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Molecular Plant| 四川大学王婧课题组牵头发表首个林木树种(杨属)超泛基因组图谱

    林木种业发展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相较于农作物或其他园艺植物育种,林木由于其固有生物学特性导致长期以来遗传改良难度大、周期长、进程缓慢。充分发掘和高效利用野生林木种质中所蕴藏的环境适应性或形态表型调控关键基因和自然同源/等位变异是未来加速林木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杨属(Populus)物种作为重要森林树种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长期以来被视为木本植物研究的模式物种,但其野生优质基因资源挖掘和作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20

  • JACS|黎后华团队报道真菌吡喃酮杂萜首次不对称发散合成

    2024年3月18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黎后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在线发表了真菌吡喃酮杂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Enantioselective Divergent Syntheses of Diterpenoid Pyrones”。 吡喃酮二萜是一类真菌来源结构复杂杂萜,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出60多种家族天然产物。化学上,吡喃酮二萜家族分子以反式十氢萘为母核,两侧分别延伸出吡喃酮侧链和高异戊烯基侧链,同时含有多个立体中心和多种杂环。此外,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03-20

  • 临床药学系沈秉正副教授团队教研成果发表于《BMC Medical Education》

    3月15日,临床药学系沈秉正副教授团队在国际教育教学期刊《BMC medical education》(JCR Q1区,中科院 2区,2023年IF=3.6)在线发表题为《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ness of a BOPPPS teaching model-based workshop for community pharmacists training》的教学研究论文。沈秉正副教授为该文第一作者,临床药学系吴玥副主任药师为共同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同济医院)内科学系喻研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BMC Medical Education》是医学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03-20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广华课题组发现耳念珠菌 在宿主体内快速进化的机制

      “超级真菌”耳念珠菌是一种新发的多重耐药性病原真菌,近几年在全球快速传播和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新冠疫情政策调整后,我国临床上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数量快速上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多个地区出现暴发性感染事件。最近,复旦大学黄广华课题组研究发现,耳念珠菌感染宿主时能快速进化出一种高致病性的多细胞形态。这种多细胞聚集形态富集于脑组织,可能是临床上耳念珠菌血液感染难以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真菌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真菌疾病的总人数达到375万,其中念珠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99.5万。耳念珠菌是一种病原真菌新物种,属于念珠菌。2009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20

  • 药学院夏青教授团队和石玉杰博士合作利用口服离子液体-非天然氨基酸提高基因密码子扩展系统治疗无义突变疾病的疗效

    2024年1月30日,来自北京大学药学院夏青教授团队和石玉杰博士在Adv Sci在线发表了题为“Unnatural Amino Acid-Based Ionic Liquid Enables Oral Treatment of Nonsense Mutation Disease in Mic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利用离子液体技术提高基因密码子扩展系统在治疗无义突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该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而经济的策略来优化非天然氨基酸(UAA)的底物形式,实现无创而高效的口服给药&#x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20

  • 物理学院聂绩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观测约束全球变暖下各区域降水的气候预测

    近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聂绩长聘副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观测记录中的全球增温趋势对气候变暖下的区域尺度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的气候预测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多个气候模式对二氧化碳增温的气候敏感性与区域水循环响应的敏感性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并通过此关系约束修正了未来变暖情景下的各区域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的气候预测。该结果显著降低了未来区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为气候变化的灾害成本评估与应对政策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有价值的信息。相关成果以“Constraints on regional projections of mean and extreme precipi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3-20

  • 我国学者在氮杂环多样性分子编辑方面取得进展

    图 氟烷基卡宾对吲哚骨架和外围C−H键的分子编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331004、22371035)等资助下,东北师范大学毕锡和团队在氮杂环多样性分子编辑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氟烷基卡宾对吲哚的可调控分子编辑(Tunable molecular editing of indoles with fluoroalkyl carbenes)”为题,于2024年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20

  • 我国学者在大尺寸共价有机框架单晶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图 大尺寸共价有机框架单晶的快速合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056202)等资助下,兰州大学王为团队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快速生长可用于实验室X射线衍射的共价有机框架单晶(Fast growth of single-cryst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laboratory x-ray d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3-20

  • 王一国/张惠杰等发现调控胆固醇稳态的新激素Cholesin

    王一国/张惠杰等发现调控胆固醇稳态的新激素Cholesin   机体的胆固醇稳态由各种组织相互协调,以保持外源胆固醇吸收、内源胆固醇从头合成以及胆汁清除和外排之间的平衡。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他汀类药物、PCSK9抑制剂等心脑血管疾病一线用药也主要通过降低LDL-C发挥功能1。外源胆固醇的吸收增加会抑制内源胆固醇的合成,而外源胆固醇摄入不足会激活内源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自身作为信号分子通过抑制SCAP-SREBP复合体活性负反馈调节细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3-20

  •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开发单细胞剪接谱分析工具,提出解读复杂组织细胞异质性的新思路

    大多数生理与病理组织都具有高度的细胞异质性。对异质细胞谱图的系统解读以及关键细胞亚型的精准鉴定对于理解组织发育及其功能、细胞互作微环境、疾病动态发展等生理与病理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主流的细胞异质性分析以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为基础,使用基因表达谱信息定义细胞类群,绘制了大量复杂生理与病理组织的异质性谱图。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类异质性分析停留于基因层面,未能达到基因转录本的解析度,几乎完全忽略了RNA可变剪接在塑造生理状态、执行生物学功能及驱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高等真核生物中的RNA可变剪接是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机制。通过剪接模式的变化,细胞中同一个基因可以生成多个不同的转录本,极大扩展了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4-03-20

  • 清华大学王一国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张惠杰团队合作发现调控胆固醇稳态的新激素Choles…

    机体的胆固醇稳态由各种组织相互协调,以保持外源胆固醇吸收、内源胆固醇从头合成以及胆汁清除和外排之间的平衡。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他汀类药物、PCSK9抑制剂等心脑血管疾病一线用药也主要通过降低LDL-C发挥功能1。外源胆固醇的吸收增加会抑制内源胆固醇的合成,而外源胆固醇摄入不足会激活内源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自身作为信号分子通过抑制SCAP-SREBP复合体活性负反馈调节细胞的胆固醇合成2。小肠是外源胆固醇吸收的场所,肝脏是内源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器官,肠道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合成之间是否存在独立于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揭示BCL11B与NuRD复合物共同调控T细胞命运的新机制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团队和刘兴国团队共同在国际学术期刊EMBO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BCL11B and the NuRD complex cooperatively guard T-cell fate and inhibit OPA1-mediated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T cells”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成熟T细胞中BCL11B可与NuRD复合物相互作用直接抑制NK细胞相关基因转录,还可间接通过代谢-表观遗传轴维持T细胞命运。   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已成为放化疗之后的又一种有效控制肿瘤的手段。近年来,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在三氧化二砷功能治愈艾滋病领域取得进展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球约有8560万人感染HIV,404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现仍有3900万艾滋病患者,且该数目依旧在逐年上升。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虽可有效控制血液中HIV病毒的复制,但却无法根除潜伏在免疫细胞中的HIV储存库,患者一旦停止ART治疗,HIV储存库迅速启动转录,造成血液病毒载量的升高,这也是艾滋病无法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服药的原因。因此,亟需研制长期有效甚至完全控制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山大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合作构建的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出生并存活

      2023年11月9日,《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题为《Live birth of chimeric monkey with high contribu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刘真研究组、孙强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并证实了猴胚胎干细胞可以高效的贡献到胚外胎盘组织和生殖细胞。这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揭示维生素C调控体细胞重编程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Cell & Bio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2,3-diketo-l-gulonic acid-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impacts of l-ascorbic acid o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维生素C通过其代谢物2,3-二酮-L-古洛糖酸(DKG)依赖和非依赖的双重途径调控体细胞重编程的作用机制。   L-抗坏血酸(Asc),通常被称为Vc,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揭示新冠康复者刺突蛋白特异性共享抗体图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发表题为Deep immunoglobulin repertoire sequencing depicts a comprehensive atlas of spike-specific antibody lineages shared among COVID-19 convalesc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深度抗体组库测序、抗体组学和结构分析,绘制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新冠康复者刺突蛋白特异性共享抗体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揭示自噬调控人粒系祖细胞扩增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团队在Stem Cell Reports期刊发表了题为“Autophagy is essential for human myelopoiesis”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ATG7依赖的自噬调控人粒系祖细胞在紧急粒细胞分化过程中扩增的作用机制。   粒细胞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感染免疫、炎症调控及肿瘤发生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当面对系统性感染时,人体启动紧急粒细胞分化(Emergency myelopoiesis,EM)程序,粒系祖细胞(myeloid progenitors,MPs)迅速扩增,产生大量粒细胞抵抗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在高选择性BET BD2抑制剂用于治疗AML的研究中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团队与中国药科大学吴筱星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系列苯氧芳基吡啶酮作为高选择性BET BD2抑制剂用于AML的治疗。相关成果以“Discovery of Novel Phenoxyaryl Pyridones as 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Domain (BET) Inhibitors with High Selectivity for the Second Bromodomain (BD2) to Potentially Treat Acute Myeloid Leukemia”为题发表在美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揭示人滋养外胚层谱系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VGLL1 cooperates with TEAD4 to control human trophectoderm lineage specification”的文章,成功地解析了VGLL1/TEAD4复合物调控人类na ve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滋养外胚层谱系中细胞命运决定和自我更新的作用机制。   人类胎盘主要由囊胚期的滋养外胚层发育而成。滋养外胚层的异常发育分化将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者胎盘功能障碍,继而引发严重的妊娠疾病,增加胎儿的流产率和死亡率。因此,探索滋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 广州健康院揭示碱基类似物调节体细胞重编程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晶团队在Cell & Bio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reshaping through damage: promoting cell fate transition by BrdU and IdU incorporation”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碱基类似物BrdU和IdU通过DNA损伤修复途径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和DNA去甲基化从而促进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作用机制,同时在多个重编程系统中验证并发现了其剂量与作用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该研究基于实验室前期建立的化学成分明确的高效化学重编程体系(Cao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3-20


页次:9/1503  共30043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