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钮虫胶介导制备锌铜氧化物纳米颗粒用于废水处理:一种绿色高效吸附剂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纺织、化妆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含有偶氮染料的工业废水排放已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些染料不仅难以生物降解,还具有致癌、致突变特性,传统处理方法如混凝、膜过滤等存在能耗高、二次污染等缺陷。在此背景下,开发高效、可持续的废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德里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印度传统材料钮虫胶(BL)作为生物还原剂,成功制备了锌铜混合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ZnCu-(O) NPs)。该研究通过多尺度表征揭示了BL修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机制:在保留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的同时,BL中的树脂酸和多酚类物质使纳米颗粒表面电荷由正变负,显著提升了胶体稳定性和染料吸附选择性。相关成果发表在《Materials C

    来源: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时间:2025-06-19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对开江—梁平海槽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的控制机制

    二叠纪作为古生代—中生代转折的关键时期,见证了包括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喷发在内的重大地质事件。ELIP的喷发不仅导致区域性构造变革,更通过释放CO2、SO2等气体引发全球气候波动与海洋化学变化,甚至被认为是瓜德鲁普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重要诱因。然而,关于ELIP对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的长期控制机制,特别是其在外带区域(如开江—梁平海槽)的具体影响仍存在认知空白。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DY1H井29个岩心样品的系统分析,结合扬子板块其他区域数据,首次揭示了ELIP与开江—梁平海槽有机质富集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发现,该海槽自卡匹敦期晚期至吴家坪期经历了"先隆升后沉

    来源: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时间:2025-06-19

  • 海洋工程用砂涂覆混杂FRP管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海水环境下的耐久性评估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沿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混凝土和钢材的需求激增,但传统材料的生产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开采河砂还会破坏生态环境。更严峻的是,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会腐蚀钢筋,导致结构耐久性急剧下降。为此,学术界提出用海水海砂混凝土(SWSSC)替代普通混凝土,并采用非金属的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作为增强材料。然而,FRP管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这一决定结构整体性的关键因素——在长期海水暴露下的演变规律尚不明确,特别是采用砂涂覆技术增强表面粗糙度的混杂FRP(HFRP)管,其耐久性数据更是空白。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以1:1比例交替缠绕制成外

    来源:Marine Structures

    时间:2025-06-19

  • 科威特空气质量研究:沙尘事件对PM2.5 和PM10 的差异化影响及环境健康启示

    在阿拉伯湾的炙热沙漠中,科威特常年被沙尘笼罩,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不仅模糊了天际线,更潜藏着威胁居民健康的隐形杀手。这片富饶的石油之国面临着独特的环境挑战——极端高温与频繁沙尘事件交织,使得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常年超标。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指南在这里仿佛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日益增多的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病例,正无声诉说着环境与健康之间的残酷关联。为破解这一困局,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为期四年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分析2021-2024年科威特气象局和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团队首次量化了三种沙尘事件(沙尘暴、扬尘、尘霾)对颗粒物浓度的差异化影响。研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来源:Kuwait Journal of Science

    时间:2025-06-19

  • 珊瑚礁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标的空间插值建模与采样优化研究

    珊瑚礁生态健康评估的核心挑战在于关键生物多样性变量的空间可视化。这项创新研究在留尼汪岛岸礁(fringing reefs)展开,通过精心设计的2,599个圆形样方(100 m2),系统评估了9项视觉化底栖生物指标——这些指标源自权威文献,涵盖底栖群落结构、生命活力及其恢复力(Resilience)与抗性(Resistance)机制。研究团队采用分层采样策略,按4个站点、2个典型区域(外坡outer slope/礁坪reef flat)和14种生境进行系统布点。数据分析证实,该采样强度足以实现所有景观单元(站点/区域/生境)内9项指标的统计学区分与空间建模。通过逐步削减采样点的敏感性测试,研究首

    来源:Coral Reefs

    时间:2025-06-19

  • 地理优势土壤(古土壤与黄土)对Cu2+ 污染的地球化学修复及频谱激电监测研究

    铜(Cu2+)污染是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作为能源和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铜的开采和加工导致大量含铜酸性废水排放,43%的矿区铜浓度超过安全标准(GB 15618 I级限值35 mg/kg),引发神经系统损伤等健康风险。传统修复技术如活性炭吸附虽有效,但成本高昂且难以规模化应用。与此同时,中国广泛分布的古土壤和黄土因富含碳酸钙(CaCO3)和独特的结构特性,展现出潜在修复优势,但其作用机制与工程适用性尚未系统评估。此外,现有污染监测技术(如钻孔取样)存在破坏性强、时效性差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浙江大学团队在《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发表

    来源: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时间:2025-06-19

  • 温度与腐殖酸协同调控下氧化铁纳米颗粒对硒吸附的机制研究及环境应用

    硒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工业活动导致的环境硒污染日益严重。燃煤电厂、金属冶炼等排放的亚硒酸盐(SeO32−)和硒酸盐(SeO42−)具有高迁移性和生物毒性,而放射性同位素79Se的半衰期长达32.7万年,对核废料处置构成长期威胁。传统吸附材料难以兼顾高效性与可再生性,且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腐殖酸(HA)会干扰硒的固定过程。为解决这一难题,斯洛伐克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发表论文,系统探究了合成温度(30-90°C)和HA对铁氧化物纳米颗粒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穆斯堡尔谱(Mössbauer spectr

    来源: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时间:2025-06-19

  • 综述:好氧颗粒污泥生物膜技术中的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对处理效率的影响——批判性综述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与结构好氧颗粒污泥(AGS)展现出三种典型形态:菌胶团型、丝状型和复合型。这些直径0.5-5毫米的致密颗粒由微生物自聚集形成,其核心-边缘分层结构极具特色——外层以硝化细菌(如Nitrosomonas)为主,负责氨氮氧化;中间层由反硝化菌(如Denitrificans spp.)主导;而厌氧核心则聚集着聚磷菌(如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这种"同心圆"式布局使得AGS能同步实现碳、氮、磷的去除,沉降速度较传统活性污泥提高3倍以上。微生物群落的精妙协作AGS中微生物占比呈现规律性分布:普通异养菌(OHOs,35-55%)分解有机物,氨氧化菌(AOB,

    来源: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时间:2025-06-19

  • 磺酸化活性炭高效去除锌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实验与分子动力学研究

    在锌湿法冶金工业中,氟化物(F-)污染如同潜伏的"工业刺客"——微量存在即可在电解过程中形成腐蚀性极强的氢氟酸(HF),不仅会蚀穿铝阴极导致锌板剥离困难,还会全面攻击管道设备。传统化学沉淀法如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在去除氟化物的同时常造成锌(Zn2+)的共沉淀损失,而离子交换技术则面临成本高昂的困境。更棘手的是,随着二次资源利用的普及,原料中杂质含量波动加剧,使得现有技术难以稳定达标。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伊玛目霍梅尼国际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发表创新成果,将廉价的活性炭通过硫酸磺酸化改造,打造出兼具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特性的"氟离子捕手

    来源: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时间:2025-06-19

  • 2007年Zaca火灾对南加州Santa Cruz Creek流域水文长期恢复的影响:基于双方法模拟与遥感评估的创新研究

    在地中海气候区的野火频发背景下,极端火灾事件对流域水文过程的长期影响机制始终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2007年Zaca火灾作为南加州历史上最严重的高强度野火之一,其烧毁面积中80.3%达到高严重度,为研究极端扰动后的水文恢复提供了独特案例。传统研究多聚焦短期(<7年)恢复监测,而Santa Barbara县防洪局提出的"5年恢复期"假说缺乏长期验证。更关键的是,现有模型难以同步追踪植被恢复与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响应,这直接制约着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警能力。为破解这些难题,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发表了一项跨越23年(2001-2

    来源: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

    时间:2025-06-19

  • 酸性矿山废水长期灌溉下稻田土壤中铜镉的淋溶行为与机制解析

    在广东大宝山矿区,酸性矿山废水(AMD)长期灌溉导致周边稻田土壤饱受重金属污染之苦,甚至让当地得名"癌症村"。这种pH极低且富含硫酸盐和重金属的废水,不仅破坏土壤生态,更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尽管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已有研究,但AMD持续输入条件下,铜(Cu)和镉(Cd)这两种典型毒害金属如何动态迁移、形态如何转化,仍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尤其令人困惑的是,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的波动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关系始终缺乏定量刻画。来自中国某高校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发表的研究,通过180天的模拟AMD淋溶实验,首次揭示了C

    来源: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时间:2025-06-19

  • 超声降解PFAS的分子机制: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与密度泛函理论的多尺度研究

    在当代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因其碳-氟键的超强稳定性被称为"永久性化学品"。这类广泛应用于不粘涂层、消防泡沫等领域的合成物质,已在极地冰川和人类血液中被检出,其与内分泌紊乱、免疫毒性的关联引发全球警觉。传统处理方法如活性炭吸附仅能转移污染物,而高温焚烧可能产生二噁英等次生危害。声化学降解技术因能同时产生5000K高温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双杀"机制被视为突破性解决方案,但分子层面的降解路径始终是制约技术优化的黑箱。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的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反应分子动力

    来源: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时间:2025-06-19

  • 全球矿产供应链中的诱导社会责任:尾矿坝溃坝事故致死关联性研究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加速,锂、钴等矿产资源需求预计未来20年将增长4倍,但采矿活动上游的尾矿坝溃坝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生态与生命损失。仅1928-2020年间,全球46国发生366起溃坝事故,导致3043人死亡。这些事故不仅关乎资源开采国,更通过供应链与汽车制造等消费国产生隐性关联。如何量化消费端对采矿事故的"远程责任",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键难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等资助的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诱导社会责任"(Induc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R)概念,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ulti-Regional Input-Outpu

    来源: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时间:2025-06-19

  • 消息框架对可重复使用杯推广的异质性效应:基于因果森林方法的实证研究

    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加剧。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塑料年产量从2.34亿吨飙升至4.6亿吨,其中大量废弃物最终进入海洋或填埋场。韩国的情况尤为严峻——2021年塑料废弃物总量较2010年增长2.5倍,而一次性塑料杯的消耗量在2017-2020年间激增57%,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类。尽管政府推出可重复使用杯折扣政策(如300韩元奖励),但实际使用率仍不理想:仅有16%的杯主会每日使用。这种"拥有却不使用"的困境,暴露出传统经济激励措施的局限性。为破解这一难题,韩国高丽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行为经济学中的"助推理论"(nudging)引入环保政策研究。他们通过1316人的大

    来源: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时间:2025-06-19

  • 层级双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H-ZIF-67-C@NiCo-LDH@Ag2 S的构建及其在抗生素高效降解中的机理与应用

    抗生素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诺氟沙星等药物通过水产养殖和医疗废水进入生态系统,不仅诱发耐药菌扩散,更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传统处理方法存在效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而光催化技术虽能利用太阳能降解污染物,却受限于载流子复合率高、光谱响应窄等瓶颈。尤其对于结构复杂的抗生素,现有催化剂难以实现高效矿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成果,通过创新设计层级双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H-ZIF-67-C@NiCo-LDH@Ag2S(H-Z@NC@Ag2S),成功突破上述技术壁垒。研究采用溶剂剥离结合水热法的合成策略,以ZIF-67-C

    来源: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时间:2025-06-19

  • 心理与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影响公众对直接空气捕获与利用技术的接受度?

    全球气候治理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巴黎协定设定的1.5°C温控目标,各国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然而现有技术存在明显短板:可再生能源受限于间歇性发电特性,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面临高能耗和公众抵触,而航空、航运等"难减排行业"更是缺乏有效脱碳手段。在这种背景下,直接空气捕获与利用技术(Direct Air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DAC-U)因其既能从大气中直接捕集CO2又能将其转化为燃料的双重优势,被国际能源署(IEA)列为关键负排放技术。但这项技术在日本等高度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能否获得公众支持,成为决定其推广成败的关键因素。日本九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

    来源: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时间:2025-06-19

  • 涡激振动发电与抽水蓄能混合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估及其环境效益分析

    随着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从280 ppm飙升至472 ppm,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危机。尽管《巴黎协定》设定了控温目标,但传统能源转型仍面临巨大挑战。海洋覆盖地球70%面积,蕴藏着波浪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但其间歇性特性制约了实际应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海洋能技术如Pelamis波浪能转换器虽环保性能优于化石燃料,却受制于钢材用量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一种融合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VIV)与抽水蓄能技术的创新系统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利用水流自然涡旋实现零外部能耗的水体提升,为破解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由Alkın

    来源: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时间:2025-06-19

  • 二维层状BiOCl中本征对称电场与氧空位协同增强光催化性能的机制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光催化技术因其绿色高效特性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和低效迁移严重制约了催化效率。传统异质结构建策略虽能通过界面内建电场促进电荷分离,但难以充分利用材料本征特性。二维层状氯氧化铋(BiOCl)因其独特的[Bi2O2]2+/[Cl2]2-交替层结构,天然存在沿Z轴对称分布的本征对称电场(ISEFs),而氧空位(OVs)的引入可进一步调控电子结构。如何通过形貌调控协同优化ISEFs与OVs,成为突破光催化效率瓶颈的新思路。西藏大学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发表的研究中,通过调节乙二醇/水

    来源: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时间:2025-06-19

  • 热氧化温度调控WO3 薄膜微结构及其对NO2 气敏性能的增强机制研究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大气中氮氧化物(NO2)污染已成为威胁呼吸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大隐患。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规定NO2暴露限值为1 ppm/15分钟,而现有传感器在灵敏度、工作温度等方面存在局限。三氧化钨(WO3)作为n型半导体(带隙2.6-3.3 eV),虽在乙醇、丙酮等气体检测中表现优异,但其NO2传感性能受氧化温度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仍属空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发表论文,通过直流(DC)磁控溅射沉积200 nm钨膜,在400-700°C温度区间热氧化制备WO3薄膜,首次揭示氧化温度通过调控结晶度与表面形

    来源: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时间:2025-06-19

  •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种族歧视的密集纵向研究:系统综述与元分析

    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中,种族歧视(racial-ethnic discrimination)如同无形的荆棘,持续刺痛着少数族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大量横断面研究已证实歧视与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关联,但传统研究方法难以捕捉这种动态关系的微观机制——就像用望远镜观察流星雨,只能看到光迹却无法追踪每颗流星的轨迹。正是这一研究空白,促使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密集纵向研究(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ies)这一"显微镜"式的研究范式。由Yijie Wang领衔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发表的研究,首次系统整合了24个

    来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时间:2025-06-19


页次:358/1051  共21011篇文章  
分页:[<<][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