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ATF4:肥胖诱导肝病中肝脏调节性 T 细胞功能的关键调控因子

    在生命科学的免疫学领域,肥胖与肝脏疾病的关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肥胖引发的肝脏疾病也逐渐增多。其中,调节性 T 细胞(Tregs)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肥胖诱导的肝脏疾病中,Tregs的功能及转录调控机制却并不清晰。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这一成果对于揭示肥胖诱导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多

    来源:Science Immunology 17.6

    时间:2025-03-16

  • T 细胞信号传导新发现:QRICH1 调控 CARD11 影响 CD8+T 细胞功能

    T 细胞信号传导是一系列精心协调的分子相互作用,它将 T 细胞受体(TCR)的结合转化为影响细胞功能的基因表达变化。Carter 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富含谷氨酰胺蛋白 1(QRICH1)在 TCR 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它通过调节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蛋白 11(CARD11)信号支架来发挥功能。TCR 结合后,QRICH1 以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与 CARD11 结合,并对上调核因子 κB(NF-κB)的 CARD11 信号事件进行负调控。CARD11 和 QRICH1 之间的这种诱导性相互作用调节了 CD8+T 细胞的激活和功能。这些研究结果为 TCR 结合后如何调节 T 细胞信号传导提供了新的见解

    来源:Science Immunology 17.6

    时间:2025-03-16

  • 基于类固醇生成途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精准预测生物年龄

    在时光的长河中,衰老悄然而至,它可不只是岁月流逝那么简单,而是细胞和分子层面的 “大动荡”。随着年龄增长,细胞损伤不断积累,像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等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也纷纷找上门,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极大挑战。虽然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但这些疾病依旧难以治愈,目前主要通过早期诊断和管理来延缓病情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准确评估个体的生物年龄(BA)就显得尤为关键,它能反映人体的生理状态,对理解衰老进程和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然而,BA 的测定十分复杂,受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影响,而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早期依靠肺容量、握力等表型指标的方法既不精确也不规范,预测衰老相关疾病的能力有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蛋白质折叠新发现:非共价套索缠结引发拉伸指数动力学

    在蛋白质的微观世界里,折叠过程就像一场神秘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着生命的奥秘。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科学家们对蛋白质折叠的理解还存在许多空白。对于一些不遵循简单两态折叠模式的蛋白质,它们的 “拉伸指数” 折叠动力学让研究人员十分困惑。虽然这种动力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起源已被了解,但结构起源却一直是个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研究人员迫切需要找到照亮这个谜团的那束光。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蛋白质磷酸甘油酸激酶(PGK)的深入研究。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为我们理解蛋白质折叠的奥秘打开了新的大门。研究人员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双齿分子调控 CsPbI3量子点成熟,助力高性能发光二极管制备

    在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发展进程中,钙钛矿量子点(Perovskite Quantum Dots,QDs)凭借溶液可加工性、窄发射光谱和强量子限域等优势,成为极具潜力的材料,有望推动低成本、高色纯度和高效率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s)的发展。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发展迅猛,外部量子效率(EQEs)显著提升,突破 20% 达到商业应用阈值。然而,与传统的 II-VI 和 III-V 量子点相比,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欠佳,其在生长、纯化、成膜和存储过程中,配体易脱落,导致表面原子配位不足、不饱和键和悬挂键增多,进而引发量子点聚集、奥斯瓦尔德熟化(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卤化物钙钛矿 B 位掺杂策略:抑制离子迁移,提升器件稳定性

    卤化物钙钛矿作为极具潜力的光电材料,在光伏和光电子领域备受瞩目。其凭借出色的性能和低成本的制备工艺,在短短时间内就让光伏功率转换效率突破了 26% 。然而,它的商业化进程却因长期运行稳定性不足而严重受阻。罪魁祸首之一便是离子迁移,尤其是卤化物离子的迁移,在电场、光照和热等工作条件下,会导致器件性能下降,出现电流 - 电压滞后、电导率响应缓慢以及高注入电流下效率下降等异常现象。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人员采用了第一性原理计算(DFT)和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MLMD)模拟这两种关键技术。第一性原理计算基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神经元 SNARE 复合体与 NALCN 通道的神秘关联:解锁神经发育疾病新机制

    在神经元的世界里,静息膜电位的维持犹如一场精密的平衡游戏,钾离子(K⁺)流出细胞,钠离子(Na⁺)流入细胞,二者相互制衡。而在这其中,非选择性钠泄漏通道蛋白(NALCN)作为钠离子内流的关键 “角色”,承担着高达 70% 的持续性钠离子内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参与了从呼吸节律到运动等广泛的生理活动,一旦出现异常,便会引发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然而,目前针对 NALCN 通道,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并且其核心复合体在细胞内的运输和定位也尚不明确,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科研人员探索道路上的阻碍。为了揭开这些谜团,来自 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5700 年热带气旋频率记录:揭示西南加勒比地区风暴变化趋势与未来风险

    探秘热带气旋:从大蓝洞沉积物中解读风暴的历史与未来在地球的气象舞台上,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 TC)无疑是最具破坏力的 “演员” 之一。每年,它们裹挟着狂风、暴雨和汹涌的风暴潮登陆,给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毁灭性打击,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命安全。在热带大西洋,TC 通常在飓风主要发展区域(Hurricane Main Development Region,MDR)孕育而生,随后一路 “西行”,影响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等地区。长期以来,预测 TC 频率一直是气象学界的一大挑战。现有的预测数据主要依赖于 73 年的仪器监测和 173 年的历史文献记录,但这些数据存在诸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睾丸特异性蛋白 BRDT 在肺癌研究中的新发现:潜在治疗靶点与作用机制探索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细胞的转录调控如同精密的交响乐指挥,掌控着细胞对各种生长条件和外部刺激的反应。在多细胞生物的正常发育过程中,RNA 聚合酶 II(Pol II)从启动子近端暂停延伸控制 “检查点” 的物理释放,是数千个基因转录的关键调控步骤。然而,这一关键步骤一旦失调,就可能成为人类癌症发病的 “导火索”。比如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中,11q23 易位驱动的组蛋白赖氨酸 N - 甲基转移酶 2A(KMT2A)基因与编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9(CDK9)的超延伸复合物(SEC)组分基因发生融合,形成的融合蛋白会错误引导 SEC 释放 Pol II 的活性,过度激活 MLL 控制位点的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基于概率深度学习的薄膜和多层结构反射测量分析新突破

    在微观世界的研究中,薄膜和多层结构的精确解析对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常常借助 X 射线或中子散射技术来探索这些结构,然而,传统算法在处理反射测量数据时却困难重重。由于探测器只能捕捉散射波的强度,丢失了相位信息,这就导致了散射物理中的无相位逆问题,实验数据往往可以与多种物理结构相匹配,使得从实际测量中重建结构变得极为棘手。过去,常用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仅能找到单一的 “最佳” 参数集,忽略了其他潜在的物理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的不可靠性使得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进而影响后续的研究进展。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先验摊销神经后验估计(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新冠相关冠状病毒 S 蛋白研究:揭示结构与受体结合机制

    研究背景:新冠相关冠状病毒的谜团与挑战在病毒的微观世界里,新冠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一直是科学界密切关注的焦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的出现,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它们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而这一过程中,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 蛋白)起着关键作用。S 蛋白通过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hACE2)受体结合,帮助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然而,关于 SARSr-CoV 的 S 蛋白与 hACE2 受体的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机制,科学界尚未完全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在马蹄蝠中发现了大量与 SARS-CoV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 PseudoSorter:提升神经元信号分析能力的利器

    研究背景:探寻神经元信号的 “迷宫”在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微电极阵列(MEA)技术如同一个神奇的 “听诊器”,能够长时间、大面积地监测神经元的局部场电位,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观察神经元活动的新窗口。与传统的电生理技术,如膜片钳相比,MEA 可以在不侵入细胞的情况下,获取大量神经元的时空信号,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然而,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却遭遇了重重困境。由于每个电极记录的信号来自多个神经元和各种噪声源,使得获取的数据复杂程度极高。就好比在一场热闹的集市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想要分辨出每个人说的话变得异常困难。在分析 MEA 记录的数据时,尖峰分选(spike sorting)这一关键步骤成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野火与城市交界区火灾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全球评估:影响、差异与启示

    ### 野火与城市交界区火灾:威胁背后的未知与探索在地球的生态版图上,野火与城市交界区(Wildland-Urban Interface,WUI)宛如一条特殊的 “前线”,这里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融地带。近年来,WUI 区域不断扩张,截至 2020 年,已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的约 5%(不含南极洲),且未来仍有增长趋势。与之相伴的是,该区域火灾频发,像 2017 年南非的克尼斯纳大火、2018 年美国加州的坎普大火等,这些大火不仅摧毁了大量的自然和人造景观,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然而,相较于荒野火灾,WUI 火灾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却鲜为人知。目前,虽然在 WUI 火灾风险、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Senolytics:治疗腰痛的新希望 —— 基于sparc−/−小鼠模型的研究

    在人体衰老和受到外界细胞应激时,衰老细胞(SnCs)会在体内不断积累。这些细胞会呈现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释放出各种炎性和退行性因子,进而引发多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其中,腰痛(LBP)作为全球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给个人生活质量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沉重负担。据统计,仅美国每年因腰痛产生的经济成本就超过 1000 亿美元。现有研究表明,SnCs 在退变的椎间盘(IVD)中积聚,可能是腰痛和 IVD 退变的重要诱因。然而,此前针对 SnCs 与腰痛关系的研究多停留在细胞和组织培养层面,无法评估对腰痛这一主要临床表现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研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传统土壤采样方法大 PK:靴套采样能否逆袭?

    研究背景:非正规住区土壤污染的隐忧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城市非正规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里居住着超 10 亿人口。然而,这些住区就像被城市发展遗忘的角落,居民土地权属不稳定,缺乏完善的污水、卫生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在这样的环境里,粪便肆意污染着周围的一切,土壤成为了藏污纳垢之所。对于生活在非正规住区的孩子们,尤其是 5 岁以下的幼童,健康时刻受到威胁。频繁或慢性的胃肠道感染如同恶魔,困扰着他们,导致腹泻、营养不良,还影响身体和认知发育。而土壤,这个看似普通的物质,实则在病原体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是微生物的天然宝库,其中不乏致病病原体。孩子们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还经常把小手放进嘴里,不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新型轨道角动量(OAM)探测器: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光量子技术发展

    研究背景:光量子技术的 “绊脚石”在光量子技术的领域中,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有着独特的优势。自 1992 年 Allen 等人发现光子在拉盖尔 - 高斯(Laguerre-Gaussian,LG)模式下携带 OAM 以来,基于 OAM 的应用不断涌现。它为光量子技术提供了高维且离散的基础,在长距离通信、量子通信安全、量子计算、量子计量等诸多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比如,利用 OAM 模式复用,实现了太比特级的数据传输,为未来高速通信带来了希望;在量子通信中,增强了安全性和容错能力,保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然而,OAM 应用的发展却受到了严重阻碍,其中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超临界水氢键谜题破解:太赫兹光谱与模拟揭示分子奥秘

    # 超临界水的神秘面纱:氢键争议与探索之旅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水无处不在,它是生命之源,有着许多神奇的特性。在常温常压下,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其独特的三维氢键网络赋予了它诸多特殊性质,比如较高的比热容、反常的密度变化等,这些性质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然而,当水处于超临界状态(温度高于 647K、压力高于 221bar)时,它就像一个神秘的 “变身者”,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了一种与液态水截然不同的物质,被称为超临界水(SCW)。超临界水在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中广泛存在,对地球上许多重要的地质和生物化学过程有着深远影响。比如在深海热液喷口附近,超临界水参与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在矿石形成过程中,它也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光学涡旋对新动态:解锁纯相位涡旋对光束的奥秘

    光学涡旋的奇幻之旅:探索 PPVPBs 的神秘世界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涡旋现象无处不在。从潺潺溪流中的微小漩涡,到大气中威力巨大的台风、飓风,再到浩瀚宇宙里的螺旋星系,涡旋以各种奇妙的形式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在光学领域,光学涡旋(Optical Vortices)同样引人注目,它的中心有着独特的黑暗核心,相位不确定且振幅为零。这些特性让光学涡旋在光学微操纵、光通信、量子信息、超分辨率成像以及光学测量等众多前沿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光场中存在多个涡旋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系列新奇有趣的现象,比如涡旋结、涡旋碰撞,以及涡旋的产生、湮灭或成核过程。其中,两个涡旋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基础且关键的研究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 联合治疗对抗 FLT3 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显著增效的新希望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目前,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包括使用 FLT3 抑制剂(FLT3i),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AML 负担并实现临床缓解,但大多数携带 FLT3 突变的 AML 患者会因治疗耐药的干细胞 / 祖细胞而复发。这就如同在与病魔的战斗中,好不容易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却因为敌人的 “顽强抵抗”,再次陷入困境。因此,开发新的抗 AML 药物并探究其与 FLT3i 联合治疗的效果,成为了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

    来源:Blood Cancer Journal 12.9

    时间:2025-03-16

  • 新发现:miR-221/222 簇缺失精准预测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及治疗结局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这个隐匿在血液中的 “杀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西方世界,它导致的死亡率约占血癌相关死亡率的 20%。尽管在过去二十年里,随着新型治疗药物的涌现,MM 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它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这主要是因为 MM 患者的复发率居高不下,而且对治疗产生了耐药性。目前,修订后的国际分期系统(Revised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R-ISS)是临床中疾病预后和治疗决策的主要风险分层框架,但处于同一分期的患者结局却大相径庭。这就迫切需要开发新的

    来源:Blood Cancer Journal 12.9

    时间:2025-03-16


页次:1/3719  共74368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