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杰青女科学家09文章解析蛋白平台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了一个系统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数据在线分析平台-SysPTM(http://www.sysbio.ac.cn/SysPTM),这有利于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进行大规模鉴定,解决蛋白翻译后修饰数据分析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国际知名学术刊物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在线版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曾嵘研究员,李亦学,以及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谢鹭副研究员,其他作者还包括博士生李虹和邢晓斌。曾嵘研究员早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2000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4

  • 健康所领军人才09连发6篇高水平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孔祥银研究员2009年在他所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半年时间不到就连续发表了6篇文章。 4月已发表一篇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文章标题:Gain-of-Function Mutation of KIT Ligand on Melanin Synthesis Causes Familial Progressive Hyperpigmentation。发现KITLG基因突变引起家族性进行性色素过度沉着症。KITLG突变是一个获得功能性突变,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4

  • 中科院P53成果入选特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标胶基因组学研究小组宿兵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被最新一期的《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收录,同时列为当期的特刊文章(Featured Article)。 《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编辑评语为:p53的表达受众多转录因子蛋白的调控,其中起抑制作用的有MDM2。研究者认为这些基因可能面临选择压力。宿兵等人在本期的特刊文章中报道,p53的等位基因的选择压力来自冬天的温度,而不是来自UV的照射。相反,MDM2的选择压力来自UV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4

  • 贺福初院士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福初院士、张令强研究员实验室最近发现了一个人种中特有的、特异性负调控抑癌基因“p53”功能的新型蛋白质。这种被命名为Apak(ATM与p53结合的KZNF家族蛋白)的蛋白可以选择性地干扰p53这一至关重要的抑癌基因所介导的细胞凋亡效应,从而可能成为肿瘤防治的新型靶向分子。这一研究成果4月19日作为“Article”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  人体有两类重要的基因与肿瘤/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类称为原癌基因,一类称为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4

  • 复旦资深研究员新成果推荐为研究亮点

    生物通报道:人体的大多数部位都有自动修复功能,但大脑一旦受损,却难以自我修复。过去,科学家们总认为,关键原因在于神经干细胞太少了。而来自复旦大学医学神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不能自我修复,是因为这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都不合格。这一重大成果,为人工干预下通过神经干细胞迁移和移植治疗多种脑损伤疾病打开了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2日出版的国际知名学刊《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并作为亮点文章重点介绍,拥有百万读者的美国《科学新闻》杂志也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领导这一研究的杨振纲博士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4

  • 邹全明小组研制成功世界首个幽门螺杆菌疫苗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简称Hp疫苗),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Hp疫苗,标志着中国在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胃病研究领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从科技部4月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居于人胃部的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的罪魁祸首。它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因子。有关资料显示,我国Hp感染者超过6亿,每年胃癌死亡者约20万人。如何预防和根治人幽门螺杆菌对人体的侵害,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难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04-24

  • BIOTECH CHINA 2009蛋白质分离纯化和抗体制备讲座

    ——原子吸引、蛋白质分离纯化和抗体制备时间:2009年6月2日地点: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娄山关路88号)21世纪是生物经济的时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均充分展现其不可估量的前景。两者在医疗、农业和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仪器设备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以及更大的需求量。蛋白质分离纯化是当代生物产业中的核心技术,生物药品成本的75%都消耗在下游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同时,蛋白质分离纯化也是抗体制备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BIOTECH CHINA 2009特别邀请了著名的专家、教授,前来讲解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原子吸收光谱等其他分析测试技术。您在参观BIOTECH CHINA展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4

  • 继Cell文章后 中国科学家再发两项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宏博士04年回国,一直从事PcG基因介导的表型基因沉默机理研究。今年2月其研究小组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胞内自体吞噬作用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亨廷顿舞蹈病等疾病的治疗。4月份张宏研究小组又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主要围绕线虫自体吞噬相关内容展开,研究成果公布了《Autophagy》杂志上。在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线虫为模型,分离并鉴定出了一个新基因-epg-1,在自体吞噬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epg-1失去功能后能导致线虫胚胎体细胞中的P颗粒的降解发生缺陷,而这种P 颗粒的形成是依赖于SEPA-1的功能。epg-1失去功能后能够导致一系列与自体吞噬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3

  • 海归博士组建优秀团队 发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一个对水稻抗旱改良有显著作用的基因OsSKIPa。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历史悠久的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熊立仲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曾在美国阿肯色大学植物病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回国,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并且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组建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水稻抗旱研究队伍,并且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该团队以美国洛氏基金课题以及国家重要课题为基础,申请并获得10多项国内国际科研项目资助,系统地展开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3

  • 奋起直追 我国干细胞取得首创式成果

    生物通报道,干细胞研究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可以说干细胞是目前最最热门的研究课题。难怪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不想错过干细胞的研究,不敢有所懈怠,就连一直坐在干细胞研究第一把交椅的山姆大叔美国也没有丝毫的懈怠,不久前奥巴马解除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禁令,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不愿意因禁令而使得美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失去第一的位置。 面对干细胞巨大的课题,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都十分关注,很多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学者,专家都努力开创中国的干细胞研究盛世。现在,跟随生物通编辑了解一些近期中国科学家在干细胞方面的研究成果。 理论篇  关注顶级杂志的读者应该注意到,近期的N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3

  • PNAS文章解析人类奥秘

    来自中科院计算生物学所的研究人员通过考量人、黑猩猩和恒河猴三者大脑在不同年龄段的基因表达量,发现从整个基因转录组层面上来看,人、黑猩猩和恒河猴三者大脑的发育速度并不一致,从而提出人类发育迟缓有显著的基因表达的特征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参与这一研究的研究人员分别是计算生物学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Philipp Khaitovich研究员和博士后Mehmet Somel等人。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和计算生物学所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长期以来,“what makes us human”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人类学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3

  • 上海科学家绘干细胞研究路线图:将修补受损器官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干细胞研究中,“罗马”只有一个:控制干细胞发育成为人体组织细胞,从而起到修补受损器官的治疗作用;不过,路径却很多。为帮助读者看清这个激动人心而又犹如迷宫般的庞大科技工程,记者昨天采访了著名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原所长郭礼和教授,请他简略地绘制了一幅干细胞研究的学术路线图。       全能特性:能分裂分化修补受损器官      郭礼和告诉记者:简单说,干细胞可以分成两类: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分化上具有全能性,有如一

    来源:网络来源

    时间:2009-04-23

  • 港大发现与达菲类似的新型禽流感病毒抑制剂

    “化合物—1号”及NSC89853号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病毒 香港和美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包括H5N1禽流感病毒繁殖的化合物,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药物化学杂志》(JMC)上。 研究人员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登记的23万种化合物进行了仔细筛选。他们发现,其中的20种化合物能够抑制H5N1型病毒的繁殖。专家称,其中名为“化合物—1号”、代号为NSC89853的一种化合物有望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季节性流感病毒和H5N1型病毒感染培养的人类细胞,结果表明,NSC89853号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这两种病毒的繁殖。香港大学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9-04-23

  • 首席科学家09最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的戴建武博士是一位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曾在包括Cell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生物材料领域)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分子网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09年以来其实验室连续发表了多篇再生医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近期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组织工程学A》(Tissue Engineering Part A)上,第一作者是其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韩倩倩。脊髓损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难题。专门从事再生医学研究的中国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2

  • 青年博士归国4年取得辉煌成果 走在再生医学的前沿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心的欧阳宏伟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最新在《Stem Cell》上发表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标题:Stepwise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promotes tendon regeneration by secreting fetal tendon matrix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文章通讯作者欧阳宏伟教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较早引进的教授之一。四年前他毅然放弃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优厚待遇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杭州,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欧阳教授已经获得包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2

  • 中国科学家完成一基因组序列首次测定

    生物通报道:来自动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Hemiptera: Flatidae)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近出版的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梁爱萍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曾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沫蝉及蜡蝉总科(昆虫纲:半翅目)昆虫的形态、分类、进化、系统发育及动物地理学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2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体制解码

     一个刚满4岁的科研团队,在《细胞》、《科学》、《自然》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篇,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均居国内首位;从一块农田上破土筹建,短短几年,成长为拥有国际一流装备水准的全球知名科研机构;骨干科研人员平均年龄40岁,最年轻的仅29岁——被称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科研领域不断刷新纪录。   200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该所调研时指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用全球视野、国际化方法招聘尖端人才,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管理新体制,探索了一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新路。   近日,记者走进北

    来源:中国人事报

    时间:2009-04-22

  • 新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技术在军事上的数种可能应用  -------------------------------------------------------------------------------- 本报记者冯卫东      生物学研究正处于其技术革命的中期,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重组DNA技术的发展。随着研发速度的不断加快,相关技术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现代生物学家的实验能力,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的融合也正在迅速扩展。   这些新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微阵列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化学和生物学的组合方法、位点专一诱变及基因敲除等多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9-04-22

  • 手足口病致病病毒EV71未发生变异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许文波20日在进行在线访谈时说,从1998年至2009年,我国开展的病原学检测和分析表明,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毒EV71未发生明显的变异,致病力也未增高。   据他介绍,2008年,我国在全国31个省份建立了手足口病网络实验室,开展病原学监测,进行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以EV71和CoxA16肠道病毒为主,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为EV71,占实验室确诊病例的90%以上。   据了解,手足口病EV71疫苗现在全球还没有研制成功,中国和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制EV71疫苗。但疫苗研制需要3到5年的周期应用到人身上,现在国际上还无批准的疫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9-04-22

  • 中国干细胞领军人物09连发多篇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噬菌体ScFv抗体库。这一“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噬菌体ScFv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研究成果公布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所院长韩忠朝教授,2009年他领导的课题组发表了好几篇干细胞的论文,而且再一次应邀在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会议上作干细胞研究的科学报告。韩忠朝教授1988年5月获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至1996年任巴黎血管与血液研究所细胞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4-21


页次:1089/1518  共30353篇文章  
分页:[<<][1081][1082][1083][1084][1085][1086][1087][1088][1089][10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