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极端盐度梯度下鲨鱼湾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50 PSU)的生态效应认知有限,尤其缺乏对鱼类群落结构、功能群组成及保护价值的系统评估。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论文,通过立体诱饵远程水下视频系统(stereo-BRUVs)技术,对4类栖息地(沙地、海草床、低/高起伏叠层石)的288个位点进行观测,结合盐度(15.7-91.5 PSU)、温度(16.7-20.4oC)等环境参数测定,首次完整解析该区域鱼类群落特征。【研究结果】环境特征:盐度梯度呈现三阶段变化,法乌尔海槛(Faure Sill)形成48.1-63.5 PSU的过渡带,而哈梅林池(Hamelin Pool)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黄河口近岸海湾泾海湾河流通量与海水入侵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差异化调控机制

    泾海湾作为黄河口典型的半封闭海湾,正面临河流输入与海水入侵的双重胁迫。随着沿海城市化加速,工业废水与农业径流携带过量氮磷入海,引发赤潮频发、低氧区扩张等生态危机。更棘手的是,海水入侵改变了传统河口盐度格局,但这两股力量如何塑造浮游植物——这个维系海洋食物网基础的关键生物群体,仍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Sun Jun团队在《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的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泾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响应机制。通过2023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的9个站位网格化采样,结合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等环境参数测定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阿拉伯海东部微生物基因组与生物地球化学通路的宏基因组重建:碳氮通量动态的深层解析

    在浩瀚的阿拉伯海东部,一场看不见的微生物"交响乐"正随着季风节律悄然上演。这片海域独特的季节性营养盐波动,驱动着微生物群落上演着复杂的碳、氮、硫元素循环"舞蹈"。然而,这场微观世界的关键演出长期以来存在诸多未解之谜:究竟哪些微生物"演员"在主导这些过程?它们的代谢"剧本"如何随季风更迭而改写?这些微观活动又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宏观叙事?传统研究多聚焦于缺氧区(OMZ),而对富含叶绿素最大值层(C-Max)这一生物地球化学热点区域的认知仍停留在"黑箱"阶段。更棘手的是,常规的扩增子测序技术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揭示微生物群落功能潜力的全貌。这种认知空白使得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这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Nanaimo组上白垩统Santonian–Campanian阶沟鞭藻囊新种:生物地层学与古环境重建意义

    在地球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白垩纪被称为"沟鞭藻的黄金时代"——这些微小的海洋浮游生物通过形成有机质囊孢(dinoflagellate cysts),在沉积岩中留下了跨越亿年的生命密码。然而,北美东太平洋地区的晚白垩世沟鞭藻化石记录却长期存在显著空白,特别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Nanaimo组地层,其生物地层框架长期依赖菊石和双壳类等宏观化石。这种知识缺口严重制约了该地区与北半球其他海域的古环境对比研究,也阻碍了科学家们解码乔治亚盆地(Georgia Basin)这一重要前弧盆地的演化细节。为填补这一空白,由Sandy M.S. McLachlan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对Nanaimo组Hasla

    来源:Marine Micropaleontology

    时间:2025-06-17

  • 地中海关键栖息地海洋巨型动物兼捕热点区域的综合识别方法与保护策略

    在地中海蔚蓝的海域中,海龟优雅划水的背后隐藏着生存危机——每年数以千计的海洋巨型动物被渔网误捕。希腊扎金索斯岛作为地中海第二大蠵龟巢区,其周边海域既是Scopoli's Shearwater(斯氏鹱)的繁殖地,又是多种海洋生物的迁徙走廊。然而,小型渔业(SSF)的扩张使得兼捕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监测方法因渔船尺寸限制和数据偏差难以精准识别高风险区域。为解决这一难题,由WWF希腊资助的Caretta2Zakynthos项目团队开展创新研究。他们突破性整合三种方法:1) 通过Sentinel-1 SAR卫星影像分析2014-2024年2-12米渔船分布,2) 对32位当地渔民(占总数90%)进行LE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巴西易危鹦鹉鱼种群连通性研究:遗传多样性、基因流与保护策略

    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鹦鹉鱼(Labridae: Scarinae)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们既是初级生产者的消费者,又是礁石生物侵蚀的贡献者。然而这些色彩艳丽的鱼类正面临全球性过度捕捞的威胁,特别是在巴西海域,7种特有鹦鹉鱼中已有5种被列入受威胁物种名录。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对这些关键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和连通性知之甚少,这严重制约了保护策略的制定。由巴西研究团队开展的本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两种易危鹦鹉鱼——Sparisoma frondosum(阿加西氏鹦鹉鱼)和S. axillare(灰鹦鹉鱼)的遗传格局。研究团队沿巴西海岸线(从00°50'S到27°30'S)采集了104份S. fr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绿潮藻石莼(Ulva prolifera)温度适应机制解析:生理与转录组联合揭示其越冬越夏策略及生态治理启示

    【研究背景】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水富营养化正使绿潮灾害愈演愈烈。自2007年起,中国南黄海连续18年暴发全球最大规模的绿潮,2021年覆盖面积高达1746平方公里。这些由石莼(Ulva prolifera)主导的"海上草原"不仅散发腐臭危害健康,更通过耗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造成年均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作为绿潮"霸主",石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卓越的广温适应性——既能熬过黄海寒冬,又能挺过炎夏,这种"双温耐受"特性使其种群能全年存活,成为绿潮连年暴发的关键。但学界对其温度适应机制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空白:高温响应研究初现端倪,而低温适应机制尚属未知,更缺乏冷热应激的对比分析。【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团队采集青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巴西海岸两种河口系统自然与人为历史变化的对比研究:基于底栖有孔虫的古生态质量状态评估

    巴西海岸线长达8000公里,其河口系统长期面临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桑托斯-圣维森特-贝尔蒂奥加河口(桑托斯)因20世纪工业化及桑托斯港建设遭受严重污染,而卡拉维拉斯-新维索萨河口(卡拉维拉斯)则因1960年代新入海口形成经历自然演变。如何区分这两种驱动力的生态效应,成为河口管理的核心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来自巴西研究团队在《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研究,通过对比两个河口的沉积记录,首次整合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指标(TOC、TN、C/N、δ13C及重金属)与四种底栖有孔虫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exp(H’bc)、生态质量比EQR、耐受物种指数TSI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亲代环境胁迫对桡足类后代极端事件恢复能力的跨代影响机制研究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s, MHW)和缺氧等极端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峻挑战。桡足类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关键环节,其种群动态直接影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然而,当前研究多聚焦于单代应激响应,对极端事件造成的跨代效应知之甚少,特别是复合事件的影响机制和性别差异更是一片空白。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穆斯基分校的研究团队以广布种桡足类Acartia tonsa为模型,创新性地设计了包含暴露期和恢复期的两代实验。研究通过控制亲代(F1)暴露于不同组合的MHW(25°C)和缺氧(35% O2sat.)条件,系统评估了后代(F2)在恢复环境中的生存、生长和生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长江口围堤工程对鱼类与浮游生物群落的同步限制效应研究

    海岸带湿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扩张,围堤、闸坝等工程设施在保护岸线的同时,也通过潮汐限制(Tidal restriction)深刻重塑着湿地生态系统。尽管这类工程常以植被和鸟类恢复为目标,其对非目标水生生物的影响却长期被忽视。长江口崇明东滩作为东亚最大的河口湿地之一,其围堤工程虽成功控制了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但由此产生的生态连锁反应仍属未知。这种认知空白使得生态工程可能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在修复某些生态功能的同时,无意中损害其他关键组分。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来自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Marine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对底栖群落的生态影响:研究趋势与机制解析

    随着全球淡水需求激增,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干旱地区的重要水源供给方式。然而每生产1m3淡水就会产生1.5m3浓盐水(brine),这种盐度达70-90 PSU(实用盐度单位)的排放物含有抗结垢剂、重金属等添加剂,与电厂冷却水混合后温度可升高5-7°C,对海洋底栖生态系统构成多重胁迫。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生活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底栖群落——它们不仅是海洋食物网的基础环节,更是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全球海水淡化产能已达9500万m3/天,关于其生态影响的研究却呈现"三不均衡"现象:宏底栖动物(macrofauna)研究占比39%远超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的26%;波斯湾和地

    来源: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时间:2025-06-17

  • 巴西儿童早期死亡率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度:一项基于全国人口数据的25年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早期死亡率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提出到2030年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降至25‰以下,但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展差异显著。巴西作为南美洲人口大国,虽在2000-2015年间U5MR显著下降,但区域不平等问题突出——最富裕的南部圣卡塔琳娜州U5MR(11.5‰)仅为最贫困的北部罗赖马州(24.6‰)的一半。更令人担忧的是,2018-2022年间全国U5MR和婴儿死亡率(IMR)出现回升趋势,这与COVID-19大流行导致的医疗资源挤兑是否存在关联?巴西能否如期实现更严格的IPEA目标(U5MR<8.3‰)?这些问题亟待科学解答。为此

    来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Americas

    时间:2025-06-17

  • 美国老年人群定量吸入器使用现状及可持续替代方案障碍:基于人群的医疗保险数据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医疗行业作为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减排行动迫在眉睫。美国医疗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中国的1.6倍、欧盟的2倍以上,其中含氢氟烃推进剂的定量吸入器(metered-dose inhalers, MDI)成为重要排放源——单个MDI设备产生23.1kg二氧化碳当量(CO2e),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430-3220倍。尽管欧洲多国已通过政策引导成功转向更环保的干粉吸入器(dry powder inhalers, DPI)和软雾吸入器(soft mist inhalers, SMI),占全球吸入器市场40%的美国却缺乏系统性研究。为此,Rutgers大学等

    来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Americas

    时间:2025-06-17

  • 综述:东南亚国家血友病护理的经济毒性

    东南亚国家血友病护理的经济毒性摘要血友病作为一种罕见的慢性出血性疾病,其高昂的治疗成本在东南亚(SEA)地区引发严峻的经济毒性(FT)。该地区占全球人口的9%,却聚集了35%的血友病患者。尽管存在替代疗法(如凝血因子浓缩物CFCs),但治疗覆盖率不足世界血友病联盟(WFH)目标最低值(1 IU/人),导致患者长期面临关节损伤、颅内出血等风险。本文系统分析了FT的驱动因素,并提出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解决方案。FT的驱动因素1. 保险覆盖不足SEA地区医疗体系差异显著:新加坡98%的未成年患者可接受预防性治疗,但泰国仅能提供10-15 IU/kg的不足剂量。菲律宾的国民健康保险(PhilHealth

    来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Southeast Asia

    时间:2025-06-17

  • 波士顿公立学校连续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决策工具:CO2 案例研究与健康学习环境优化

    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超5,000万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仅次于居家,而老旧校舍普遍存在通风不足问题。波士顿公立学校(BPS)作为美国最古老的学区之一,70%建筑建于1940年前,仅三分之一配备中央暖通空调(HVAC)系统。COVID-19大流行凸显室内空气质量(IAQ)对感染控制的关键作用,但传统短期监测难以捕捉CO2动态变化——这一反映通风效率的核心指标。尽管CO2浓度超过1,000 ppm可能损害认知功能,但学校普遍缺乏持续监测能力。为此,波士顿大学与BPS合作建立全球最大校园IAQ传感器网络,旨在破解"数据黑箱",为健康学习环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概要研究团队利用3,659个商用Smart

    来源: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Americas

    时间:2025-06-17

  • 美国1998-2022年亚微米颗粒物(PM1 )浓度估算:基于PM2·5 组分数据的全国性高分辨率研究

    随着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研究的深入,颗粒物尺寸特异性毒性日益受到关注。传统PM2·5标准可能掩盖了亚微米颗粒物(PM1)更强的健康危害——其更高的肺泡沉积率(可达PM2·5的2倍)和更大比表面积,理论上具有更强的毒性潜能。中国等国的研究已显示PM1与肺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强于PM2·5,但美国因长期缺乏系统性PM1监测数据,相关健康评估严重滞后。更棘手的是,PM2·5中难以调控的自然源组分(如沙尘)主要分布在1-2.5μm区间,可能导致现行监管策略"事倍功半"。为解决这一科学瓶颈,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发表突破性研究。他们创新性地将

    来源: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时间:2025-06-17

  • 综述:生物多样性、健康科学与人类享有健康环境的人权

    引言当前全球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健康不平等的双重危机。国际社会虽已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联合国《健康环境权决议》,但环境决策中仍缺乏对生物多样性-健康联动的系统性考量。最新研究表明,六项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行星边界已被突破,这对人类健康构成级联风险。健康人权框架2022年联合国大会正式承认健康环境权,其实质内涵包括清洁空气、安全气候、生物多样性等要素。然而法律实践中,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健康影响评估明显滞后于其他环境要素。典型案例显示,土耳其金矿诉讼案中法院仅考量矿区邻近居民的急性健康损害,却忽视远距离人群的慢性暴露风险,这暴露出环境司法对生物多样性健康效应的认知局限。全球治理缺

    来源: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时间:2025-06-17

  • 全球能源与材料消费趋势的公平性分析:基于体面生活标准的需求缺口与生态压力研究

    随着全球能源与资源消耗在过去半个世纪激增,人类已面临多重生态危机临界点。令人震惊的是,最富裕国家造成了90%的超行星边界排放,而全球最富10%人群的碳排放量是最穷50%总和的4倍。与此同时,数十亿人仍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种"双输"局面引发深刻思考:全球消费增长是否发生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为解答这一核心问题,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的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发表开创性研究。通过构建体面生活标准(DLS)的能源(DLE)和材料(DLM)需求模型,结合119国能源足迹和154国物质消费数据,首次系统评估了全球消费趋势的公平性。研究发现:当前全球能源和物质消费总

    来源: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时间:2025-06-17

  • 健康优先还是气候与健康并重?德国生活方式相关气候敏感健康咨询的框架效应研究

    随着地球系统关键边界(如气候变化、生物圈完整性)的持续突破,人类健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实现"地球边界内的健康"需要系统性变革,其中健康饮食和可持续交通被列为最具潜力的转型领域。然而《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显示,这两大领域的全球进展依然滞后。在此背景下,医疗专业人员因其社会公信力被视为关键变革推动者,气候敏感健康咨询(CSHC)和行星健康共益处方等新兴概念应运而生。但现实困境在于:医生们既被期待通过咨询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又对患者接受度充满疑虑——究竟该强调健康收益,还是同时揭示气候共益与风险?德国马丁路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发表了一项开创性

    来源: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时间:2025-06-17

  • 全球条约对商用化学添加剂的影响:多溴联苯醚历史监测数据的Meta分析揭示政策延迟效应

    在现代化工产品广泛应用的今天,商用化学添加剂如同“隐形乘客”潜伏在电子产品、纺织品乃至日常家居用品中。其中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典型的阻燃剂,虽赋予材料防火性能,却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PBT)特征引发全球健康隐忧。尽管国际社会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等条约逐步限制PBDEs使用,但老旧产品持续释放、跨国贸易漏洞以及化学替代品的“旋转门效应”,使得人类暴露风险长期悬而未决。这种“禁用却难禁绝”的困境,亟需系统性证据评估政策实际效力。针对这一科学命题,复旦大学联合上海东方人才计划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整合全球343项研究、覆盖94国的室内灰尘与人体样本数据,结合生产使用时间轴

    来源: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时间:2025-06-17


页次:5/650  共12982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