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N - 糖基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性 T 细胞中的作用
N - 糖基化途径糖基化是细胞中重要的修饰过程,蛋白质糖基化对其折叠、稳定性和功能意义重大,免疫细胞相关分子大多为糖蛋白。常见的糖基化类型有 O - 和 N - 连接糖基化,N - 糖基化发生在蛋白质特定序列中天门冬酰胺(Asn)残基的氮原子上。N - 糖基化的聚糖可分为高甘露糖型、杂合型和复合型。其生物合成途径复杂,涉及多种酶的作用,如 α- 甘露糖苷酶和 N - 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GnT)家族酶,这些酶由 MGAT 基因编码,以尿苷二磷酸 N - 乙酰氨基葡萄糖(UDP-GlcNAc)为底物,最终形成结构多样的聚糖。聚糖结合蛋白聚糖结合蛋白(GBPs)在免疫功能中至关重要,哺乳动物免
来源:Autoimmunity Reviews
时间:2025-04-22
-
综述:肠道菌群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诱因的共谋作用:范围聚焦
引言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联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甲状腺作为内分泌激素生产的核心器官,其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的互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和免疫调节途径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隐形推手”。材料与方法通过系统筛选PubMed数据库文献,最终纳入20篇核心研究,涵盖肠道菌群与HT、GD的关联分析,以及益生菌干预策略的临床试验。研究聚焦菌群结构差异、代谢产物变化及免疫调节机制。结果1. 菌群-甲状腺轴的生物学机制分子模拟:乳杆菌(Lactobacilli)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的蛋
来源:Autoimmunity Reviews
时间:2025-04-22
-
综述:调节性 T 细胞在炎症性肝病中的作用
1. 调节性 T 细胞在炎症性肝病中的角色1.1 调节性 T 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承担着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和免疫等重要功能。其通过肝门静脉与胃肠道相连,胃肠道病原体可经肠 - 肝轴影响肝脏健康。当肝脏受损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其中肝星状细胞(HSCs)被激活,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吸引免疫细胞,进一步推动炎症进程。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在维持免疫平衡和免疫耐受方面至关重要。Treg 细胞分为自然调节性 T 细胞(nTreg)和诱导调节性 T 细胞(iTreg)。nTreg 细胞在胸腺中产生,通过与自身抗原相互作用,抑制 T 细胞的激活和增
来源:Autoimmunity Reviews
时间:2025-04-22
-
综述: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1. 引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包含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和格雷夫斯病(GD),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紊乱疾病。它由免疫系统失调引发,会破坏甲状腺组织,特征为甲状腺免疫耐受丧失、淋巴细胞活化、产生甲状腺自身抗体以及淋巴细胞浸润。AITD 不仅增加其他甲状腺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风险,还会使育龄女性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上升。AITD 的发病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约为 5 - 10:1。目前认为,AITD 与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环境因素(如硒、碘和维生素 D)以及遗传易感性(如 Utx/KDM6a、TLR7、CD40LG 等)有关,其中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
来源:Autoimmunity Reviews
时间:2025-04-22
-
综述:NLRP3 炎性小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炎症中的作用机制
1. 引言先天免疫是抵御微生物病原体和自身危险信号的首道防线。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NLR)家族参与先天免疫调节,其中 NLRP3 作为胞质模式识别受体(PRR)备受关注。PRRs 能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核因子(NF)-κB,启动炎症反应。炎症小体是半胱天冬酶(caspases)的激活平台,可调控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与分泌。近年来,炎症小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逐渐受到重视,但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此外,IL-1 抑制剂在治疗系统性炎症小体相关疾病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而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小体激活定量指标仍有待开发。2
来源:Autoimmunity Reviews
时间:2025-04-22
-
综述:耳蜗 T 细胞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一项系统综述
1. 引言T 细胞是免疫的重要驱动力,在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它源于骨髓淋巴祖细胞,可分化为多种亚群,像效应 T 细胞(CD8+ 细胞毒性 T 细胞和 CD4+ 辅助性 T 细胞)与 CD4+ 调节性 T 细胞(Tregs) ,在维持体内平衡中扮演关键角色。T 细胞功能异常,包括过度激活或反应性降低,都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衰老过程中 T 细胞活性下降,增加感染和患肿瘤风险;而 T 细胞过度激活则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T 细胞不仅参与炎症反应,还对损伤修复和神经保护有重要作用,甚至能介导组织特异性功能。传统观点认为,耳蜗因血迷路屏障与全身免疫系统隔离,是免
来源:Autoimmunity Reviews
时间:2025-04-22
-
Rab32 通过 PKA 介导的 Optineurin 磷酸化调控高尔基体结构与细胞迁移的关键机制探秘
在细胞迁移过程中,高尔基体的组装和动态变化受到信号传导和细胞骨架调节因子的严格控制,进而形成极化的高尔基体分布,支持细胞的定向迁移。本研究表明,GTP 结合开关蛋白 Rab32 对高尔基体组装和细胞迁移具有调控作用。Rab32 作为一种独特的 Rab 蛋白,同时也是蛋白激酶 A(Protein Kinase A,PKA)的锚定蛋白,它能通过 PKA 介导的衔接蛋白 Optineurin(OPTN)磷酸化来调节高尔基体的动态变化。Rab32 是一种参与囊泡运输的小 GTP 酶和分子开关,并且是一种 A 激酶锚定蛋白(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AKAP),可将依赖环磷酸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2025-04-22
-
靶向 p300/CBP 溴结构域:提升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疗效的新策略
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L1)的阻断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一定前景,但在许多癌症类型中,临床响应仍存在局限。先前研究表明,p300/CBP 可介导 PD-L1 启动子的乙酰化,进而调控 PD-L1 的表达。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团队研发的选择性溴结构域抑制剂 CCS1477,进一步探究 p300/CBP 溴结构域在调节 PD-L1 表达中的作用。研究发现,p300/CBP 溴结构域对于 PD-L1 增强子上的组蛋白 H3 第 27 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至关重要。抑制这一修饰可显著降低增强子活性和 PD-L1 转录水平,包括外泌体中的 PD-L1,而外泌体 PD-L1 被认
来源:Oncogene
时间:2025-04-22
-
新型无创可穿戴胎儿心电图监测器远程与长期使用的可行性研究:消费者洞察对母婴健康监测的意义
在现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远程医疗和监测成为了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妇产科护理方面。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像一阵催化剂,加速了远程医疗和远程监测在妇产科的应用进程。在此之前,远程监测在孕期护理中面临诸多质疑,比如人们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心存疑虑,监管方面也有所顾虑,临床医生同样持怀疑态度,而且缺乏大规模的验证,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进展缓慢。但疫情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让人们对远程监测的接受度大幅提升,也为研究孕妇对这些技术的认知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深入了解孕妇对新型远程监测技术的看法,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Mercy Hospital for Wo
来源:npj Digital Medicine
时间:2025-04-22
-
DiBT-MS:质谱法直接分析生物转化,加速工程酶研究新利器
在生物技术和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工程酶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快速测定不同条件下生物转化的功效,极大地助力了工程酶的开发与分析。环境电离技术,尤其是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与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有着独特优势。它在分析前对样品制备的要求极低,非常适合高通量筛选。因为在高通量筛选过程中,利用该技术,任何给定产物的精确质量和可能的串联质谱(MS)指纹图谱都可用于产物鉴定。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案,让这种技术能应用于常规的生物技术和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中,人们常使用工程酶(比如本文提到的亚胺还原酶和羧酸还原酶),分别从底物(喹啉基团和苯基(哌嗪基)基团)生产目标化合物。借助 DES
来源:Nature Protocols
时间:2025-04-22
-
IGF-1 激活 Wnt/β-catenin 通路助力猪胚胎滋养外胚层细胞增殖:解锁胚胎发育新密码
在神秘的生命起始阶段,胚胎发育一直是科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早期胚胎发育的前植入阶段,对于胚胎的正常形成、成功着床以及维持妊娠都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中,各种信号分子相互协作,共同推动胚胎的生长和发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作为其中的关键角色,在多种物种的早期胚胎发育中,对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分化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猪胚胎的发育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已知 IGF-1 在胚胎发育中意义重大,但它对猪胚胎滋养外胚层(TE)细胞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TE 细胞在胚胎发育里责任重大,它不仅要维持囊胚结构,还要构建胎盘以实现母体与胚胎间的营养交换,保障胚胎成功着床 。可体外培
来源: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时间:2025-04-22
-
揭秘黏着斑信号与力转导的磷酸化调控纽带,为攻克癌症转移难题点亮新希望
在细胞的微观世界里,细胞迁移如同一场精密的舞蹈,而黏着斑(FAs)则是这场舞蹈中关键的 “舞台装置” 。FAs 是细胞内形成于整合素跨膜受体胞质侧的大型复合物,它像一座桥梁,在细胞外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相连,在细胞内与肌动蛋白应力纤维相接,负责将应力纤维收缩产生的力传递给 ECM,为细胞迁移提供动力。然而,要实现高效且定向的迁移,FAs 的生命周期必须受到精准调控,这个调控过程依赖于 FAs 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其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扮演着核心角色。FAK 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对细胞迁移至关重要。当 FAK 基因敲除时,细胞会出现大量难以周
来源: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时间:2025-04-22
-
系统遗传学揭示小鼠宿主淀粉酶基因座、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性状之间的关联
在奇妙的生命科学领域,肠道微生物群落宛如一座神秘的宝藏库,与哺乳动物的健康息息相关。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到心血管疾病,再到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诸多健康问题都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科学家们知道宿主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会对肠道微生物组产生影响,也发现了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类型 —— 肠型,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却如同迷雾,亟待揭开。特别是宿主遗传学究竟如何调节微生物肠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代谢功能,这些关键问题始终困扰着科研人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环境因素难以控制,尤其是在人体研究中,这无疑给探索真相增加了重重困难。为了突破这些困境,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
来源:Microbiome
时间:2025-04-22
-
综述:靶向哮喘中的白细胞介素 - 13(IL-13)和白细胞介素 - 4(IL-4):对重症哮喘气道重塑的治疗意义
哮喘概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影响各年龄段人群。全球有超 3 亿人受其困扰,在 2019 年约导致 50 万人死亡。哮喘具有高度异质性,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发,可根据多种特征分为不同表型和分子亚型,如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Th2 “高” 和 Th2 “低” 哮喘等。皮质类固醇是哮喘治疗的基石,但长期使用存在类固醇抵抗和副作用问题,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因此,针对特定炎症途径的靶向治疗药物应运而生,其中以白细胞介素(IL)-4、IL-5 和 IL-13 等 T2 细胞因子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备受关注。重症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重症哮喘约占成年哮喘患者的 10%,其特征为持续强烈的气道炎
来源: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
时间:2025-04-22
-
发现 14 岁努南综合征 13 型女孩免疫缺陷与免疫失调新特征:MAPK1 基因突变的关键作用
在生命的长河中,免疫系统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人体的健康。然而,当一些罕见疾病来袭,免疫系统的防线可能会出现漏洞。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就是这样一类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一直以来,医学界对它的了解不断深入,但仍有许多未知等待探索。以往研究发现,NS 患者存在多种临床表现,不过对于其免疫系统方面的异常,尤其是免疫缺陷和免疫失调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晰。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深入研究来揭示这些谜团显得尤为重要。来自爱尔兰儿童健康中心(Children’s Health Ireland at Crumlin)、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Medical Center-Unive
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时间:2025-04-22
-
Nature子刊:利用人工智能揭示人类对话的神经动力学
一项研究调查了我们的大脑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处理语言的。具体来说,我们想了解当我们说话和倾听时,哪些大脑区域变得活跃,以及这些模式如何与特定的单词和对话的背景联系起来。采用了什么方法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来仔细研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处理真实对话的。我们将先进的人工智能,特别是像ChatGPT背后的语言模型,与放置在大脑中的电极的神经记录相结合。这使我们能够同时追踪对话的语言特征以及大脑不同区域相应的神经活动。通过分析这些同步数据流,我们可以绘制出语言的特定方面——比如正在说的单词和会话上下文——在会话过程中如何在大脑活动的动态模式中表现出来。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在谈话中说和听都涉及到大脑额叶
-
研究发现蛲虫药物有治疗侵袭性皮肤癌的潜力
根据亚利桑那大学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研究,一种常见的蛲虫药物可能会阻止和逆转默克尔细胞癌(一种侵袭性皮肤癌)的癌症生长。默克尔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但生长迅速的神经内分泌癌,其致死率是黑色素瘤的三到五倍。目前的治疗方法(手术、放射和免疫治疗)的反应率有限,因此需要有效和广泛适用的治疗方法。“默克尔细胞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资深作者、亚利桑那大学癌症中心成员、亚利桑那大学理学院助理教授Megha Padi博士说。“尽管这是一种罕见的癌症类型,但它模仿了其他癌症的许多特性。”帕莫酸吡啶(Pyrvinium pamoate)是195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
综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致癌作用:离子通道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线粒体离子通道在维持线粒体功能中的稳态作用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持续产生三磷酸腺苷(ATP),还承担着代谢、生物合成、信号传导等多种重要功能。它能调控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保障线粒体 DNA 的遗传。此外,线粒体还与活性氧(ROS)的产生有关。离子通道在线粒体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使离子被动运输,维持线粒体环境的离子平衡。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都存在离子通道,这些通道可分为多种类型,介导不同无机离子的跨膜运输。除离子通道外,线粒体膜上的主动转运体也参与离子平衡的调节。其中,钙(Ca2+)和钾(K+)是离子通道转运的主要无机离子,在多种功能障碍中,它们的浓度会出现失调。离子通道功能障
来源:Cell Calcium
时间:2025-04-22
-
硫化氢(H2S)治疗对高血压大鼠心脏的影响:逆转肥大却难全复钙稳态
在心血管疾病的大舞台上,高血压就像一个危险的 “幕后黑手”,它悄无声息地引发各种心脏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左心室肥大(LVH)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的早期表现,一开始像是心脏为了应对压力超载而做出的 “自我保护”,可时间一长,它却可能 “叛变”,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甚至引发心力衰竭(HF),夺走患者的生命。而在心脏的正常运作中,钙(Ca2+)处理就像一台精密仪器的核心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肌细胞里,当动作电位(AP)到来,它会沿着肌膜 T 小管传播,激活 L 型 Ca2+通道(LCC),让 Ca2+流入细胞,进而触发兰尼碱受体(RyR2),引发 Ca2+诱导的
来源:Cell Calcium
时间:2025-04-22
-
探秘肿瘤细胞中 Ca2+与 ROS 信号交互密码:解锁癌症治疗新契机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肿瘤细胞如同狡猾的 “敌人”,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并疯狂生长。细胞内的钙离子(Ca2+)和活性氧(ROS),本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 “成员”,却在肿瘤细胞中被 “劫持”,成为肿瘤发展的帮凶。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寻它们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因为这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更有望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来自未知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针对 Ca2+与 ROS 在癌症中的相互作用展开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Calcium》杂志上,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技术方法来深入探究这一复杂的机制。他们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
来源:Cell Calcium
时间: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