威杂志的宠儿。 研究人员指出,蜜蜂是社会行为的一个模型系统。利用这个模型系统,由Saurabh Sinha教授领导的研究组调查了蜜蜂的基因组以寻找社会性线索。通过研究基因表达的社会性调节,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推测人类的社会行为的分子基础。 成年工蜂在蜂房从事多种人物。但是,如果蜂房缺少foragers,一些年轻的“保姆”蜜蜂就会转换工作,并成为foragers。 这种工作的变换包含了蜜蜂大脑中的数千基因的变化。为了寻找可能在社会行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6

  • 脑损伤触发艺术潜能?

    生物通报道:佛罗里达大学的神经学专家伍德拉哥在最新一期的《神经学》杂志上,报道说特殊部位的脑损伤能够触发艺术才能。 研究者在跟踪观察一个脑垂体损伤的艺术家时,发现她具备了新的艺术才能。 以前曾有报道关于非艺术人员在脑部损伤之后成为有才能的视觉艺术家。  但是不能肯定是否脑萎缩释放了睡眠态的才能,或者疾病本身触发了这种艺术表达力。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发现,当被研究的女艺术家的脑损伤情况恶化时,她的艺术技能提高了,但是对工作的情绪化减少了。研究人员能够跟踪在这种疾病影响下绘画风格是如何变化的。 伍德拉哥和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6

  • 华裔年轻女教授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在近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网络版上,来自美国爱荷华州大学化学系的华裔女教授洪梅(Mei Hong)领导的研究组公布了对细胞脂质双层中一种β-发夹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结果。 研究人员利用固态核磁共振仪来分析脂质双层(模拟细菌内层膜或红细胞膜)中一种β-发夹抗菌肽的低聚物结构。(韩国近期重大研究成果快递)分析结果如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10-26


页次:2584/2944  共58864篇文章  
分页:[<<][2581][2582][2583][2584][2585][2586][2587][2588][2589][25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