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研制治艾滋病中药
台北消息:台湾科苗生技公司公司昨日表示,已研制出全球第一个治疗爱滋病的中草药———Genic,经人体体外淋巴球试验发现,在用药的第四天,可以抑制98%的病毒生长,且正常细胞受损的程度可降到三成以下,预计明年八月可上市。何大一加盟该药已获美国、大陆等地专利,爱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者何大一博士也将加入未来的人体试验,负责血液病毒分析。台北荣民总医院预计明年二月进行人体试验。该公司副总理林枝辉表示,Genic是从龙葵、半枝莲等中草药中抽取某种特殊成分所制成,药性温和,副作用比目前三合一鸡尾酒疗法低,治疗时可以尽量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害程度,提升免疫力。
-
武汉大学成功剥离甲肝病毒蛋白“外套”
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所林雨霖教授等成功获取大量高度纯化的具有天然结构的甲肝病毒蛋白的三种“外套”。中国是肝炎大国,也是甲型肝炎高流行区,每年发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大约50%为甲型肝炎,其感染率和发病率始终居于各种病毒性肝炎之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管人类对甲肝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甲肝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等方面至今还未阐明。林雨霖教授等利用持续带毒传代的猴胚胎获取甲型肝炎病毒,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实验后,经过温和病毒裂解液裂解病毒,运用色谱成功地对所裂解的病毒结构蛋白进行分离,得到三个蛋白峰,然后再进行大量的高科技手段提取到保持甲肝病毒蛋白质本身的天然空间结构的三种高纯度蛋白外壳,这就是甲肝病
-
日本科学家发现可治疗关节炎的蛋白质
新华社东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张可喜)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谷口维绍最近发现了一种有可能用来制造治疗关节炎有效药物的特殊蛋白质。 据此间媒体报道,这种蛋白质名叫“干扰素γ(伽马)”,是由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产生的。据认为,关节炎主要是因为免疫功能异常,破骨细胞大量增加而引起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干扰素γ能够有效抑制这种破骨细胞的增殖,因此可以被用做开发治疗关节炎的药物。 关节炎在日本是一种常见病,患者以40岁以上的女性为最多。这一发现为关节炎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
日本科学家发现黑豆可降血压
新华网东京12月24日专电 (记者 张可喜)日本科学家通过9年的临床试验,证实黑豆有降低血压等效用。 在传统的中医药学里,黑豆是一种药材,对肾脏起作用,有利尿、治疗感冒、活血和解毒等功效。据《日本农业新闻》报道,日本兵库县一家私人医院的经营者、医学博士野崎丰,在9年前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首先进行了让患者饮用黑豆汁治疗高血压的试验,结果发现黑豆有降血压的功效。接着,他又用黑豆进行了关于治疗糖尿病、白发、过敏症等试验,结果也都取得一定疗效。 野崎丰解释说,黑豆中含有大量能降低恶性胆固醇的大豆球蛋白、亚油酸、卵磷脂以及降低中性脂肪的亚麻酸等,这些有用成分能软化血管肌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因此
-
抗生素抗性正在不断增加
【路透社 波士顿】感染一种抗抗生素的致病微生物的几率从1995年到1998年增加了三分之一,研究者最近在周三出版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向人类提出警告:抗生素正在由于过量使用而逐渐丧失作用。在人类和动物中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正在导致产生新一代对抗生素具有抗性的细菌,而后者在20世纪中期被首次发现的时候曾经是医学界的一次革命。抗生素效用的不断减退目前是整个医学界关注的严重问题。研究者进行的新研究集中在肺炎链球菌上,这是一种在美国最常见的引起脑膜炎,肺炎和中耳炎感染的致病菌。这些研究发现被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细菌感染的危险从1995年到1998年已经迅速增加了。在
-
武汉大学首次克隆出丙肝病毒非结构区第五区蛋白
中新社武汉十二月二十七日电 今日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的消息说,该学院病毒研究所林雨霖教授、周峰副教授等人在中国首次克隆出丙肝病毒非结构区第五区全部抗原信息蛋白,为新一代丙肝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这项成果已通过专家鉴定。据了解,丙型肝炎病毒直到一九八九年才被人类发现,而且丙肝患者极易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世界范围内的感染率极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十余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丙肝病毒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但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更谈不上研制出理想的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和特异性丙型肝炎疫苗。虽然中国已经研制出了第一、二、三代丙肝诊断试剂,但仍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造成临床医学上的漏诊
-
人类基因组数据处于被黑客攻击的危险下
如果说黑客袭击信用卡数据库,甚至微软内部网络还不算足够坏,一个电子商务综合公司已经列出了包括基因组研究在内的几个站点的安全漏洞。由BioExchange.com发布的这份报告表明6个为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商品研究工具和所需数据来源的,网上基因组公司的安全性存在问题。BioExchange.com相信这份报告是重要的,因为其它公司希望分析和存储用于科研和健康问题的基因组信息。这意味着病人以及参与药物试验的参与者的疾病或遗传缺陷的相关数据将在网上发布,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和隐私问题。BioExchange.com分析了目前网上的基因组信息服务商,并且判断它们的基于使用SSL(加密套接字协议安全性)加密,
-
日本基因组公司提出参与测序新模式
东京消息:一家日本基因组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个商业模型,投资者可以投资参与该公司测序的任何基因组测序。Takara Shuzo酿酒公司计划将其附属公司Dragon Genomics建成亚洲最大的测序公司(见Nature 404, 913; 2000)。随着测序变得更快,更便宜,不断增加的工作要求新的不依赖公司或政府资助的资金来源。Dragon设计的投资模型将吸引对特定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计划进行的测序工作有,黑猩猩,蚕,金枪鱼和鲸鱼基因组的测序,以及有医用价值的特定的海藻和蘑菇种类的基因组测序。参与这些项目在2001年将得以实现,而在项目获得结果之后的许可协议获利将在各投资者之间瓜分。计算机游戏公
-
研究发现听觉可以影响视觉
【路透社 纽约消息】研究者说,接听多个声音的同时给出示单一图片,会愚弄大脑认为看到了多于一副图片。加州理工大学的Ladan Shams博士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普通的观点一直认为视觉主宰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我们还知道视觉输入的信息可以修正来自其它感官的信息,如触觉或听觉。这项研究表明听觉也可以修正我们的视觉感知。”Shams和同事们对8个参与研究者进行了可听声音和闪现在屏幕上的图片相结合的研究。当听到多个声音的时候,受试者错误地报告看到了一个以上的图片。根据发表在12月14日Nature上的报告,甚至那些知道只有一副图片的受试者也报告看到了多于一幅图片。Sham说:“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的是
-
中国首台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闯入全球基因赛场
中国第一台商用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将于明年加入全球基因赛场,用于华大生物基因中心的人类基因组研究,它的运算能力是现有超级计算机水平的10倍,从而使我国基因研究首次和世界同步站在万亿次处理平台之上。 今天向记者透露这一消息的中科院曙光集团称,他们已经可以提供每秒运算能力几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作为国内超级计算机主要研究制造单位,曙光目前已经销售了40几套超级计算机,并为我国基因研究提供了一台千亿次超级计算机,记者看到,名为曙光3000的千亿次超级计算机,一天里可完成平常计算机几个星期才能干完的工作。 中科院基因中心的研究人员介绍,基因是科学研究产生数据最多的一个领域,计算机水平直接决定研究进展
-
药物基因组学崭露头角
12月16日至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深圳市科技局在深圳联合举办“第一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论坛”。“论坛”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我国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兴未艾,产业化进程亦已拉开序幕。记者在“论坛”中了解到,过去,在临床研究中,许多药物由于对不同个体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而被“枪毙”了,非常可惜。而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则可使不良反应和抗药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从而“挽救”这些药品。另一方面,随着该项研究的进展,将会在临床用药和治疗中实现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尤其诱人的是在新药研究方面将可走上“快车道”。众所周知,药物发现是药物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过去的100年间,大
-
艾滋病药增加患肾结石的危险
【路透社 纽约】加拿大研究者说,常见的艾滋病药物Indinavir(news - web sites)在较年轻的阶段导致比以前认为的更多的肾结石。渥太华大学的研究者发现,indinavir导致结石的总比例(28%)是制药商在产品说明中宣称的(4%)7倍。这些发现发表在12月出版的Urology杂志上,同时表明年龄可能也是一个因素。进行研究的Jonathan Angel博士告诉路透社记者说,那些体内出现结石的患者的平均年龄比那些没有产生结石的人要小。Angel说:“这一发现的确切意义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至少在我们的研究对象组中——年龄更小与结石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
-
我国率先破译痢疾杆菌基因组密码
北京晨报讯 (记者佟彤) 记者昨天从市科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福氏2a痢疾杆菌的基因组遗传密码已经被我国抢在美国之前率先破译成功。在此基础上,痢疾杆菌的致病机制,痢疾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机理,和相关的疫苗和新药等研究都将逐步完成。 痢疾的发病率位居我国流行性传染病的前列,每年大约有近千万人次感染痢疾杆菌。这次破译成功的福氏2a痢疾杆菌,是我国最常见的痢疾致病菌株。我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合作参与了此项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福氏2a痢疾杆菌的完整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和分析,整个时间不到一年。这一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迈进了国际先进行列,它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
-
饮食中脂肪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
新华网华盛顿12月20日专电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20日称,饮食中脂肪过多不仅会使人肥胖以及容易患上心脏病,还会使骨头变得稀松、容易折断,从而使人患上骨质疏松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的人员通过在老鼠身上所做的实验发现,给老鼠喂高脂肪的食物7个月后,相当数量的矿物质就会从它们的骨头里流失。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老鼠后腿的腿骨也减轻了15%的重量。在早些时候进行的一个实验中,他们也发现给老鼠吃下高脂肪的食物后,随着老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的升高,老鼠身上的骨质生成细胞随之减少。据负责这些实验的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无疑为人们理解高胆固醇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既然高胆固醇会
-
欧美达成协议准备标明转基因食品
欧美20成员的委员会说:“消费者有权在享有信息的情况下,选择他们所想消费的食物。”今天发表的19页长的报告,规定了欧美双方应就含有基因工程改造成分的转基因食品,满足基于内容的标签要求。当前,美国对转基因食品没有标明转基因食品,原因是美国认为转基因食品和传统的粮食基本没有差别。一些委员会成员认为,报告里的含糊措词,支持了美国的立场。农业生物工艺学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增加产量、生产抗旱作物、抗盐碱作物、抗病虫害作物、提高营养价值,都提供了更光明的前景。
-
研究发现可能的老年痴呆症新基因
【路透社 华盛顿】三个研究组本周四宣称他们正在发现可能的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症(news - web sites)相关新基因,从而可以带来新的筛选和治疗手段。他们目前还未发现确切的基因,但是在10号染色体上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区域,并且他们说该区域与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症患者大脑中聚集的“斑块”有关。他们认为该区域与目前唯一的另一个与迟发性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症相关的基因——APOE-4基因是相互独立地发挥作用的,并且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症患者中有一半的人并不携带APOE-4基因。领导这项研究的,华盛顿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和遗传学教授Alison Goate在声明中说:“新发
-
日本培育出可分解农药的红薯
新华网东京12月21日专电(记者张可喜)日本近畿大学的科学家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能够分解农药中毒性物质的红薯,它可以大大降低农药残留物对食用者的危害。 据日本媒体报道,近畿大学科学家渡边和男把老鼠肝脏内分解有毒物质的“p450”酶的基因植入红薯的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一种能分解毒性物质的新品种。实验表明,向这种红薯喷洒农药,其中70%到90%的有毒物质都会被它分解为无害物质。 目前,这种转基因红薯正在进行温室内的评估试验,明年起将移植到与一般农田隔离的苗圃里进行栽培试验,预计2003年达到商业化水平。
-
科学家通过改变基因制出会发光的土豆
【ChinaByte 综合消息】科学家们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研制出一种会发光的“超级土豆”。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种取自发光海蜇的荧光基因植入土豆中,结果土豆在脱水后发出了绿光。 这项成果被看作农业领域的突破。研究人员称这将成为一种农民监控土地种植的有效方法——这种会发光的“超级土豆”将充当庄稼“哨兵”:农民可以在其他作物田附近种上这种土豆,然后,在作物需要灌溉时,它就会以特有的发光的方式提醒作物管理员。不过,人的肉眼很难看到这种光,人们必需配戴一种小型手持式设备。 研究人员将从明年开始对这种“超级土豆”进行实地试验,估计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至少还需要20多年的时间。
-
我国科学家提出部署结构基因组学研究
互联网冲浪者现在可以免费访问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但是,即使掌握了人类的全部遗传密码,对实现揭示生命奥秘和疾病的防治而言,这仅仅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基因组时代该干什么?12月2日,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结构基因组学战略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呼吁:国际上这一领域刚刚起步,我国应尽快开展有特色的研究,争取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局发起组织了这次战略研讨会。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梁栋材院士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国际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状况和进展。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实施庞大的创新研究计划,成立了7个研究中心,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今后3至5年里,就准备投资1.5亿美元用于预研计划。欧洲、日
-
美国44人声称食用转基因玉米生病
月前引发轩然大波的Starlink(见生物通相关新闻)转基因玉米,其副作用陆续浮现。美国联邦官员11月28日表示,已有44名民众宣称是因食用掺杂星链玉米的食品而害病,不过由于调查人员仍未握有足够证据证实限用于喂食家畜的星链玉米有害人体健康,因此上列病患是否是因食用转基因玉米片而生病,仍待进一步查证。路透社报导,有关民众抱怨生物技术业者安万特(AventisSA)研发的星链玉米,可能会导致起疹子、腹泻、呕吐、发痒以及致命过敏性休克等症况,疾病控制中心(CDC)和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的科学家已针对病患展开追踪与调查,希望能取得更多相关信息。不过CDC兽医师卡罗鲁宾(CarolRubin)表示