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8.2 ka冷事件对芬诺斯坎迪亚狩猎采集者集合种群的影响:气候、环境与考古信号的多维解析

    在距今约8200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被称为"8.2 ka冷事件"的剧烈气候变化。这场持续约160年的气候突变导致北大西洋地区温度骤降1-3 °C,成为全新世(Holocene)最显著的快速气候事件之一。对于生活在北欧芬诺斯坎迪亚半岛的狩猎采集者而言,这场环境危机无疑是一场严峻挑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响应机制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当地群体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了明显的文化和技术变革证据。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既往研究多局限于局部区域,缺乏跨区域的系统性分析。为破解这一谜题,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在《Quaternary Environments

    来源:Quaternary Environments and Humans

    时间:2025-06-18

  • 英国晚旧石器时代中期"长年代序列"的突破:怀特岛大潘农场遗址揭示MIS 5–MIS 3期人类活动新证据

    在理解人类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历史进程中,英国作为欧亚大陆西北边缘的特殊地理位置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晚旧石器时代中期(Late Middle Palaeolithic, LMP)的人类活动被限制在海洋同位素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3期的短暂窗口(∼50-37 ka BP),之前则经历了从MIS 6期(∼165-130 ka BP)开始的长期人类空白期。这一"短年代"假说使得英国考古记录与海峡对岸法国北部丰富的同期证据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困扰学界多年的"英国异常现象"。为破解这一谜题,由Wessex Archaeology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怀特岛大

    来源: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6-18

  • 巴西巴拉那河群岛大西洋森林非木本植物植硅体生产特征及其古环境重建意义

    在蜿蜒的巴拉那河上,由泥沙堆积形成的Três Ilhas群岛孕育着独特的河岛植被。这些岛屿作为"河流档案馆",其沉积物中封存的植硅体(phytolith)如同微小的植物"化石指纹",能够揭示千百年来植被与环境的互动密码。然而,当前古环境重建研究面临一个关键瓶颈:对河流岛屿这类水文动态环境中非木本植物植硅体生产的认知严重不足,特别是双子叶植物的植硅体数据库存在显著空白。这一问题直接制约着通过沉积物植硅体组合准确解读古生态信息的能力。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巴西的研究团队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发表了创新性成果。研究人员选取Três Ilhas群岛具有代表性的48种非木本

    来源: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6-18

  • 马都拉海峡海底中更新世晚期梭罗河古河谷的地质年代学与人类演化意义

    在探索人类演化的版图上,东南亚始终是块充满谜团的拼图。这里曾存在过神秘的 Homo erectus(直立人)种群,而著名的爪哇人化石就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梭罗河流域。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这片被海水淹没的巽他陆架(Sundaland)知之甚少——这片在冰期时连接东南亚大陆与诸岛的广阔平原,究竟在人类迁徙史上扮演着何种角色?2014-2015年,一次意外的海洋采砂工程揭开了这个谜题的冰山一角。在印尼泗水以北的马都拉海峡海底,采砂船意外挖掘出富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砂岩,其中包括两件 Homo erectus 头骨碎片。这是首次在淹没的巽他陆架发现古人类化石,为研究该地区古人类活动打开了全新窗口。为了破解

    来源:Quaternary Environments and Humans

    时间:2025-06-18

  • 马都拉海峡化石组合的埋藏学研究:揭示中更新世晚期巽他古陆古人类的选择性狩猎与骨髓加工行为

    在东南亚古人类演化研究中,爪哇岛长期作为 Homo erectus(直立人)演化的关键区域,但对其生存策略的认识仍存在巨大空白。传统研究多集中于陆地遗址,而对被海水淹没的巽他古陆(Sundaland)区域鲜有关注。更棘手的是,爪哇化石遗址普遍缺乏系统性埋藏学(taphonomy)分析,导致难以区分自然堆积与人类行为痕迹。马都拉海峡化石组合的发现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独特契机——这是首个发现于淹没巽他陆架的脊椎动物化石群,包含6372件标本,涵盖36个物种,其中还混杂着古人类化石。中国地质博物馆班达分馆联合荷兰莱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对这批特殊材料展开了系统性埋藏学研究。通过光学释光(OSL)测

    来源:Quaternary Environments and Humans

    时间:2025-06-18

  • Geotek X射线荧光岩芯扫描仪基本参数法在沉积物样品元素浓度估算中的准确性与局限性评估

    在地球科学领域,X射线荧光岩芯扫描仪(X-ray fluorescence core scanner, XRF-CS)因其高分辨率、无损检测的特性,已成为古环境重建和地质灾害评估的利器。然而这个"科学CT机"长期面临一个尴尬——它输出的元素强度数据就像没有刻度的温度计,能显示变化却无法标定绝对值。随着Geotek公司推出新一代采用基本参数法(Fundamental Parameter method, FP)的仪器,科学界亟需验证这些"自带标尺"的浓度估算值究竟能否扛起定量分析的大旗。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的研究针对这一技术痛点,首次对Geotek XRF-C

    来源: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6-18

  • 华北地区C3 植物碳同位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在古降水重建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碳同位素组成(δ13C)作为地质档案中的"气候密码",长期困扰科学界的核心难题在于:现有校准数据受地理变量干扰、气象数据不精确,且单物种响应模式能否代表区域气候特征存疑。当学者们试图通过空间梯度采样破解C3植物δ13C的气候响应规律时,海拔、经纬度等混杂因素如同交织的迷雾,而气象站距离导致的插值误差更让数据可靠性蒙上阴影。【研究方案】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时间换空间"策略,2004-2023年间在北京东灵山气象站毗邻区域(海拔1650米)开展持续20年的定点观测。通过控制地理变量、获取精准气象数据,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和物种/群落双尺度比较,首次建立基于群落水平的δ13C-降水

    来源: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时间:2025-06-18

  • 偏心率驱动的冰川期气候变率对热带安第斯山脉物种形成的影响机制

    在探索地球生命多样性的奥秘中,热带山地始终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安第斯山脉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其物种丰富度远超其他地区,但形成机制至今存在争议。传统理论认为长期气候稳定性和环境异质性共同塑造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计算机模拟却显示末次冰期出现了异常的物种形成高峰,这与现有古生态记录存在矛盾。更棘手的是,热带地区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稀缺,使得气候驱动生物进化的具体机制如同"黑箱"。为破解这一科学难题,德国波茨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选择哥伦比亚Fúquene湖的花粉记录作为"时间胶囊"。这个长达28.4万年的档案以平均60年的分辨率,完整记录了近三个冰川-间冰期旋回。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CR

    来源:Quaternary 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5-06-18

  • 欧洲早期尼安德特人的鸟类利用:塞尔维亚Velika Balanica洞穴MIS 8/7阶段的证据

    长期以来,欧洲早期古人类(如尼安德特人)的形象被固化为一群依赖大型哺乳动物狩猎或食腐的猎人,使用笨重的石制或木质工具获取猎物。鸟类因其飞行能力和低热量回报率,传统上被认为直到晚更新世(MIS 5之后)才成为人类重要的资源。然而,这一观点正受到越来越多考古证据的挑战。塞尔维亚Velika Balanica洞穴的发现,为重新审视早期尼安德特人的生态适应能力提供了关键线索。这项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的研究,由国际团队(包括Stefan Milošević、Zlatozar Boev等)主导,通过对洞穴第3层(MIS 8/7阶段,约30-19万年前)出土的25件鸟类

    来源: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6-18

  • 古群落功能结构与生态动力学建模:重建食物网及评估灭绝级联效应

    化石记录蕴藏着远古生态系统的关键生物学与生态学信息。基于古生物学数据构建的模型,能够解析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性(stability)、恢复力(resilience)和功能(function)的核心因素,为人类世生物多样性危机提供独特的深时参照。本研究详述了古食物网(paleo-food web)重建的标准流程:首先划定地质年代与地理范围,收集化石数据并重建古群落;接着依据捕食-被捕食关系将物种归类至功能群(guilds),构建营养级联网络;随后采用物种级网络和级联灭绝图模型(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 Model)量化群落功能结构,模拟动态过程;最终通过识别

    来源:Nature Protocols

    时间:2025-06-17

  • 有机与常规农业对柑橘园土壤微生物组的影响:环境与农艺变量的调控机制及生态功能比较

    在地中海地区,柑橘产业占据重要经济地位,但传统农业管理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引发了对土壤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担忧。欧盟自2000年起推行有机农业政策,然而关于其对多年生果树土壤微生物组影响的研究仍属空白。更关键的是,土壤微生物作为"地下黑箱",其群落结构和功能如何响应不同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这些问题促使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在《Microbiological Research》期刊。研究团队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合BeCrop®功能预测算法,对西西里东部8个有机和7个常规柑橘园的150份土壤样本进行分析。通过16S rRNA(细菌)和IT

    来源: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壳聚糖/核桃壳粉复合生物吸附剂优化制备及其对阳离子染料甲基紫2B的高效去除机制研究

    随着全球纺织工业每年排放超过70万吨合成染料,其中15-50%未固着的染料直接进入水体,三苯甲烷类阳离子染料甲基紫2B(MV 2B)因其致癌性、高毒性和难降解特性成为环境治理的顽疾。传统水处理技术面临成本高、二次污染等瓶颈,而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CHS)虽具氨基(–NH2)和羟基(–OH)等活性基团,却存在酸性溶解和机械强度差的缺陷。与此同时,全球每年产生110万吨核桃壳(WS)废弃物,其富含35%木质素和55.2%全纤维素的结构特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针对这一现状,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WS粉末以不同比例(25%、50%)负载到CHS基质中,开发出新型生物复合吸附剂CHS/WS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时间:2025-06-17

  • 澳大利亚高海拔冰河时期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蓝山脉Dargan Shelter的考古发现揭示晚更新世人类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东部高地被视为晚更新世人类迁徙的寒冷气候屏障,传统观点认为人类在冰河时期仅活动于冰缘带(periglacial zone)以下区域。这一认知主要基于塔斯马尼亚和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地区的考古发现,那些地区最早的高海拔人类活动证据仅能追溯至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然而,这种"高山屏障"假说始终缺乏来自蓝山脉(Blue Mountains)等高海拔区域的系统性验证。随着全球范围内不断发现冰河时期高海拔人类活动的证据——从青藏高原40-30千年前的定居,到埃塞俄比亚冰川覆盖的贝尔山脉中石器时代觅食者的踪迹——澳大利亚是否也存在类似适应策略成为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为破解这一谜题,

    来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

    时间:2025-06-17

  • 体型成分匹配的男女在瞬态中性-冷环境中的生理与感知反应差异研究

    在空调普及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男女对温度的感受差异常引发“空调之争”——女性往往抱怨温度太低,而男性却觉得刚刚好。这种差异究竟源于体型差异还是更深层的生理机制?尽管既往研究表明,女性代谢率较低、体脂率较高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但当男女体型和体成分(如身高、体重、骨骼肌和脂肪量)严格匹配时,这种差异是否依然存在?西安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发表的最新研究,为这一争议提供了科学解答。研究团队采用阶梯式降温实验(24→20→16°C,4°C/h),对19名体型匹配的健康青年(9男/10女)进行多维度监测。关键技术包

    来源: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时间:2025-06-17

  • 海岸带水文交互系统中土地利用与咸水入侵对硝酸盐动态的耦合调控机制及生态效应

    海岸带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关键地带,其氮循环过程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然而,复杂的硝酸盐来源(包括农业化肥、土壤氮、粪污污水等)与差异化的水文过程(如古咸水入侵与现代海水入侵)相互交织,使得海岸带硝酸盐污染治理面临巨大挑战。更棘手的是,高盐环境会抑制反硝化作用,导致硝酸盐积累并产生强温室气体N2O。莱州湾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其南部存在三层分布的古咸水层(PSIA),而东部则是现代海水入侵区(MSIA),这为揭示不同水文交互模式下硝酸盐动态规律提供了天然实验场。南京大学朱晓斌团队联合多家机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的研究中,创新性地将稳

    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时间:2025-06-17

  • 多功能两亲性纳米多孔Zr-MOFs:硝基酚检测与降解、可视化H2 O2 传感及抗菌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硝基酚类化合物(NPs)如2,4,6-三硝基酚(TNP)因其高毒性、致癌性和环境持久性,成为工业废水中的顽固污染物。传统方法往往将污染物的检测与降解分离处理,导致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此外,现有纳米酶材料多依赖贵金属催化剂,限制了实际应用。针对这些问题,韩国国立研究基金会支持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通过改造锆金属有机框架(MOFs),开发出集检测、降解、传感和抗菌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材料。研究采用表面活性剂修饰策略,将不同疏水链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8/12/16)共价接

    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时间:2025-06-17

  • 荧光标记结合自动化图像分析:洗衣废水中微纤维的灵敏定量与形态学标准化检测方法

    洗衣废水中潜藏的微纤维污染正成为全球水环境的隐形威胁。合成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释放的微纤维(MFs)占水体微塑料污染的40–90%,其纤细的形态和高迁移性使得传统检测方法面临巨大挑战。现有技术如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虽能精确表征,但高昂成本和复杂操作阻碍了大规模应用。更棘手的是,洗涤过程中的机械作用会导致纤维断裂,产生更多难以追踪的亚毫米级碎片——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携带污染物进入食物链,最终威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来自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创新成果。研究者另辟蹊径,利用

    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时间:2025-06-17

  • 极端环境下重金属竞争效应与环境因子对固化飞灰中金属浸出的协同驱动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垃圾焚烧飞灰(FA)中重金属(HMs)的环境风险日益凸显。尽管有机螯合剂(CAs)因其成本效益被广泛用于FA稳定化处理,但极端环境条件下螯合物的长期稳定性及多金属离子竞争效应始终是未解难题。传统方法往往忽视季节性温湿度变化对HMs迁移转化的影响,而实际填埋场中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会显著改变FA的物理化学性质。更棘手的是,不同HMs与螯合剂结合能力的差异可能导致"此消彼长"的竞争现象,例如Cu2+因其更高的亲和力会优先与螯合剂结合,进而抑制其他金属的稳定化效果。这些科学盲区不仅制约着稳定化技术的优化,更埋下了二次污染隐患。来自四川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

    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时间:2025-06-17

  • 中国东部及中部表土铬空间分布格局与多源驱动机制解析

    铬(Cr)作为一种具有生态毒性的重金属,在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超标率达1.1%,其六价态(Cr(VI))的高迁移性和强毒性尤其令人担忧。然而,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土壤铬分布同时受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传统研究方法难以解析这种复杂交互作用。更棘手的是,源自基性-超基性岩的高背景值区域叠加工业排放后,污染风险呈指数级上升——正如塞尔维亚研究中发现的工业区人为污染与地质背景的协同效应。这种"天然本底+人为叠加"的复合污染模式,使得精准溯源和风险管控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难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Qingye Hou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时间:2025-06-17

  • 高密度压实FEBEX膨润土中γ辐射的微生物与矿物学响应及其对核废料处置库安全评估的启示

    核能利用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处置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深地质处置库(DGR)作为目前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其安全评估需跨越十万年时间尺度。其中,膨润土因其优异的膨胀性和离子交换能力被广泛选作工程屏障材料,但高放射性废物释放的γ辐射与压实膨润土的极端环境可能影响其微生物群落及矿物稳定性,进而威胁处置库长期安全。尽管前人已对膨润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展大量研究,但关于γ辐射与高密度压实复合作用下微生物-矿物互作的系统性数据仍属空白。针对这一关键问题,由西班牙国家放射性废物管理公司(ENRESA)支持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了创新性成果。研究通过模拟D

    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时间:2025-06-17


页次:3/652  共13030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