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HIV感染者中注射吸毒者(PWIDLH)的韧性体验:基于美墨边境地区医疗护理维持机制的主题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拉丁裔美国人群造成不成比例的负担,其新发感染占比高达30%。其中注射吸毒人群(PWID)的HIV诊断率更是达到全美病例的10%。尽管该群体在HIV治疗级联中的进展面临多重障碍,但关于其维持医疗护理的促进因素研究仍属空白。研究团队选取以人口流动、暴力事件、性工作和注射吸毒闻名的美墨边境地区,采用韧性理论框架,对20名平均年龄43.5岁(男性占74%)的PWIDLH进行深度分析。这些参与者生活在美国埃尔帕索市与墨西哥华雷斯城的跨境区域。分析揭示三大韧性维度:首先是支持系统网络的关键作用,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资源的可获得性;其次是个人层面的心理资本(如自我效能感)与行为技能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时间:2025-06-25

  • 部分退休政策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荷兰选择实验的实证研究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维持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荷兰作为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其法定退休年龄(SRA)已从65岁逐步提高至67岁,但单纯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引发健康受损者或体力劳动者的抵触。更关键的是,标准劳动供给模型预测个体会平滑调整闲暇与消费的生命周期分布,而现实中"全有或全无"的退休模式与理论存在明显矛盾。这引出了核心问题:是否存在既能满足个体偏好,又能延长劳动参与时间的折中方案?荷兰蒂尔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Labour Economics》发表论文,通过创新性的陈述性选择实验揭示了部分退休(partial retirement)的政策价值。研究基于荷兰社会科学纵

    来源:Labour Economics

    时间:2025-06-25

  • 基于集成特征选择与C-HOA优化DenseNet的云计算攻击检测模型研究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呈现爆炸式增长。勒索软件加密用户文件索要赎金,钓鱼攻击通过伪造邮件窃取敏感数据,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则用海量流量瘫痪合法服务——这些攻击每年造成数千亿美元损失。更棘手的是,传统检测方法对加密云数据束手无策,而复杂检测模型又会带来巨大计算开销,形成"安全与性能"的两难困境。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发了名为C-HOA_DenseNet的创新检测系统。该系统首先在分布式环境中模拟云架构,收集ISCX NSL-KDD数据集的日志文件进行特征缩放标准化。随后采用集成特征选择策略:基于相关性的特征选择(CFS)剔除冗余特征,互信息度量捕捉非线性关系,支持向量机

    来源:Knowledge-Based Systems

    时间:2025-06-25

  • 对抗补偿的多粒度法律信息融合:面向鲁棒案例检索的层次化逻辑感知框架

    在司法数字化浪潮中,法律案例检索(Legal Case Retrieval, LCR)系统已成为辅助法官决策的关键工具。然而,传统方法如BM25或预训练语言模型(PLMs)面临三重困境:长文本中逻辑层级断裂(如事实→推理→裁决的因果链丢失)、高掩蔽训练导致的语义失真,以及跨法系(成文法与判例法)的结构适配难题。现有研究虽尝试融合知识图谱或多粒度特征,但鲜有工作系统建模法律文本特有的"程序-事实-推理-裁决-尾部"五段式结构,更缺乏针对不同模块(如事实细节需保留实体、推理需抽象化)的差异化处理机制。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的研究团队提出HLAF-LCR框架,其创新性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仿照

    来源:Knowledge-Based Systems

    时间:2025-06-25

  • 西南大西洋珊瑚白化事件后机会性共生藻Symbiodinium necroappetens的爆发与持续定殖

    珊瑚共生体呈现从严格互惠到高度机会主义的连续分布特征。其中,虫黄藻科(Symbiodiniaceae)的机会主义成员——嗜坏死共生藻(Symbiodinium necroappetens)曾被认定为加勒比海特有物种,其疑似具有分解死亡珊瑚组织的食腐特性。本研究在西南大西洋(SWAO)巴西阿布罗霍斯银行记录到史上最强热异常事件期间,采用ITS2基因条形码技术对共生藻株系进行鉴定。热浪过后,嗜坏死共生藻的相对丰度与检出率呈现爆发式增长:从事件前的不可检测水平骤升至73%和100%,其ITS2基因序列在首次观测后四年仍持续检出。这是该物种在加勒比海外地区的首次报道,暗示西南大西洋珊瑚群落中正发生热驱

    来源:Coral Reefs

    时间:2025-06-25

  • 砂岩预存损伤对其动态碎裂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在地球浅表层的动态地质过程中,如地震破裂、陨石撞击和滑坡,岩石的碎裂行为往往受到预存损伤的深刻影响。这些损伤可能源自构造变形、剥蚀或断层活动,表现为微裂缝网络或矿物学变化,显著改变岩石的力学响应。然而,传统研究多聚焦于静态条件或压缩载荷下的变形特征,对动态拉伸载荷下预存损伤如何调控碎裂机制的认识仍存在空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膨胀带(dilation bands)——一种以孔隙扩张为特征的变形结构——因其在高压环境下的低保存率而鲜少被记录,但其在瞬态拉伸应力场(如地震波传播时)中的潜在重要性不容忽视。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选择Berea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度热处理(25

    来源: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时间:2025-06-25

  • 综述:护理中的穴位按压:传统与循证之间的桥梁

    AbstractBackground穴位按压(Acupressure)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现代衍生,近年来在德国护理领域崭露头角。随着《护理能力法案》(Pflegekompetenzgesetz)的颁布,护理人员的独立执业权限得到强化,为这种非药物干预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德两国在医疗领域的合作进一步验证了其跨文化适用性,特别是在症状管理和患者舒适度提升方面。Objectives核心问题聚焦于:如何将穴位按压整合至现代护理框架,同时应对其与医疗行为(Heilkunde)的法律界定挑战。研究旨在探索其在循证护理(EBP)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操作规避执业风险。Methods采用叙述性综述(N

    来源: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Akupunktur

    时间:2025-06-25

  • 旋转涂覆同步开环复分解聚合法构建半氟化聚合物膜及其乙醇脱水性能研究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生物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或独立燃料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传统生物乙醇生产中的脱水工艺依赖高能耗的蒸馏和吸附技术,其能耗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0%以上。膜分离技术虽能大幅降低能耗,但现有亲水性聚合物膜(如聚乙烯醇PVA)存在溶胀严重、易分层等问题,而全氟聚合物膜虽稳定性优异,却面临全氟烷基物质(PFAS)环境污染的隐患。针对这一技术瓶颈,美国范德堡大学G. Kane Jennings团队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发表研究,创新性地采用旋转涂覆同步开环复分解聚合(spin coating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

    来源: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时间:2025-06-25

  • 调控聚电解质拓扑结构与交联参数实现水合半径相同的单价营养离子(NH4+/K+)高效分离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背景下,氮(N)和钾(K)作为肥料的核心成分,其高效回收与精准配比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与环境负荷。传统化学法生产NH4+和K+能耗高,而废水中这些离子往往共存但难以分离——两者不仅电荷相同,水合半径更精确匹配至0.33 nm,仅存在约10 KJ/mol的水合能差异。这种"分子双胞胎"特性使得常规纳滤膜依赖的尺寸排阻与电荷排斥机制完全失效,成为膜分离领域的重大挑战。西弗吉尼亚大学Km. Prottoy Shariar Piash团队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发表的研究,通过创新性地设计聚电解质拓扑结构,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来源: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时间:2025-06-25

  • PEO侧链长度调控的离子溶剂化共混膜性能优化及其在碱性水电解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绿氢制备技术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传统碱性水电解(AWE)虽可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降低成本,但其核心组件——多孔隔膜存在离子电导率低、机械稳定性差等瓶颈,导致电流密度局限在0.2-0.4 A cm-2。更先进的质子交换膜电解(PEMWE)虽性能优异,却依赖昂贵的铂/铱催化剂。这一矛盾促使科学家将目光投向离子溶剂化膜(ISMs),这类材料通过吸收电解液形成聚合物-水-碱三元体系实现OH-传导,兼具高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优势。针对现有ISMs材料中聚苯并咪唑(m-PBI)在强碱环境下易发生C2位亲核攻击导致降解的问题,国外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长链聚乙二醇(PEO, MW750)

    来源: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时间:2025-06-25

  • 正交晶系GdNiAl3的多重磁相变与竞争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在稀土基过渡金属铝化物研究领域,Gd-Ni-Al三元体系因其独特的4f-3d电子耦合作用备受关注。这类材料不仅展现出丰富的磁现象如巨磁热效应和磁阻效应,更因其零轨道角动量(8S7/2态)特性成为研究纯自旋磁相互作用的理想体系。然而,具有RTX3型结构的GdNiAl3虽已被证实具有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结构,其复杂的低温磁行为机制始终未被阐明。由斯洛伐克学术机构主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发表的研究中,首次系统揭示了GdNiAl3的多重磁相变特性。通过电弧熔炼法制备的高纯多晶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XRD)精修确

    来源: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时间:2025-06-25

  • 电荷条纹对稀土四硼化物磁化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

    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稀土四硼化物(RB4)因其独特的分数磁化平台现象持续引发研究热潮。这类材料中,TbB4、ErB4等化合物在低温下会呈现m=1/2、1/3等分数磁化平台,这种量子现象被认为与Shastry-Sutherland晶格中的几何阻挫密切相关。然而传统理论模型始终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无法解释为何在某些化合物(如TmB4)中1/3平台会完全消失,二是难以重现1/2平台的主导地位。更棘手的是,现有模型需要引入大量拟合参数或非物理极限条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预测能力。针对这些挑战,来自斯洛伐克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发

    来源: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时间:2025-06-25

  • Co/h-BN异质结构的磁各向异性调控及其在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磁随机存储器(MRAM)和磁场传感器的性能高度依赖于磁性薄膜的磁各向异性特性。传统MgO/Fe基磁隧道结(MTJ)虽已成功商用,但其立方对称性限制了进一步性能突破。近年来,具有六方对称性的二维材料如六方氮化硼(h-BN)因其优异的隧穿特性成为研究热点,但与之集成的磁性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这一科学问题的解决,对开发下一代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至关重要。研究人员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Co/h-BN异质结构的磁各向异性行为。采用薄膜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film-FLAPW)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和DFT-D2范德华力修正,计算了1-5个原子层厚Co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能

    来源: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时间:2025-06-25

  • 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成像中稀疏视图与有限角度数据的精确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精确测量肿瘤内部的氧浓度分布对评估肿瘤抗治疗性、指导精准治疗具有关键意义。电子顺磁共振成像(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PRI)尤其是脉冲EPRI技术,因其能定量获取氧浓度空间分布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全角度密集采样的数据获取方式耗时较长,难以满足活体研究对快速成像的需求。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通过稀疏视图(Sparse Views, SV)或有限角度范围(Limited-Angular Range, LAR)扫描缩短数据采集时间,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来源: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时间:2025-06-25

  • 动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提升流域尺度长期径流与水质趋势模拟的准确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CC)和人类活动加剧,流域尺度的水文过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扰动。美国Mobile Bay流域(MBW)作为墨西哥湾重要的生态经济走廊,近40年来面临着径流持续下降、氮磷污染物浓度分异的严峻挑战。传统水文模型采用静态土地利用(Static Land-Use, SLU)假设,难以捕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Cover Change, LUC)的动态影响,导致长期趋势模拟存在显著偏差。这一科学瓶颈直接制约着流域精准管理和气候适应策略的制定。Auburn大学联合美国农业部(USDA)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ydrology》发

    来源:Journal of Hydrology

    时间:2025-06-25

  • 基于条件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_cond)的美国本土水库日流量预测优化研究

    水库作为人类调控水流的核心设施,在发电、防洪、供水和灌溉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美国本土超过5万座水库中,许多因多重管理目标冲突而缺乏统一操作规范,传统政策驱动模型(如ISTARF)依赖理想径流数据且难以适应复杂现实场景。尽管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在数据驱动建模中表现优异,其"黑箱"特性仍限制了对不同水库运行机制的解释能力。为突破这一瓶颈,来自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团队Hoang Tran、Tian Zhou等提出条件化LSTM(LSTM_cond),通过整合水库属性(主要用途、气候分区、最大库容)增强模型泛化能力。研究基于ResOpsUS数据集1980–20

    来源:Journal of Hydrology

    时间:2025-06-25

  • 多模型集成机器学习降尺度与GRACE数据预测揭示沙特阿拉伯21世纪地下水持续下降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已成为干旱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沙特阿拉伯西部沿海城市群作为典型案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叠加宗教旅游经济带来的季节性人口激增,使得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严峻。然而,传统监测手段受限于空间覆盖不足,而NASA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卫星提供的55 km分辨率数据难以满足城市尺度的精细化管理需求。针对这一科学难题,来自国外研究机构的Arfan Arshad团队在《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发表创新性研究,通过整合多源遥感数据与先进机器学习算法,首次实现沙特西部地下水动态的千米级监测与世纪

    来源: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

    时间:2025-06-25

  • 深度学习融合局地气候与供体站点数据提升无/部分测站流域径流重建精度

    水文预测领域长期面临无测站流域(Prediction in Ungauged Basins, PUB)的径流重建难题。传统方法依赖物理相似性转移参数或统计回归,但受限于流域异质性和气候变化影响。随着深度学习崛起,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虽在径流预测中表现优异,但如何有效整合多源数据提升历史径流重建精度仍是空白。美国康奈尔大学团队Sungwook Wi等人在《Journal of Hydrology》发表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气候-供体"双源数据融合框架。研究采用多层级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预筛选高相关性

    来源:Journal of Hydrology

    时间:2025-06-25

  • 基于GRACE/GRACE-FO重力卫星数据改进谱组合理论反演加拿大流域雪水当量的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雪水当量(SWE)作为寒冷地区季节性水循环的核心组分,其精确监测对水资源管理、洪水预警和生态研究至关重要。然而,传统SWE监测手段如地面站点测量存在空间覆盖不足、被动微波遥感在深雪区和森林区精度受限等问题。尤其加拿大作为全球第二大冰雪覆盖国,其28%的 boreal zone(北方带)和复杂地形更增加了SWE监测难度。卫星重力测量技术GRACE/GRACE-FO虽能通过质量变化反演陆地水储量异常(TWSA),但如何从中分离出SWE组分仍是学界难题。针对这一挑战,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ydrology》发表创新成果,通过改进谱组合理论构

    来源:Journal of Hydrology

    时间:2025-06-25

  • 机器学习优化镍钴掺杂CuO纳米复合材料的超电容性能研究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剧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开发高效清洁的储能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化石燃料作为传统能源主力,不仅储量有限,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加速了气候变化进程。在这一背景下,电化学储能系统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备受关注,其中超级电容器(SCs)凭借功率密度高、充放电快、循环稳定性好等优势,成为能源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电极材料如碳基材料存在能量密度低、导电聚合物稳定性差等问题,而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虽具有理论电容高的优点,却面临导电性差、循环性能不足等挑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Taif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创

    来源: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时间:2025-06-25


页次:10/5340  共106786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